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提起汽车品牌,很多人可能会立刻想到那些在国际上大名鼎鼎的名字。
但其实,在我们国家,有一些企业默默耕耘了几十年,它们的故事和实力,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深厚。
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这样一家企业——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这家已经有71年历史的老牌车厂,很多人可能对它的印象还停留在生产大货车上,但实际上,它的发展历程和如今掌握的技术,足以让我们刮目相看。
说起来可能很多人会觉得意外,这家企业最早是靠制造农业机械起家的。
时间回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解决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是头等大事。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东风柳汽的前身——柳州农业机械厂应运而生,它的任务就是生产各种农机设备,为国家的农业发展出一份力。
可以说,它的诞生就是为了服务于国家最根本的需求。
随着国家建设的步伐加快,到了1969年,这家工厂开始转型,研制出了第一台“柳江”牌货车,正式踏入了汽车制造领域。
又过了十年,在1979年,它开发出了中国第一款中型柴油货车,为当时的货物运输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进入新千年后,它正式更名为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并且推出了我们后来很熟悉的MPV车型——东风风行菱智。
回顾这七十多年的发展,可以清晰地看到,东风柳汽的每一步都与国家的需要紧密相连,从解决温饱到支持建设,再到满足家庭出行,它始终在生产那个时代最被需要的产品。
那么,在如今这个汽车行业技术日新月异,特别是新能源和智能化竞争如此激烈的时代,一个有着71年历史的老厂,还能跟上潮流吗?
答案是肯定的,而且它所展现出的实力甚至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期。
在不久前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的一档名为《硬核智造厂》的节目中,就深入探访了东风柳汽,向全国观众展示了这家企业的真实面貌。
节目中有一个场景让人印象特别深刻,那就是东风柳汽的纯电动重型卡车“乘龙翼威5”所展示的一项特殊功能。
在面对一个大陡坡时,驾驶员只需要按下一个按钮,这台几十吨重的卡车就能自动、平稳地向上攀爬,完全不需要驾驶员频繁地去控制油门和档位。
而在下坡时,同样可以启动“恒速下坡”功能,车辆会自动保持一个安全的速度,大大减轻了驾驶员的负担和精神压力。
对于常年奔波在路上的卡车司机来说,这不仅仅是让开车变得更轻松,更是实实在在地提升了行车安全,降低了操作的复杂性。
在乘用车领域,东风柳汽同样展现了其在智能化方面的成果。
节目中,他们的“东风风行星海V9”车型进行了一项智能安全测试。
当模拟的行人突然横穿马路时,车辆的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S)能够迅速识别并主动刹车,有效避免了碰撞。
这种智能安全技术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就在关键时刻保护一个家庭的平安。
事实上,这款车在此前的2024世界智能驾驶挑战赛中,就已经凭借其出色的科技实力,获得了最佳领航辅助奖和豪华智电MPV综合冠军,证明了其技术并非纸上谈兵。
这些先进技术的背后,是东风柳汽长年累月的研发投入和对核心技术的执着追求。
成功的背后往往伴随着不为人知的艰辛。
比如,在制造卡车车架这个关键环节上,他们曾经面临过被外国技术“卡脖子”的困境。
制造坚固的车架需要用到数千吨级的重型压力机,而这台设备的核心控制系统技术,过去一直被一家德国公司垄断。
这意味着如果想要升级或者维修,就必须支付高昂的费用,并且处处受制于人。
面对这种局面,东风柳汽的工程师们没有退缩,他们组织团队,耗费了一年多的时间进行技术攻关。
经过上万次的仿真模拟和现场反复测试,最终成功研发出了属于自己的控制系统,彻底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
这项突破不仅为公司节省了超过600万元的改造费用,更重要的是,将车架加工的精度和质量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为中国商用车关键制造环节的自主化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除了攻克技术难关,为了确保产品质量,东风柳汽还在研发验证环节下了大功夫。
过去,为了测试一辆新车的性能,研发团队需要带着车辆天南地北地跑,去海南测试耐高温性能,去黑龙江测试耐高寒性能,去高原地区测试车辆在缺氧环境下的表现。
这个过程不仅周期长、成本高,而且测试场景也有限。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他们下定决心,投入巨资建成了一座世界级标准的试验场。
在这个试验场里,可以模拟出车辆在实际使用中可能遇到的超过60万公里的各种复杂路况,从而在产品出厂前就进行全面而严苛的检验。
这个试验场的建成,不仅提升了企业自身的研发能力,也填补了我国南方地区在商用车全场景测试能力上的一个空白,为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作为一家大型国有企业,东风柳汽的目光也投向了更广阔的全球市场。
他们启动了“乘风双擎计划”,计划到2030年累计投入200亿元,在亚洲和非洲共建设9个海外智能制造基地,目标是实现海外年销量达到30万辆。
这不仅仅是简单地把车卖出去,而是要通过与当地伙伴合作的模式,将中国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出去,在海外建立从研发、制造到销售服务的完整产业链,真正实现深度融合。
在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东风柳汽也始终没有忘记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
他们深刻理解到,对于广大的卡车司机群体而言,子女的教育是他们心中最大的牵挂之一。
为此,公司自2021年起发起了“望子乘龙”公益计划,专门为品学兼优的卡友子女提供资助,目前已全额资助了23位孩子进入国内顶尖的双一流大学,并为超过1400名升学的卡友子女提供了奖学金。
这一举措,精准地帮助了那些为了生活常年奔波在外的卡车司机家庭,用实际行动为他们的下一代插上了梦想的翅膀。
此外,他们还利用自身在物流运输方面的优势,帮助广西的一些贫困县打通特色农产品的外销渠道,助力当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环保方面,厂区屋顶大面积铺设的光伏发电板,每年能产生超过5000万度的绿色电力,满足了工厂超过65%的用电需求,展现了一家现代化企业对绿色发展的承诺和担当。
通过这些实实在在的行动,我们看到了一个立体而丰满的东风柳汽。
它不仅仅是一个汽车制造商,更是一个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建设者,一个在技术上敢于突破、勇于创新的攀登者,以及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积极回馈社会的责任担当者。
它71年的历史,是中国汽车工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一个缩影,它的现在和未来,也值得我们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期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