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浙江嘉兴举办的一场智能汽车比赛,可以说是把整个汽车圈和关注科技的朋友们的目光都吸引过去了。
这场比赛的全称叫“第二届中国智能辅助驾驶大赛”,听起来好像挺专业,但它实际上就是一个给咱们普通老百姓看的“期末大考”,考的就是现在市面上那些热门智能汽车,它们的“自动驾驶”功能到底有多聪明,有多靠谱。
比赛结果一出来,很多人都觉得挺意外,甚至有点颠覆认知。
一直以来,我们总觉得某些品牌的智能驾驶广告打得响,技术肯定就最厉害,但这场真刀真枪的比试告诉我们,实际情况可能跟我们想的不太一样。
咱们先说说这场比赛为什么这么有看头,因为它特别真实,特别严格。
首先,来参加的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品牌,一共16个牌子17款车,基本上把国内智能汽车的第一梯队都请来了。
更关键的一点是,为了保证公平,所有车子用的都是公开销售版本上的智能驾驶系统,也就是我们去店里买车能用到的那一套,没有任何“内部特调”或者“比赛专用版”。
开车的人也不是厂家派来的专业试车员,而是通过社会公开招募的真实车主。
这就好比一场全国性的厨艺大赛,所有厨师都必须用市场上买来的普通食材和锅碗瓢盆,而不是用自己后厨的秘方和特制工具,这样比出来的,才是真正的硬实力。
再来看看考题有多难。
这次的比赛场地不在一马平川的高速公路上,而是选在了嘉兴市区里一段长达28公里的真实道路。
这28公里路,可以说是主办方精心设计的一道“魔鬼关卡”,全程塞进了49个红绿灯,还特意设置了6个隐藏的“考点”。
这些考点可不是闹着玩的,它们包括了路况复杂的村庄小路、人车混杂的菜市场周边、突然出现的道路施工需要借道通行,以及商业区里又窄又乱的小巷子。
这些场景,别说是考验机器了,就是我们自己开车碰上,都得打起十二分精神,手心冒汗。
所以,这场比赛考验的根本不是车子能不能自己跟着前车走、自己保持在车道里那么简单,而是考验这台车的“人工智能大脑”,在面对各种突发、混乱情况时,它的眼睛(摄像头和雷达)看不看得清,脑子(算法)转不转得快,决策下得准不准。
比赛一开始,各种状况就接连不断地出现了。
比如,在一个叫“花甲圩村”的村庄道路考点,路窄车多,视野也不好,随时可能有人或者电瓶车窜出来。
结果,17辆参赛车里,竟然有多达8辆车在这里“考砸了”,系统处理不过来,只能发出警报,让驾驶员赶紧自己上手接管。
这就好比一个学生考试,碰到一道难题,脑子瞬间一片空白,只能跟老师说“这题我不会”。
最严峻的挑战,出现在一段围绕着环城河的商圈道路。
这段路最大的难点在于,它属于非公开的内部路,很多导航地图上可能都没有详细的数据。
这就意味着,大部分依赖高精度地图来“认路”的智能驾驶系统,到了这里就跟瞎了一样,不知道该怎么走了。
结果就是,很多大家熟知的明星车型,到了这个路段,它们的城市领航辅助驾驶功能(NOA)甚至都无法启动,直接“罢工”了。
据说,在这一关,只有极少数的车辆能够完全不靠人接管,自己开过去,可见其难度之高。
说到这里,很多人肯定会关心那个自带流量的小米SU7。
没错,凭借出色的性能,小米SU7确实是第一个跑完28公里全程、冲过终点线的。
那一刻,估计很多人都觉得,冠军非它莫属了。
但是,比赛的最终排名,并不是看谁跑得快。
裁判组有一套非常详细的评分标准,他们要综合评定每一台车在整个过程中的表现。
比如,你的车在自动驾驶时,有没有出现过不必要的急刹车?
过红绿灯或者转弯的时候,处理得够不够平顺自然?
遇到旁边有车想加塞,它应对得是否得体?
有没有因为系统过于“胆小”,导致在可以通行的时候迟迟不动,影响了交通效率?
这些细节都会被记录下来,作为加分或者扣分的依据。
小米SU7虽然速度快,但在一些关键的考点处理上出现了一些失误,被扣掉了分数,最终没能进入前三名。
这个结果其实也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我们期待的智能驾驶,首先应该是一个安全、稳重、让人放心的“老司机”,而不是一个只知道猛踩油门的“愣头青”。
那么,最后的胜利者是谁呢?
根据裁判组的综合评定,首次参赛的理想i8凭借着极其稳定的发挥,以99.74分的高分拿下了冠军。
这个结果让不少人感到惊讶,因为理想汽车过去给人的印象更多是“家庭奶爸车”,没想到在智能驾驶的硬核比拼中如此强大。
亚军同样是一匹“黑马”,也是第一次亮相的比亚迪汉L,季军则由极氪7X获得。
这个排名非常有意思,几位优等生都是赛场上的新面孔。
理想i8的胜利,关键就在于“稳定”二字。
它可能不是在每个环节都表现得最激进、最抢眼的那个,但它在所有高难度场景下都做到了从容应对,没有犯下明显的错误,整体行驶过程非常顺畅,给人的感觉就像一个经验丰富、心态平和的老驾驶员,综合得分自然就上去了。
这也体现了理想汽车搭载的VLA新技术在复杂环境感知和决策上的进步。
总的来看,嘉兴这场智能驾驶大赛,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当前中国智能汽车发展的真实水平。
它告诉我们,智能驾驶技术的竞争,已经从过去单纯比拼硬件、比拼高速公路上的表现,进入到了一个更高级、更贴近我们日常生活的阶段——城市复杂路况的博弈。
谁能把城市里的路开得更像人、更安全、更让人省心,谁才能真正赢得用户的信赖。
这场比赛的结果,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品牌汽车在智能化技术上的飞速进步和百花齐放的态势,无论是理想、比亚迪还是极氪,都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
这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来说,绝对是一个好消息,因为它意味着我们未来能买到的智能汽车,会越来越聪明,越来越可靠。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