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奇瑞方盒子扎堆,6款新车瞄准年轻人,隐藏杀手锏技术曝光
01
如果你最近逛车友群,肯定对“方盒子”SUV这三个字不陌生。
我身边就有好几个朋友在问,奇瑞今年是不是憋大招了,怎么一下冒出这么多新车,而且造型都杠杠的。
其实,大部分人不会细扒销量数据。
我看了一下,2025年前7个月,奇瑞卖了14.84万台车,出口6.7万台,还稳着中国汽车出口榜首。
这公司不声不响,能把海外和国内市场全拿下,说实话,已经不太像我们印象里的“性价比小厂”那套玩法了。
光内销就有这么多,奇瑞还要上多少狠货?
我偷看了产品表,发现今年下半年至少还有6台新车,里面有老路数,也有狠活技术,一堆方盒子,做给谁看,底层逻辑是啥,咱们好好聊聊。
02
先说风云X3L。
这车我刚摸过实车。
有意思的是,它和iCAR 03外形几乎一样。
都是那种城市越野风格,行李架、隐藏门把、车尾小书包、侧开尾门,典型年轻人一眼喜欢的玩意儿。
就是一个正儿八经的“方盒子”模板,路上回头率贼高。
最扎心的惊喜还是动力。
风云X3L用上了增程系统,有1.5T发动机+双电机四驱,顶配零百4.7秒,挺猛的。
电池有20.638千瓦时和33.679千瓦时两种,纯电续航分90、145、150公里三档。
说白了,市区通勤全家装得下,偶尔续航焦虑也能靠油救个急。
车内几乎没有什么实体按键,15.6英寸悬浮中控一块板,上手是需要几天习惯。
芯片是高通8155,触控、语音响应都比较顺滑。
越野能力呢,接近角22度,离去角30度,离地间隙225毫米。
这些硬参数,市区烂路、郊外轻度越野没问题,真想扔进森林探险就算了,别为难它。
iCAR 03销量其实不理想,6月没破千,风云X3L相当于换个壳、换个品牌再博一票。
搭配增程动力,主打能耗和低门槛,这玩法能不能成,还有待市场反馈。
03
星途星纪元E05,是今年奇瑞冲高端的招牌。
它的定位是中型SUV,也玩增程,1.5T动力,32.659千瓦时电池,纯电续航165公里。
智能配置很猛,配了地平线HSD辅助驾驶,硬件是一整套激光雷达+12颗雷达+多颗摄像头,征程6P芯片,算力到560TOPS,光听参数已经超过了不少对手。
至于外观,分体三灯带很醒目,鲨鱼天线、扰流板啥的,全能拉满。
具体尺寸是4780毫米长、1890毫米宽、1725毫米高,轴距2800毫米,空间属于家里有娃刚刚好那种。
实际和零跑C10、深蓝S07、零跑C11掰手腕,星纪元品牌号召力其实还不算特别能打。
官方讲,价格区间在18万左右。
市场会不会买单,这个悬念还挺大。
04
另外捷途品牌今年也出大动作。
我知道捷途X70市面上现在版本多到飞起,马上X70L也要来了。
这回轴距直接拉到2820毫米,比原来多了75毫米,长宽高4810、1930、1705毫米,拉开空间档次。
动力可以选1.5T,也有和旅行者相同的2.0T,最大功率187千瓦,主打5座、7座,纯拼用。
结合同级对手,这个配置,极有可能把价格压到12万区间。
有大空间、有大动力,谁说中型SUV一定要15万以上?
05
iCAR V27,重点说一下。
厂家给它的标签是“国产大G”,和奔驰G级尺寸接近,造型也是完全的硬汉路线。
不过尾巴上没大备胎,而是“小书包储物箱”,尾门还是侧开的。
整个造型确实一眼放那儿就特别扎眼。
动力路子依旧增程,官方预计落地在20-25万。
厂家让它去迪拜全球首秀,很明显,这是先走高端国际范,等圈一波粉丝再回来主打国内。
如果你家里有情怀、预算又有限,对奔驰G、路虎卫士这种级别老想试试手,这可能是个新突破口。
但能不能火,还得看国内用户认不认。
06
还有两个更大的狠货。
风云T11 CEM和捷途纵横G700。
风云T11 CEM直接对标理想L9、问界M9,六座,大型SUV。
电池分33.6798千瓦时、39.9168千瓦时,纯电续航170和180公里。
车长5205毫米,轴距3120毫米,空间直接碾压大部分对手。
只不过,官方柔和惯性定价,估计不会太离谱。
捷途纵横G700定价直接奔40-50万,非承载式车身,鲲鹏超能混动CDM-O动力,带悬挂高度调节、后轮转向,还能原地掉头、蟹行,甚至“游泳过水”。
车内吸顶屏都给你想到了,5座和6座任选。
厂家把它预告要去迪拜上市,明显国内还不是唯一目标。
07
说到底,为什么奇瑞突然一下新车集中爆发,特别看重方盒子和硬核路线?
我自己琢磨,其实就是盯准了城市里追潮的年轻人,又不舍得花太多冤枉钱买大牌。
一台国产大G、一台性价比更猛的家用SUV,再配上更懂中国路况的增程动力,等于把对手该有的都捏了一遍。
很多功能听起来是噱头,其实体验到位才叫好用。
比如后轮转向、蟹行模式,理论上没啥用,但你在小区里狭窄地库里摆头,这玩意儿一开,立马不一样。
还有风云系列和iCAR之间的“马甲切换”,说白了就是品牌投机,把不同用户吃透,销量数据两边都难看就合体冲刺一把。
我自己其实有点纠结,要说技术、配置真卷得不行,但你要是真正全覆盖市场,把方盒子、大空间、硬派造型、智能驾驶、混动通通堆一起的,放眼今年主流合资品牌,全都没做到这一点。
你可以说奇瑞有些做法有点投机,但眼下这个市场环境,能卷下去、还能卷出新花样的那家车企,不多了。
预算10-50万区间,选新技术、新空间、新造型,现在不是德系、日系自己掐架的时代。
国产品牌里,今年能拿出6台话题车上市的,好像就剩奇瑞这一家了。
你觉得,谁能接得住这堆狠活?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