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网上有个事儿,让不少爱车和不爱车的朋友都聊开了,说的是在浙江丽水,有一辆奥迪A6L在网上拍卖,最后你猜猜多少钱成交的?
一万六千块!
您没听错,就是一万六,现在买个好点儿的电动自行车都快要这个价了。
这可是一辆当年落地怎么也得四五十万的奥迪A6L啊,就算它是2012年的老车,这个价格也实在是太让人不敢相信了。
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这得是捡了多大的一个漏啊?
花一万多块钱就能开上奥迪,这事儿想想都觉得美。
但您先别急着羡慕,这天底下掉下来的馅饼,有时候下面可能连着一个大坑。
这辆车背后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咱们今天就来好好说道说道,把这事儿给您掰扯清楚了。
首先,咱们得看看这辆车的“履历”,最吓人的就是它的里程数,拍卖信息上写得清清楚楚,超过了43万公里。
43万公里是个什么概念呢?
可能很多人对这个数字不太敏感,我给您算一笔账。
这辆车是2012年的,到现在差不多十一二年的时间。
咱们就按11年算,平均下来,它每年就要跑将近4万公里。
这要是再平均到每天,就是一天要开一百多公里,而且是风雨无阻,全年不休。
咱们普通家庭用车,一年能开个一万五千公里就算多的了,很多人上下班代步,一年也就跑个万儿八千公里。
这台车的使用强度,基本上就是咱们普通家用车的三倍左右。
能跑出这种里程的,十有八九不是私家车,很可能是以前公司里天天跑长途的业务车,或者是专门跑婚庆、跑租赁的,基本上就是把车当成了一个不停运转的赚钱工具,属于是往死里用的那种。
车跟人一样,干的活多了,身体损耗就大。
一辆车跑了43万公里,就相当于一个正值壮年的人,身体机能已经提前衰老到了七八十岁的状态。
它身上的每一个零件,从发动机到变速箱,再到底盘上的各种胶套、悬挂,都经历了上百万次的运转和冲击,磨损程度可想而知。
所以,光是看到“43万公里”这个数字,懂行的人心里就已经咯噔一下了,知道这车肯定不简单。
光说里程数可能还不够直观,咱们再看看拍卖平台公布的车辆勘验报告,那上面的描述才叫一个实在。
报告里直接就说了,这车的发动机有渗油的现象。
这“渗油”两个字,对于德系老车来说,简直就是家常便饭,但也是个修理起来没完没了的无底洞。
发动机上的各种密封圈、垫片,随着时间和高温会逐渐老化变硬,失去密封作用,机油就会慢慢往外渗。
修起来听着不难,就是换个垫片,但工序特别麻烦,经常要把发动机上的一大堆零件都拆下来才能换,光是工时费就得好几千。
而且你今天修好了这里,明天可能那里又开始渗了,花钱就像无底洞。
这还只是“渗”,要是哪天情况严重了变成“漏”,在路上开着开着机油漏光了,那发动机直接就报废了,修发动机的钱,估计能再买好几辆这样的一万六的奥迪了。
除了发动机这个“心脏”问题,车子的内部情况也不乐观。
报告说座椅老化严重,您能想象到,那曾经柔软舒适的真皮座椅,在经过43万公里的反复摩擦和乘坐后,会变成什么样吗?
肯定是又硬又裂,皮子都包浆了,里面的海绵也早就塌了,坐上去估计跟坐个小板凳没什么区别。
更夸张的是,连右后门的内饰板都脱落了。
这就好比一个人穿着一身名牌西装,结果袖子掉了半截,裤子还破了个洞,连最基本的体面都维持不住了,可见这车被糟蹋到了什么程度。
最关键的一个问题,是车身“大面积重新喷漆”。
小刮小蹭补个漆很正常,谁开车也免不了。
但“大面积”这三个字就非常耐人寻味了,这通常意味着车辆可能经历过比较严重的碰撞事故。
事故车最可怕的不是外观不好看,而是车身骨架可能已经受损变形。
车子的骨架就跟人的骨骼一样,是保证安全的基础。
一旦骨架受过伤,就算后期通过拉伸、焊接给修复了,它的强度和刚性也回不到出厂状态了。
这样的车,在高速行驶时可能会发飘、跑偏,如果再发生二次碰撞,那车身的溃缩和对乘客的保护能力就会大打折扣,安全性完全没有保障。
所以,综合这惊人的里程、漏油的发动机、破败的内饰和重新喷漆的车身来看,很多人怀疑它是一辆大事故车,这个推断是相当合理的。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这车烂成这样,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去抢着竞拍呢?
从三千四的起拍价,一路叫到了最后的一万六,这中间也是经过了好几十轮的加价。
其实,抢这车的人,心态也分好几种。
第一种,就是咱们前面说的,被“奥迪”这个牌子给吸引了。
在很多人心里,四个圈的标志就代表着豪华和面子。
花一万多块钱,就能买到一辆曾经的行政级豪车,这个诱惑力确实很大。
他们可能心里盘算着:“买回来就算开不了,停在门口也是个奥迪,多有面子啊!”或者抱着一种侥幸心理,“万一车况没那么差呢?我稍微修修就能开了,那不就赚大了?”这种用小钱搏一把面子的心理,是很多普通竞拍者的主要动机。
但是,真正把价格抬上去的,很可能是第二种人——也就是专业的汽车修理厂老板或者二手零件商。
这些人可精明多了,他们看上的根本就不是这辆车还能不能开,而是它身上那些还能用的零件。
在他们眼里,这已经不是一辆完整的车,而是一堆可以拆开卖钱的“宝贝”。
他们心里有本账:这台车的发动机总成,就算要大修,拆下来当配件卖也能值个大几千甚至上万;那个变速箱要是没坏,又能卖一笔钱;四个车门、前后保险杠、大灯、中控屏幕、音响系统,甚至那四个带着奥迪标志的轮圈,全部拆下来零零散散地卖,总价值加起来很可能要超过一万六的买车成本。
这叫“化整为零”,他们买回去之后,就会把这辆车大卸八块,变成零件车,为其他还在路上跑的同年款奥迪A6L提供“器官捐献”。
所以对他们来说,这是一笔稳赚不赔的生意。
最后,咱们回到那个最核心的问题:对于一个普通老百姓来说,花一万六买这么一辆车,到底值不值?
我的看法是,非常不值,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坑。
买车的一万六,仅仅是你跳进这个坑的第一步。
后续的维修保养费用,才是真正花钱的大头。
这种车况的豪华老车,你今天花一万修好了发动机,明天可能底盘悬挂又响了,再花八千换一套;后天电子系统又出故障了,再花五千。
这么来来回回折腾下来,你花在修车上的钱,很快就会超过车价本身,总投入可能轻轻松松就达到了五六万。
而你最终得到的,依然是一台车况极不稳定、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把你扔在半路、并且毫无安全保障的老爷车。
说句实在话,有这个修车的钱和精力,咱们的选择可太多了。
同样是五六万的预算,完全可以去买一辆车况非常好的国产二手车,开着省心又放心。
甚至再添一点钱,都能买到一台全新的国产代步小车了。
现在我们国家自己的汽车品牌做得越来越好,无论是技术、配置还是质量,都非常有竞争力,而且新车还有厂家质保,开着心里踏实。
花同样的钱,买一台省油、配置高、有保障的新车带来的幸福感,是这台病怏怏的老奥迪完全给不了的。
所以说,这辆一万六的奥迪,对于懂行的专业人士来说,可能是一座可以挖掘的“金矿”,但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它更像是一个美丽的陷阱,看看热闹就行了,千万别当真。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