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7的那组销量数字贴出来,我手机差点没扔了。
五万六千多,这不是随便写着玩儿的,是真的一车一车数出来的。
微信群里有人刚发完“比亚迪又赢麻了”,紧跟着就有人把汉唐的销量数据甩出来,语气比天还冷:“汉唐才一千多,唐L、汉L加起来不到三千。”
有人直接截图发朋友圈,配文:“老将要退役了?”
连表情包都带着点凉意。
我脑子里直接跳出两年前的场景。
那会儿,汉唐可是新能源圈的门面担当,谁家停车场里停一辆汉唐,见面都得多看两眼。
买车的理由五花八门,有人图气派,有人冲着“自主高端”,还有人就是喜欢那点“与众不同”的感觉。
可现在,买汉唐的聊天记录都快被淹没在秦PLUS、宋PLUS的“百团大战”里了。
上周邻居选车,问我汉唐怎么样,我刚想开口,旁边他媳妇一句话:“别闹了,买宋,省心。”
那天我是真没脾气,数据面前,嘴硬没用。
你要说这事儿怪市场,也不全是。
比亚迪自己把秦、宋系列卷成了家用王者,价格一压再压,配置往死里堆,买车还送各种券。
汉唐呢?
还想守着高端阵地,但下面的秦宋使劲往上挤。
品牌矩阵自己打自己,场面比春晚还热闹。
你说这画风,有点像老房子里兄弟几个抢家产,谁都不服谁,最后闹得一家鸡飞狗跳。
其实,汉唐的“荣光”没那么容易就归零。
谁还记得前几年新能源刚火的时候,汉唐一度成了“有身份有追求”的象征,和理想ONE、蔚来ES8在高端新能源市场掰手腕。
那时候,朋友圈晒车钥匙比晒娃还多。
可新能源这块地盘变化得比股市还快,问界、理想、极氪、仰望轮番上场,个个都想当主角。
汉唐要顶住,靠的不是牌面,而是真刀真枪的市场厮杀。
现在大家都在问,汉唐是不是要彻底“下课”?
其实买车跟追星差不多,今天是顶流,明天可能就糊了。
有意思的是,降价风暴一来,老车主群直接“炸锅”。
新车主兴高采烈地晒优惠,老车主在旁边偷偷抹泪。
你说比亚迪是想稳住销量还是清库存?
降价确实能拉一波新用户,但汉唐的品牌调性,能不能守住那点高端气场?
这问题就像买鞋,打骨折的时候人挤人,等恢复原价,大家又嫌贵。
消费心理,就这么现实。
再看技术和战术,今年比亚迪明显开始“控场”,主力转移到秦宋,汉唐、汉L、唐L成了“补位球员”,有点像足球队里老队长坐冷板凳,偶尔上场刷个存在感。
你说这种感觉像不像詹姆斯最后几年在骑士,数据还行,就是没了当年横扫千军的气场。
新能源市场不讲人情,谁能卷,谁就上。
哪怕你是元老,也得跟着新规矩走。
真要说汉唐“再无荣光”?
我不服。
市场是个大熔炉,谁都有机会再翻一把。
宋PLUS曾经也被唱衰,现在直接坐稳“销量之王”。
汉唐只要技术跟上,产品力一迭代,别说反弹,重新杀回主流不是没可能。
毕竟新能源这行,三天不发新车,热点都不带你的。
只要有一记狠招,老将也能一夜爆红。
有些网友关注的重点还真有点意思。
有人说汉唐掉队是“自食其果”,谁让你产品不更新,优惠不够?
有人则吐槽,比亚迪品牌乱象,家里兄弟太多,资源分配不均。
说到底,新能源车市跟打王者荣耀差不多,阵容调整就是一场心理博弈。
谁能想到,去年还被调侃“油腻老炮”的宋PLUS,转眼成了“全村的希望”?
汉唐现在的处境,和那些被新秀顶替的老将如出一辙。
表面风平浪静,私底下都是一地鸡毛。
这种剧情,体育圈见得多了。
C罗被年轻人嘲讽“刷数据”,下一场又进球封神。
汉唐会不会突然来个大爆发?
政策、技术、舆论、市场,每一环都能翻天覆地。
新能源市场的不可预测性,才是最大看点。
连我自己都忍不住琢磨,明天会不会看到汉唐逆袭上热搜?
说了这么多,是不是有点像在说相声?
可数据不会说谎,情怀也挡不住现实。
你觉得汉唐荣光还能回来吗?
还是说,这场“老将逆袭”其实只是我们自己一厢情愿的念想?
评论区见,来点真心话,别光看热闹,聊聊你心里那点“小九九”。
谁知道,下周数据又翻天了呢?
新能源圈,哪有永远的剧本。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