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撕掉标签,新车长这样,老粉还认吗?

得,慕尼黑那边的灯光秀总算落幕了。

宝马这回算是把压箱底的宝贝给掏出来了——新世代BMW iX3。

老实说,第一眼瞅见官图,我正喝着茶呢,差点没一口喷在屏幕上。

这玩意儿,你说它是车吧,它长得更像个从科幻电影里溜达出来的移动终端;你说它不是车吧,那四个轮子和蓝天白云标又实实在在地戳在那儿。

感觉就像什么呢?

就像你家楼下开了三十年的兰州拉面馆,老师傅突然有一天穿着一身潮牌,跟你说:“嘿,bro,从今儿起咱不玩传统了,改卖分子料理。”

宝马撕掉标签,新车长这样,老粉还认吗?-有驾

你心里能不咯噔一下吗?

这台新世代iX3给我的就是这种感觉,一种混杂着惊愕、好奇,外加一丝丝“这能行吗”的怀疑。

咱们也别急着下定论。

先把时光机开倒挡,回到二十年前。

那时候有个叫克里斯·班戈的美国佬,大刀阔斧地给宝马来了个“整容”,搞出了个“凤尾”7系。

当时全世界的Bimmer骂声一片,恨不得把他从丁格芬工厂的楼顶上扔下去。

可你现在再回头看,嚯,那叫一个经典。

宝马撕掉标签,新车长这样,老粉还认吗?-有驾

所以说,审美这玩意儿,有时候跟品酒似的,得让时间这玩意儿去发酵发酵。

今天我们看着别扭的这个“数字双肾格栅”,没准十年后就是无数山寨厂商模仿的“圣经”。

这个新格栅,宝马说灵感来自60年代的BMW 1500,那是它们家扭亏为盈的“功臣”。

你看,这就叫会讲故事。

把一个颠覆性的设计,硬生生跟自家光辉历史给续上了。

这操作,跟某些明星出了事儿先发个律师函,然后默默去做公益,有异曲同工之妙。

宝马撕掉标签,新车长这样,老粉还认吗?-有驾

它不再是进气口,变成了一块能发光、藏着雷达和摄像头的“智能面板”。

挺好,科技感是拉满了,但宝马那股子咄咄逼人的“狠劲儿”,好像也被这块过于冷静的“宝石”给磨平了。

以前的宝马,隔着两条街你都能感觉到它的杀气;现在这个,更像个彬彬有礼的科技新贵,见了你还得先鞠个躬。

再说说那内饰。

取消仪表盘这事儿,特斯拉干过,新势力们也都在干,不稀奇。

但宝马牛就牛在,它直接把整个前挡风玻璃下沿变成了一块长条屏幕,官方管这叫“视平线全景显示”。

宝马撕掉标签,新车长这样,老粉还认吗?-有驾

听着就玄乎。

意思是,你开车的时候,时速、导航啥的,就像弹幕一样从你眼前飘过。

这想法很大胆,我甚至能想象到设计师团队在会议室里拍着桌子,激动地喊出“这才是未来!”

的场景。

可我作为一名每天要在早晚高峰的“钢铁丛林”里求生的普通司机,心里却直打鼓。

这玩意儿,真的不会让我眼花缭乱,一不留神就跟前车来个“亲密接触”吗?

咱们的道路,可不是德国那不限速的高速公路啊。

宝马撕掉标签,新车长这样,老粉还认吗?-有驾

宝马骨子里那份对“驾驶”的偏执,倒是没丢。

整台车的姿态还是那个味儿,蓄势待发,跟个准备百米冲刺的运动员似的。

在现在这个电动车普遍追求圆润、可爱的“萌系”时代,它这种有棱有角、充满力量感的设计,反倒成了一股清流。

这就好比在一群“小鲜肉”里,突然冒出个姜文,那气场能一样吗?

这份坚持,值得点赞。

可问题也随之而来。

宝马撕掉标签,新车长这样,老粉还认吗?-有驾

这台车,它到底是想卖给谁?

是那些开惯了3系、5系,对“纯粹驾驶乐趣”念兹在兹的老炮儿?

还是那些玩着手机、看着B站长大的Z世代年轻人?

感觉宝马自己也有点分裂。

它一方面想用“致敬经典”来稳住基本盘,另一方面又用激进的“数字科技”去讨好年轻人。

结果呢?

宝马撕掉标签,新车长这样,老粉还认吗?-有驾

可能两边都觉得对方的“菜”里,掺了点自己不爱吃的“香菜”。

最让我感兴趣的,还是那句“国产版车型将于年内亮相,并有独特设计”。

这“独特”俩字,简直就是悬念本身。

是会像某些合资品牌一样,搞个“L”版,把后排弄得跟个移动会客厅似的?

还是会把车机系统彻底交给国内的互联网大厂,让你能在车里刷抖音、点外卖?

这背后,其实是传统豪华品牌在中国市场“水土不服”的焦虑。

眼看着自主品牌一个个都快把智能座舱玩出花儿来了,BBA们再不“入乡随俗”,恐怕真要被后浪拍死在沙滩上了。

宝马撕掉标签,新车长这样,老粉还认吗?-有驾

所以你看,这台新世代BMW iX3,它不仅仅是一台车,更像是一个十字路口的路牌。

它指着一个叫“未来”的方向,但那条路究竟是康庄大道,还是布满荆棘的羊肠小道,谁也说不准。

它是一场豪赌,赌的是宝马对下一个时代汽车形态的理解,是否能再次引领潮流。

至于咱们普通消费者,看戏就好。

毕竟,神仙打架,凡人看个热闹,顺便看看自己的钱包,够不够给这场大戏投上一票。

宝马撕掉标签,新车长这样,老粉还认吗?-有驾

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