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年初那番话,当时听着,简直像是在给遥远的星辰大海描绘蓝图。
四季度盈利,月销五万?
这目标,搁在过去两年连续亏损超200亿、月销徘徊在2万辆左右的蔚来身上,怎么看都像是在讲一个充满励志色彩的童话。
谁能想到,短短半年,这童话似乎有了照进现实的曙光。
从7月到9月,就在那场盛大的NIODay活动前后,蔚来股价飙升了一倍,资本市场的目光,也从怀疑转向了期待——那个曾经看似遥不可及的盈利目标,如今触手可及。
这信心的转变,核心驱动力无疑是蔚来近期推出的两款重磅车型。
7月底,乐道L90以17.98万元(BaaS版本)的起售价横空出世,紧接着在NIODay上,第三代ES8以29.88万元的价格亮相,这价格,不仅低于同级别竞品,更远超市场预期,特别是ES8,直接“瘦身”近10万元。
这标志着蔚来不再固守40万以上的“豪车”定位,而是毅然决然地走向更广阔的大众市场。
那么,这场价格战能否赢得市场?
答案似乎已在8月的销量数据中揭晓。
乐道L90上市首月,销量便突破1万辆,直接将蔚来当月的整体销量推至3万辆大关,创造了历史新高。
这仅仅是开始,秦力洪透露,尚未正式交付的第三代ES8,其预售订单量已超越乐道L90。
这并非偶然,当下消费者在选购纯电大三排SUV时,空间、续航和性价比是三大金标准。
乐道L90的650公里(CLTC)续航,ES8的700公里(CLTC)续航,恰好满足了多孩家庭及长途出行的需求。
根据中汽协数据,2025年前八个月,乐道L90已跻身纯电大三排SUV销量榜前三,仅次于特斯拉Model X和比亚迪唐EV。
这有力地证明了,当价格触及消费者的“心巴”,需求便会喷薄而出。
蔚来此番战略调整,背后有着更深远的考量。
轿车市场早已是红海一片,特斯拉Model 3、比亚迪汉EV等强手林立,竞争白热化。
而纯电大三排SUV,尤其是针对当前增程车型占据主导地位的市场空白,潜力巨大。
乐道L90定位15-20万元区间,是销量增长的“攻坚队”;第三代ES8则坐镇25-30万元区间,是利润的“守护者”。
这两款车型的协同作战,正是支撑“月销5万”这一宏伟目标的关键,毕竟,盈利之路,离不开销量与利润的双轮驱动。
然而,产品力的提升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盈利的道路上,还有几道需要跨越的“高坎”。
蔚来内部的“基本经营单元”改革,自2025年3月启动,堪称一场“外科手术”。
将庞大的组织拆解为一个个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小单元,这不仅是对效率的极致追求,更是对成本的精细管控。
最直观的体现便是NIODay,这场曾是“烧钱”的盛会,如今却通过引入赞助商,实现了盈利,这怎能不让人刮目相看?
跨部门的沟通壁垒被打破,单元内的协同作战,让决策和执行的速度如虎添翼。
部分区域甚至实现了乐道与蔚来门店的共享,客流与成本的双重摊薄,单店运营效率提升了15%-20%,这笔账算下来,着实令人欣喜。
但产能瓶颈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依然是悬在蔚来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回望2024年,乐道L60交付首月仅4000辆,整个季度累计2万辆,产能不足的隐痛显而易见。
今年乐道L90的破万,离不开供应链的精细化管理,与宁德时代锁定的长期电池价格,成本降低了5%;博世等供应商的本地化生产,也大大加快了零部件的供应速度。
可眼下,第四季度ES8需要交付4万辆,这意味着月均销量要达到1.3万辆以上。
即使合肥第二工厂已对产线进行了升级,年产能提升至5万辆,但在全球汽车芯片,特别是智驾芯片依然紧缺的背景下,能否稳定保障产能,仍是未知数。
更严峻的挑战来自市场格局。
2025年前八个月,国内大型SUV市场总销量约47.8万辆,月均6万辆。
其中,问界M8与M9的月销量合计就占了3万辆。
蔚来若要实现月销5万的目标,不仅需要扩大市场总量,更需要在竞争对手的碗里“抢食”。
第三代ES8比问界M9便宜了超过20万元,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价格诱惑,有望吸引大量追求性价比的消费者。
但理想汽车年底将推出纯电版L9,比亚迪唐EV也在酝酿改款降价。
当这些强劲的对手纷纷拿出杀手锏时,蔚来最初的价格优势还能维持多久?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蔚来此次精准把握了“纯电替代增程”的时代脉搏,产品布局与内部革新双管齐下,距离季度盈利的目标已近在咫尺。
然而,汽车行业从来是“长江后浪推前浪”,正如李斌所言,“交替领先是常态”。
即便本季度盈利成为现实,持续的技术研发投入、换电网络的扩张步伐,丝毫不能停歇。
毕竟,在这场新能源的马拉松赛道上,唯有不断超越,方能长久立于不败之地。
这不仅仅是一次战役的胜利,更是新征程的起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