当我们谈论手机快充时,QC和PD这两大协议无疑是市场上的主要角色。那么,它们之间究竟有何不同?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两大快充协议的区别。
首先,从USB接口的角度来看,USB-PD快充是专为USB Type-C接口设计的充电协议。相比之下,QC协议则更为灵活,它支持我们常见的安卓Micro-B接口、USB type A接口,以及USB type C接口。
其次,在通讯识别通道上,USB-PD快充并不依赖D+,D-进行通讯协议识别,而是通过CC pin脚来实现。相反,QC快充则是通过D+,D-来进行通讯协议识别。值得注意的是,在USB type-C接口中,这两种快充方式都可以得到支持,使得该接口具备了双兼容的能力。
再来看看供电的充电功率方面。QC快充作为早期的高压快充协议,其最高充电功率可以达到100W。而USB-PD快充,作为目前最为完善的快充协议之一,其常见功率包括18W、30W、45W、60/65W等。并且,随着USB-PD3.1标准的推出,其功率范围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最大输出功率甚至可以达到240W。
最后,在应用设备方面,QC3.0/QC2.0主要应用于手机、充电宝等100W功率及以下的带USB口的锂电池充电设备。而USB-PD快充则具有更为广泛的应用范围,其DFP(供电模式)和DRP(供电/设备双向模式)的特性使得它在各种设备上都能发挥出色的作用。
综上所述,USB-PD协议与QC快充协议并不是完全等同的关系,而是存在一定的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在USB-IF发布的PPS(快速充电技术规范)中,USB-PD3.0协议已经包含了高通QC3.0与QC4的内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