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V市场终极悖论,越全能越难成爆款。
昨天去了上海,来到了2026款岚图梦想家的上市发布会。
整场发布会看下来,相信很多人都和汽车有文化一样,有强烈的购买冲动,但如果理性尚在的话,可能还差一点。
从产品力上来看,新款岚图梦想家基本上是没有瑕疵的,它在维持老款售价的基础上,在配置上迎来了大量的优化,涉及舒适、续航、充电、性能乃至智能等等层面,想吹这款产品的人能够找到大量的爽点。即使抛开六边形的产品力不谈,单是唯一同时搭载800V、5C超快充、62.5度大电池、华为ADS 4、鸿蒙座舱5及智能后轮转向这几大技术优势,也能让新款岚图梦想家达到“同级谁碰谁死”的状态。
这么强的产品力,大概能够成为MPV的爆款吧?
从最近一两年的市场来看,尽管我们迎来了大批量搭载新技术的新能源MPV,比如岚图梦想家、理想Mega、极氪009以及小鹏X9等等,但是这个市场依然没有出现明显的变化,月销过万的产品依然不存在,GL8、赛那、格瑞维亚这三大产品似乎免疫了智能化的冲击,有华为技术加持的岚图梦想家堪堪能和他们战个平手。
这种现象到底是如何形成?MPV市场的爆款逻辑又有什么不一样?
好人卡与MPV
消费者之所以会对MPV这一品类犹豫,不是产品不够好,而是一旦想起开MPV像司机、朋友借车、同事蹭车等等问题,很多人就会把MPV从购车列表中删除。
很多时候,MPV的功能越全,我们越找不到这一品类的边界在哪,以至于很多购买MPV的人,最后不得不“被发好人卡”,甚至被逼成“坏人”。
拿新款岚图梦想家来举例,它是全球纯电续航最长的混动MPV,搭载的62.5度大电池带来了350km CLTC纯电续航,是主流混动MPV的2倍。同时它配备了800V高压架构和同级唯一5C超充技术,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百公里”的补能效率。
把纯电续航做的更高,把充电做的更快,新款岚图梦想家的目的很显然,旨在让车主在更多场景下低成本地去使用,比如日常通勤、城郊游玩、城际通行,但是反过来谈,这也进一步提高了朋友蹭车的可能性。
现实里开MPV去上班的用户很少,还有一大原因是车不好开,新款岚图梦想家显然注意到了这一点,全球首搭了智能后轮转向技术,并带来了首创的“蟹行模式”,实现了“大车气派+小车灵活”的驾控体验。
技术当然很好,但解决不了国内消费者在MPV上最根本的痛点——越会开,越好开,往往意味着车主越像司机。
从很多MPV车主的经历来看,往往一开始买的时候都想着全家的幸福,但日常用的时候上面的痛苦一个个就来了,因而导致了MPV的换手率较高。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二手车市场交易数据显示,今年6月,MPV共交易10.97万辆,环比增长5.19%,同比增长15.27%,远远高于同期的轿车与SUV。
MPV总在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摇摆,所以此刻大家能够理解,为什么理想要把Mega的设计做成“普通人难以理解”的状态,这是因为李想是以产品经理的角度去造车,他看得更远、更深,注意到了MPV在国内市场的痛点不只是表现在传统的产品层面,而是受限于人情世故。
当然,这并不是在吹理想Mega,而从产品力的层面去谈,汽车有文化其实更倾向于新款岚图梦想家,因为其不仅实力全能,而且是全球首搭华为ADS 4与鸿蒙座舱5的MPV,如果只聚焦于家人出行,那么后者带来的体验几乎面面俱到且无可替代,是一款真正意义上能够满足三代同行的产品。
但从市场的角度来谈,MPV基本上很难出现一款真正意义上的爆款,这一品类被动地锁死在了商务领域,不仅仅是因为印象被固化,还来源于MPV本身的属性以及它在个人保有量上的不足,从而导致了私人用车越来越不敢买,而商务用车就没有“借车”或是“蹭车”的顾忌。
这对新款岚图梦想家来说,其实是相当不公平的一件事。
MPV需要一个周星驰
只谈问题,不说解决方案,有点耍流氓,MPV到底该如何破局?
一个不成熟的想法,MPV需要一个“周星驰”式的存在,解构掉那些严肃的产品特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去中心化,让以包容而闻名的MPV懂得拒绝。
所谓严肃的产品特征,是MPV固有的一些属性,比如乘坐的舒适性、全家外出的多功能性,以及商家两用的优势等等。举个例子,新款产品梦想家二排搭载了全球首创AI零重力按摩舱以及17.3英寸的后排超清娱乐屏等豪华功能,但在个人通勤时,车主实际上很难利用到这些配置,那么主机厂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将这些功能隐藏起来,以免造成蹭车等不必要的麻烦。
而去中心化,是指更换MPV的主角,更注重驾驶者的感受与外部评价。当然,新款岚图梦想家在这一部分做的实际不错,比如智能后轮转向以及华为全家桶的加入都能强化这一点。但这种功能性的强化,更多的是提升个人的情绪价值,在此基础上,或许还能够通过外部因素,强化车主的个人标签。
总之,MPV要打造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爆款,不仅需要成为全家人用得爽的产品,还要变成一个人开也丝毫不违和,甚至比SUV、轿车更好用、辨识度更高的品类——MPV需要刻意藏拙,而不是变成对所有人都友好的样子。
直至如今,虽然国内的汽车制造商在MPV领域引入了非常多的新技术,华为“五界”的MPV也已经在路上,但本质上仍然是融合日系与德系的产物。
譬如日系MPV强调在有限的外部尺寸下,最大化内部空间利用率,并力图从配置、能耗、人性化细节等方面注重家庭成员的感受;而德系MPV则更突出产品的品质感、豪华感与可靠性。两者结合起来,差不多就是如今国产高端MPV的样子。
但正如我们上文所提到,一方面是MPV在国内面临的用车文化不同,另一方面则是如今的竞争环境越来越激烈。MPV如果只从以上两大方面去努力,那么很有可能被SUV替代,譬如大六座SUV的兴起,就很有可能对MPV造成痛击。
有文说:
回过头看,MPV的核心优势在哪,以及为什么用户只能买MPV,而不是SUV或其他品列,这件事绝大部分厂商其实都没有说清楚,只能靠消费者自己脑补。
新款岚图梦想家已经做得足够优秀,有月销破万的可能性,但如果能更聚焦于用户在“人情世故”上的痛点,那么其或许能够成为引领市场、甚至是时代的产品。(汽车有文化 欧阳/文)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