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中国40周年品牌之夜:日产汽车CEO携两款全新车型全球首秀

10月16日,杭州的秋夜被日产中国40周年品牌之夜染上科技与情怀交织的底色。这场以”四十载,伴NI行”为主题的庆典,既是日产入华四十年的里程碑式总结,更释放出其在中国市场加速转型的强烈信号——全球首款插电混动轿车N6、首款鸿蒙座舱燃油车天籁·鸿蒙座舱的亮相,以及明年引入ZNISMO车型的计划,东风日产2027年前推出10款涵盖纯电、插电混动和增程动力的新能源车型,共同勾勒出这家百年车企在中国电动化与智能化浪潮中的新坐标。

日产中国40周年品牌之夜:日产汽车CEO携两款全新车型全球首秀-有驾

技术叙事:从全球车型到中国定义

在当晚的发布会上,日产汽车CEO伊凡·埃斯皮诺萨(IvanEspinosa)将两款新车定位为技术日产面向未来的宣言。其中,N6作为日产全球首款插混轿车,搭载1.5L插混系统与21.1kWh电池,CLTC工况下纯电续航达130-150公里,试图以“低能耗+长续航”平衡家庭用户与环保需求。而天籁·鸿蒙座舱的突破性在于,将华为鸿蒙系统植入燃油车,通过手机无感互联、多设备流转等功能,试图弥补传统燃油车在智能化体验上的短板。

日产中国40周年品牌之夜:日产汽车CEO携两款全新车型全球首秀-有驾

值得关注的是,这两款车型均由中国团队主导开发,并计划出口全球。这一“在中国,为中国,向全球”的策略,标志着日产从引入全球车”向本土定义产品的范式转变。例如,N6的设计语言延续了N7的简约风格,但针对中国用户偏好增加了哑光灰车色与智能驾驶辅助方案;天籁·鸿蒙座舱则与华为深度合作,试图以鸿蒙生态的开放性提升产品竞争力。

日产中国40周年品牌之夜:日产汽车CEO携两款全新车型全球首秀-有驾

战略转型:从救火式收缩到主动拥抱变革

日产近年来的困境已无需赘述:连续四个季度亏损、美国市场受关税冲击、电动化转型滞后……此背景下,新任CEO埃斯皮诺萨提出的Re:Nissan计划,试图通过成本削减与聚焦核心市场实现自救。而中国,正是这场变革的试验田。

日产中国40周年品牌之夜:日产汽车CEO携两款全新车型全球首秀-有驾

东风汽车集团副总经理周锋透露,东风有限计划在2026年前推出10款新能源车型,覆盖纯电、插混与增程动力。这一目标背后,是日产将中国供应链与研发能力纳入全球体系的野心。例如,FRONTIERPRO插混皮卡由中国团队设计,搭载410马力混动系统与专业四驱,既满足国内硬派越野需求,又瞄准全球皮卡电动化趋势。

日产中国40周年品牌之夜:日产汽车CEO携两款全新车型全球首秀-有驾

本土化博弈:在Glocal模式中寻找平衡

中国市场的竞争逻辑已变,外资品牌必须学会以中国速度创新。日产中国管理委员会主席马智欣的发言,直指合资车企转型的核心矛盾。过去两年,日产赋予中国团队更大的决策权,从产品定义到价格策略均由本土主导。这种Glocal(全球本土化)模式能否奏效?

日产中国40周年品牌之夜:日产汽车CEO携两款全新车型全球首秀-有驾

从产品策略看,日产正试图用差异化突围:N7以11.99万元的起售价抢占纯电中端市场,天籁·鸿蒙座舱则瞄准20万元级燃油车智能化升级需求。这种高低搭配的产品矩阵,既延续了日产可靠实用的品牌基因,又试图通过智能化补齐短板。然而,面对比亚迪、华为等本土品牌的强势冲击,日产能否在成本控制与技术迭代上保持优势,仍是未知数。

日产中国40周年品牌之夜:日产汽车CEO携两款全新车型全球首秀-有驾

用户叙事:从情怀牌到体验闭环

庆典现场,李思思等用户代表的分享,以及车主穿越无人区的故事,延续了日产擅长的情感营销。但更深层的逻辑在于,通过用户共创强化品牌认同。例如,年轻设计师团队操刀的FrontierPRO,融入了国潮元素与硬核性能,试图以Z世代语言重塑品牌形象。

不过,这种转型仍面临挑战。张观认为:日产的设计年轻化更多停留在视觉层面,如何让智能化体验与用户真实需求同频,才是关键。例如,天籁·鸿蒙座舱虽引入鸿蒙生态,但其燃油车用户中老年占比高,如何降低智能交互门槛,仍需进一步验证。

日产中国40周年品牌之夜:日产汽车CEO携两款全新车型全球首秀-有驾

未来挑战: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

尽管日产试图以激进转型重振市场,但外部环境依然严峻。美国关税政策导致其全球利润承压,而中国新能源市场竞争已进入生态战阶段。日产能否依托华为等技术伙伴补齐智能化短板,同时平衡本土化创新与全球协同,将是决定其复苏进程的关键。

四十载风雨兼程,日产中国的故事远未终结。从北京办事处到全球战略支点,从燃油车巨头到电动化追赶者,这家车企的转型之路,或许正是传统国际品牌在中国市场生存与进化的缩影。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