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88万买玛莎拉蒂SUV?当上海浦东那家4S店甩出这个价签时,全国网友集体揉了揉眼睛:这是把三叉戟车标按斤卖了?要知道官网原价65万,现在直接砍半,比隔壁特斯拉降价还狠!但销售一句话浇醒所有人:“经销商买断包销,跟品牌没关系。”翻译成人话就是:这是我们店自己砸锅卖铁清库存,卖完拉倒,玛莎拉蒂总部可不认这个“廉价货”身份。可问题来了:曾经能让微商姐姐们排队加价的“豪门入场券”,怎么就沦落到要靠经销商割肉续命的地步?这背后,藏着中国豪车市场最荒诞的十年。
一、从“贵妇标配”到“半价甩卖”:玛莎拉蒂的“微商劫”
2017年的玛莎拉蒂,那可是站在鄙视链顶端的存在。当年中国市场狂卖1.44万辆,车主里40%是女性,这个比例在海外才5%。说白了,那会儿开玛莎的姑娘,副驾上可能放着爱马仕,朋友圈里晒着提车视频,配文清一色“靠自己的努力,活成想要的样子”。但明眼人都知道,这哪是努力,分明是“微商财富密码”——当年多少微商大佬把玛莎拉蒂当“移动广告牌”,你卖面膜我卖保健品,朋友圈先晒车标,再晒流水,最后来句“想赚钱跟我来”。
可问题就出在这儿:玛莎拉蒂本来是个小众豪华品牌,讲究的是意式风情和运动基因,结果硬生生被微商们玩成了“传销工具”。你想想,当村口理发店老板都开上玛莎时,真正的有钱人还会买账吗?就像当年的LV老花包,被满大街仿品搞得精英阶层纷纷弃坑,玛莎拉蒂也一样。2017年巅峰之后,销量一年比一年惨:2024年卖了1228辆,同比暴跌71%;今年前五个月才卖384辆,平均每个月76辆,还不够当年一个4S店的月销量。
现在经销商喊出38.88万,看似是“割肉让利”,实则是“清理垃圾库存”。销售说了,就一款白色黑内的2023款,说白了就是压在仓库两年的老车。落地价43万左右,听起来比BBA的X3、GLC还便宜,但懂车的人都知道,玛莎拉蒂的零整比能让你怀疑人生——换个保险杠可能比买辆比亚迪还贵,保养一次够加半年油。这哪是买车,分明是买了个“移动碎钞机”。
二、经销商买断包销:一场豪赌还是集体跑路?
这次“半价玛莎”事件里,最耐人寻味的是“经销商买断包销”这六个字。简单说,就是经销商自己掏钱把这批车全买下来,然后自己定价、自己销售,品牌方概不负责。这在汽车圈其实不算新鲜事,当年特斯拉刚进中国时,也曾被经销商私下加价;但豪华品牌这么干,玛莎拉蒂可能是头一个。
为什么经销商要冒这个险?答案很简单:再不卖,就真砸手里了。现在的玛莎拉蒂4S店,可能比奶茶店还冷清。有销售吐槽:“以前客户进门就问‘哪款最快’,现在进来先问‘哪款最便宜’,听完价格还得跟你砍半天。”与其让库存车在店里积灰,不如干脆降价清仓,至少能回点血。反正这批车是2023款,明年国七排放标准一出,可能直接变成“废铁”,到时候哭都来不及。
但更深层的原因,是经销商对玛莎拉蒂品牌彻底失去信心了。这几年玛莎拉蒂都干了些啥?产品更新慢得像蜗牛,电动化转型磨磨蹭蹭,唯一的新车型Grecale还被网友吐槽“长得像大号Stelvio”(阿尔法·罗密欧的SUV)。反观竞争对手,保时捷卡宴一年卖好几万辆,BBA的电动化车型铺天盖地,连劳斯莱斯都开始玩电动车了。玛莎拉蒂倒好,还在吃十年前的老本,不被市场抛弃才怪。
所以这次“买断包销”,更像是经销商的“止损大甩卖”:品牌不行了,我们先跑为敬。卖一辆赚点小钱,总比最后跟着品牌一起破产强。至于品牌形象?反正都已经从“贵妇标配”跌成“破产老板座驾”了,还能坏到哪里去?
三、中国豪车市场变天了:新贵们不买“面子车”了
玛莎拉蒂的陨落,其实是整个中国豪车市场变迁的缩影。十年前,中国人买豪车,买的是“面子”——车标越大越值钱,价格越贵越有面。那会儿你开辆玛莎拉蒂,别人会觉得你是“真大佬”;现在你开辆玛莎拉蒂,别人可能会问:“你这是微商倒闭清仓买的吧?”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新贵们变聪明了。现在的有钱人,尤其是年轻一代,更在意“里子”。他们宁愿花50万买辆特斯拉Model S,也不愿花80万买辆玛莎拉蒂——特斯拉能自动驾驶,能OTA升级,科技感拉满;玛莎拉蒂呢?除了嗓门大,好像也没啥特别的。连王思聪都开始玩电动超跑了,你觉得他还会看得上玛莎拉蒂吗?
更重要的是,中国品牌正在疯狂“上攻”。蔚来ET9卖80万,订单排到明年;仰望U8加价20万还抢不到;华为问界M9,直接把BBA的中大型SUV按在地上摩擦。这些车不仅配置比玛莎拉蒂高,科技感比玛莎拉蒂强,连品牌调性都开始往“新豪华”上靠。以前大家觉得“进口的就是好”,现在发现“中国智造”才是真牛。玛莎拉蒂这种“百年老店”,如果还抱着“我是豪车我怕谁”的心态,被淘汰是迟早的事。
四、半价玛莎能买吗?小心“买得起修不起”的坑
最后聊聊大家最关心的问题:38.88万的玛莎拉蒂,到底能不能买?如果你是不差钱的土豪,买来当玩具开着玩,那没问题——毕竟38万买个三叉戟车标,回头率比BBA高多了。但如果你是普通消费者,想把它当家用车,那我劝你三思。
首先,这是2023款的库存车,电池、轮胎、橡胶件可能已经老化,买回来说不定得先花几万块整备。其次,玛莎拉蒂的保养和维修成本高得离谱。有车主吐槽:“换个火花塞要5000块,做个小保养一万块起步,随便蹭一下,修车费能买辆五菱宏光。”最后,保值率感人。现在新车半价甩卖,你开两年想卖掉,可能只能卖20万,比BBA亏多了。
说白了,经销商就是抓住了大家“捡便宜”的心理——38万买豪车,听起来像中了彩票。但天上不会掉馅饼,掉下来的可能是陷阱。你以为占了便宜,其实是接了经销商的“烫手山芋”。
结语:
从年销1.44万到月销百辆,从微商神车到半价甩卖,玛莎拉蒂的十年,活脱脱一部“豪车祛魅史”。它告诉我们:靠炒作和符号堆砌起来的“伪豪华”,终究抵不过市场的检验。现在的消费者,已经不再为“车标”买单了,他们要的是真正的产品力、科技感和性价比。
至于这次“38万玛莎拉蒂”事件,更像是一场闹剧:经销商急着清库存,消费者想着捡便宜,品牌方假装看不见。等这批车卖完了,玛莎拉蒂的销量可能会短暂回升,但长期来看,如果不拿出真本事,迟早会步捷豹路虎的后尘——从豪华品牌变成“打折专业户”。
最后问一句:如果玛莎拉蒂真的跌到30万,你会买吗?反正我不会——毕竟,我连38万的首付都凑不齐。(狗头保命)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