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次下班路上,我试着把脚稍微多踩一点油门,那个瞬间,第四代雷克萨斯IS的仪表盘就像被点亮的舞台灯一样,干净、锐利、毫秒级地回应你

有次下班路上,我试着把脚稍微多踩一点油门,那个瞬间,第四代雷克萨斯IS的仪表盘就像被点亮的舞台灯一样,干净、锐利、毫秒级地回应你。这种反馈,不是单纯的参数堆出来的平顺,而是带了一点 “我懂你” 的默契感。最近听说它出了中期改款,我忍不住去看了眼官图,结果还真有些意思。

有次下班路上,我试着把脚稍微多踩一点油门,那个瞬间,第四代雷克萨斯IS的仪表盘就像被点亮的舞台灯一样,干净、锐利、毫秒级地回应你-有驾

先说外形。新款的前脸像是脸型修过的老朋友——还是那个大嘴,但上唇收了点,机盖边缘加了块车身色的“额头”,居中立着一个车标,看起来更挺拔。中网格栅分上下两段:上面是横向条纹,下面是细密的网格,像穿了件运动外套再搭个西装马甲。前杠两侧做了夸张的扰流造型,你从斜前方看过去,会觉得它像是在稍微耸肩蓄力的一只猫。

侧面没大动,但细看还是能挑出它的“小心机”。溜背的车顶线条从A柱一路流到后窗,最后被一条上扬的窗线接住,无形中把车身拉长了。最有味道的是后翼子板上那道肩线,阳光下会像肌肉起伏,配上前低后高的裙线,车虽然静止,但视觉上在向前冲。车身比例看起来很紧凑,轴距和老款相仿,但整个姿态依旧很“轿跑”。

有次下班路上,我试着把脚稍微多踩一点油门,那个瞬间,第四代雷克萨斯IS的仪表盘就像被点亮的舞台灯一样,干净、锐利、毫秒级地回应你-有驾

到了车尾,你得蹲下来一点看,才能发现这次变化的细节。依旧是贯穿式尾灯,但线条更精致,内部的光带设计在夜里一亮,那种“整条街认得我”的辨识度回来了。原本在尾灯上方的图形车标,现在换成了字母标,瞬间多了几分简约和国际范。下包围保留了扰流孔,双边单出排气管乖乖地露着,告诉你它不是徒有其表。

内饰改动挺明显的。中控台一眼看过去更整洁,两边多边形的出风口有点未来感——像游戏里飞船的舱口。中控屏还是悬浮式,不过下方废掉了原来的小时钟位置,让出一片平面。仪表盘全变成了液晶显示,那种换挡时跳转顺滑的感觉,很容易让人分心去看动画而不是路况(当然开车还是要看路啊)。方向盘手感重新调过,握上去有点像穿了合脚的手套,恰到好处。

有次下班路上,我试着把脚稍微多踩一点油门,那个瞬间,第四代雷克萨斯IS的仪表盘就像被点亮的舞台灯一样,干净、锐利、毫秒级地回应你-有驾

动力上,依旧有IS 300h和IS 350两个版本。IS 350除了后驱,还有四驱可选,后驱配8AT,四驱是6AT;混动的IS 300h匹配CVT,主打平顺与节能。具体开起来怎么样?以前我开过350后驱,低速城市里它不急不躁,发力点拖到中后段才让你“哇”一声。理论上这次的中期改款不会把它原本的性格推翻,大概率只是针对舒适性和响应做了些细修。

说实话,这台车的用户群还挺有个性的,不是随大流的那类。他们在乎车辆的质感,也在乎它在停车场一眼就被认出来。雷克萨斯IS不走极致性能路线,它像个会打领结的运动员,懂得分寸感。坊间有车友形容它是“能日常通勤,也能夜里绕城一圈找乐子”的车型,听着还真挺贴切。

有次下班路上,我试着把脚稍微多踩一点油门,那个瞬间,第四代雷克萨斯IS的仪表盘就像被点亮的舞台灯一样,干净、锐利、毫秒级地回应你-有驾

你要说它在市场上能不能和德系BBA中型运动轿车硬碰硬,我觉得这不是它的诉求。它更像是一个不急着证明什么的朋友,安静待着,等你需要的时候才递上那杯温温的酒。而且老雷的耐用口碑和售后体验,很多老车主是死心塌地的——这也是别的品牌想学也学不来的。

我个人小小的期待,是看看这次新内饰在人机互交上会不会更直观,比如多加点快捷的机械按钮。虽然全触控看上去挺高级,但真到开车时摸不到实体键,还是有点考验老司机的触感记忆。

有次下班路上,我试着把脚稍微多踩一点油门,那个瞬间,第四代雷克萨斯IS的仪表盘就像被点亮的舞台灯一样,干净、锐利、毫秒级地回应你-有驾

最后说个趣事。有位车友看了新官图后发了一句:“这回总算有理由和老婆说换车了,理由就用——‘标不一样了’。”是真是假我不清楚,但能拿车标做借口,这种脑回路,也挺雷克萨斯IS的风格。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