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大城市,特斯拉供应商35天“闪婚”安徽小城,图什么?

老铁们,有时候越是瞧着不起眼的新闻,里头的故事越是够劲儿。

就说这个标题吧——“总投资5.1亿的汽车后视镜片项目,为啥砸给了安徽桐城?”

第一眼看过去,心想,嗨,不就又是个招商引资的通稿嘛,这种事儿,每天没一百也有八十。

但你停下来,咂摸一下这个味儿,就有点不对了。

5.1个亿啊,真金白银。

砸钱的主儿,是给特斯拉、比亚迪这帮顶流供货的“小巨人”,正经的行业大拿。

这么个腕儿,最后没去那些自带聚光灯的大城市,反倒一头扎进了桐城这个名不见经传的皖中小城,这事儿本身就比项目本身有意思多了。

咱先别扯那些虚头巴脑的产业分析,就聊一个数字,一个让我后背有点发麻的数字:35天。

你没听错,三十五天。

从两边人马第一次坐下来喝茶,到所有盖章签字的官方文件全部搞定,就花了一个多月。

这叫什么速度?

我上个月办个ETC都折腾了快俩礼拜。

这已经不是“桐城速度”了,这简直是“桐城疯度”。

说实话,我看到这数字,第一反应不是叫好,是后怕。

这背后得是多大的决心和多可怕的执行力?

这已经不是服务了,这是把自个儿活成了一个项目外包的乙方。

放弃大城市,特斯拉供应商35天“闪婚”安徽小城,图什么?-有驾

但话又说回来,这种极限拉扯的操作,是一锤子买卖的“猛药”,还是能常态化推广的“良方”?

下一个来投资的哥们,还能享受到这种“跪式服务”吗?

这才是咱老百姓真正想琢磨的事儿。

聊完这让人心跳加速的35天,再回来看这场“联姻”的男女主角。

男方,江苏福美,可不是什么土财主,是正儿八经的技术宅,手里攥着一堆什么HUD抬头显示镜、流媒体后视镜的黑科技,客户名单亮出来能闪瞎眼。

这种企业,自己就是豪门,挑地方比挑女婿还苛刻。

女方,桐城,在咱大多数人的认知里,标签还是那个“文都”,桐城派文章的那个桐城。

一个舞文弄墨的地方,怎么突然就在硬邦邦的制造业里杀疯了?

这感觉,就像你家隔壁那个天天抱着线装书的书生,某天告诉你他刚拿了世界格斗冠军,就这么魔幻。

这种强烈的反差,才是这出戏最勾人的地方。

桐城手里的牌,打得相当鸡贼。

他们没去跟合肥、南京抢整车厂这种“满汉全席”,而是把筷子伸向了汽车零部件这盘“佛跳墙”,看着不起眼,但里头全是硬菜。

你把地图扒拉开看,桐城那位置,绝了。

它就像武林高手点的穴,正好戳在了长三角汽车产业带的“麻筋”上。

以它为圆心,俩小时车程画个圈,半个中国的汽车巨头都在里头。

这意味着福美今天造出来的后视镜,明天就能出现在大众、吉利的总装线上。

这种出门就进厂的无缝衔接,省下来的真金白银,比啥补贴都实在。

但这还不是桐城的终极杀招。

放弃大城市,特斯拉供应商35天“闪婚”安徽小城,图什么?-有驾

在福美来之前,这片地上已经蹲着俩大神了——国轩电池和中鼎零部件。

一个管“心脏”,一个管“骨骼”,现在又来了个管“眼睛”的。

你看,这不就是一个迷你版的汽车“复仇者联盟”吗?

大家在一个村里,抬头不见低头见,没事还能串个门,交流下技术,共享下供应链。

这玩法,已经不是“筑巢引凤”了,这是在造一个“桃花源”。

福美就像一条大鲶鱼,它一进来,整池子的水都活了。

果然,福美前脚刚落地,后脚它那一帮搞玻璃、搞总成的兄弟们就打包行李往这边赶了。

这才叫高手下棋,走一步,看十步。

当然,光吹牛不上税。

把这么大一个宝押在一个非传统工业城市,风险也不是没有。

高端人才跟得上吗?

城市配套顶得住吗?

万一哪天汽车都不用后视镜了,这百亿级的产业链不就成了个笑话?

所以啊,这5.1亿的故事,看热闹是“桐城牛逼”,看门道,其实是整个中国内陆城市产业突围的一个尖锐样本。

它没钱没背景,靠的就是一股子“把事办成”的狠劲,和对未来产业趋势毒辣的预判。

这背后,是一种壮士断腕的决绝。

放弃大城市,特斯拉供应商35天“闪婚”安徽小城,图什么?-有驾

这出戏,比很多商业大片,带劲多了,不是吗?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