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6日,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法院的一纸判决,让智能汽车维权史翻开新篇章。张女士——那位曾站在特斯拉展车车顶高呼“刹车失灵”的女车主,在持续四年的博弈后,终于等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裁决:特斯拉必须向其提供事故前三十分钟的完整行车数据。
这起案件始于2021年2月。张女士的父亲驾驶特斯拉发生追尾事故,交警认定其全责,但家人坚信是刹车系统故障所致。当她向特斯拉索要完整数据时,却屡遭拒绝。2021年4月19日,上海车展的展台上,她以极端的“车顶维权”方式引发全网关注,也为此付出行政拘留五日的代价。
“今天的判决证明,特斯拉四年前提供的数据确实不完整。”张女士在判决后接受采访时难掩激动。她指出,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曾责令特斯拉提供数据,但对方始终未履行完整披露义务。此次法院明确认定:作为经营者,特斯拉有义务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完整数据是消费者维护权益的基础。
这场胜诉的涟漪迅速扩散。张女士透露,她所在的多个智能汽车维权群(每个群约200人)在判决消息传来时沸腾了。“这是行业首例,法院认可了消费者获取完整数据的权利。”她强调,此前数百名维权车主中,无人能拿到完整数据,而她的案例首次打破了这一僵局。
对于后续行动,张女士计划在拿到完整数据后,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司法鉴定,重点核查车辆是否存在刹车失灵问题。她坦言,这场维权不仅是为父亲讨回公道,更是为万千智能汽车用户争取数据透明的权利。
案件背后,暴露出智能汽车时代的新课题:当车辆由“硬件”转向“软件+数据”驱动,消费者如何有效主张知情权?监管如何跟上技术变革的步伐?张女士的胜诉,或许只是一个开始。正如她在判决后所言:“我们不是在对抗企业,而是希望推动整个行业更规范、更透明。”
这场历时四年的维权,不仅改写了张女士的人生轨迹,更可能成为智能汽车消费者权益保护史上的关键坐标。当数据成为“行车黑匣子”,如何让企业主动打开它,让真相不再沉默,这或许是所有利益相关方都需要思考的命题。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