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手机芯片相比,车规级芯片有何不同?高通最新的8155芯片在车规级芯片中处于什么水平?

车规级芯片与手机芯片究竟有何异同?首先,我们得明确手机芯片目前普遍采用SOC架构,这种架构赋予了手机芯片强大的数据处理及AI算力。在此,我们主要探讨手机芯片作为消费级芯片与车规级器件之间的区别。
让我们先来探讨一下电子元件在汽车与消费电子领域应用中的差异。
一、环境适应性
汽车电子元件的工作环境温度要求远宽于民用产品。例如:
发动机周边的工作温度范围可达-40℃至150℃;
乘客舱内则为-40℃至85℃;
相比之下,民用产品的温度范围仅为0℃至70℃。
此外,汽车电子元件还需承受更高的湿度、发霉、粉尘、水、电磁兼容性(EMC)以及有害气体侵蚀等环境挑战。
二、抗震与抗冲击性
由于汽车在运行过程中会遭遇更多的振动和冲击,因此对相关产品的抗震与抗冲击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可靠性
汽车的设计寿命通常长达15年或20万公里,这要求车上的电子元件具有极高的可靠性。同时,随着汽车电子化程度的不断提升,从动力总成到制动系统均装备了大量电子装置,每个装置又由众多电子元件组成。为确保整车的可靠性,对每一个元件的可靠性要求都极为严苛,这也是为什么汽车零部件的可靠性常以百万分之一(PPM)来衡量。
四、一致性
现代汽车已进入大规模生产阶段,一款车型年产量可达数十万辆。这对产品质量的一致性提出了极高要求。对于组成复杂的汽车产品而言,一致性差的元件可能引发安全隐患,因此供应商需确保长时间稳定供货并达到高质量标准。
五、标准遵循
为满足汽车产品的复杂要求,业界制定了一系列规范标准,如AEC Q100针对有源元件的要求和AEC Q200针对无源元件的要求等。这些标准为汽车电子元件的研发与生产提供了指导。
综上所述,车规级芯片在环境适应性、抗震与抗冲击性、可靠性、一致性及标准遵循等方面均表现出不同于手机芯片的特点。然而,随着智能座舱技术的不断发展,车规级芯片与手机芯片在架构与功能上的趋同性日益显现,为汽车智能化发展带来了新的可能。
与手机芯片相比,车规级芯片有何不同?高通最新的8155芯片在车规级芯片中处于什么水平?-有驾
以高通芯片为例,其8155芯片在中上游水平中占有一席之地。通过多代车规级芯片的积累与迭代,高通成功将手机版骁龙855芯片升级为车规版的8155芯片,展现了从手机到汽车领域的跨界实力。同时,我们也看到车规级芯片的发展速度逐渐加快,与手机芯片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
想要了解更多汽车干货知识,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阿宝1990。我们不仅聊车,更探索汽车背后的世界!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