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高速一堵,电动爹的画皮就给撕了

国庆高速一堵,电动爹的画皮就给撕了。

之前吹的什么智能座舱,什么百公里加速,什么未来出行,最后都变成了对服务区最后一个充电桩的原始冲锋。讲真,这哪是开车,这是在修仙渡劫,堵在路上的是道友,服务区那个唯一的充电桩,就是全场的许愿池,谁能插上枪,谁就羽化而登仙。而那些油车车主,就是这场大型渡劫现场里负责嗑瓜子点评的凡人,看着天雷滚滚,内心毫无波澜,甚至还想开个直播。

不装了,摊牌了,现在的电车,尤其是跑长途的电车,压根就不是一个工业品,它是一个充满了玄学与信仰的“活物”。它标的续航五百公里,那是它在实验室里、在理想温度下、在工程师充满爱意的目光中跑出来的成绩。一上了高速,开了空调,堵个车,它的续航就跟渣男的承诺一样,直接打骨折,拦都拦不住。一小时暖风吃掉两度半电,这是什么概念?这是你的电爹在告诉你,想取暖,就得拿命来换。

而油车呢?油车就是个没感情的工具。它怠速一小时也就半升油,换算下来跟电费差不了多少。但关键是,它给你的是一种“确定性”。这种确定性,是现代社会最稀缺的奢侈品。加油站遍地都是,五分钟加满,满血复活,继续战斗。电车呢?充电两小时起步,这还是你运气好,排到你了,而且桩没坏。央视都说了,救援电动车的次数涨了两倍多,坏了菜了,这已经不是个例,是普遍性灾难。

国庆高速一堵,电动爹的画皮就给撕了-有驾
国庆高速一堵,电动爹的画皮就给撕了-有驾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真的没那么多精力去赌。我需要的是当我踩下油门的时候,我知道它能走,当我开到服务区的时候,我知道五分钟内能加上油。我的时间,我的情绪稳定,比那点油费电费差价重要多了。我那辆破油车,就像一块压缩毛巾,平时扔在角落里不起眼,但到了野外,泡水里就能用。你那些花里胡哨的智能大屏,这时候就是块砖头,还是一块耗电的砖头。这简直要把人逼疯!

当然,在城里开开,电车确实是香的。一公里几分钱,安静,提速快,还不限行。但很多人买电车,已经不是奔着工具属性去的。这是一种信仰。一种“我代表了未来,你们这些开油车的都是老古董”的信仰。你跟他们聊堵车,他们跟你聊环保;你跟他们聊充电,他们跟你聊智能。这不是沟通,这是传教。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你懂吗?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他们维护的不是车,是自己决策的神圣性。

国庆高速一堵,电动爹的画皮就给撕了-有驾

油车车主堵车,是物理问题,顶多就是泡面吃完了。电车车主堵车,是社会学问题,是人性的黑暗森林。你看着手机上掉得比头发还快的电量,不是在焦虑续航,是在焦虑前面那几十个也在焦虑续航的兄弟。这不是PVE,这是PVP,而且是吃鸡模式,唯一的充电枪就是最后的空投。最好的自动驾驶是什么?是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这种混乱的现实场景,才是技术的唯一试金石,实验室里跑出来的数据,那叫童话。

我突然想起我小时候玩的红白机,卡带吹半天才能用,有时候感觉现在的智能设备还不如那玩意儿靠谱。

其实这事儿吧,也不是谁赢谁输,更像是一场大型的行为艺术。车企们疯狂地堆料、喊口号,把800V快充和固态电池吹得像明天就能装进任意门一样,仿佛解决了充电问题,就解决了人类所有的出行烦恼。但他们没告诉你的是,配套呢?电网呢?明年充电桩还是不够用,后年也悬。技术跑得比火箭还快,基建还在原地踏步,这不就是典型的“裤子都脱了,就给我看这个”吗?典中典。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修仙的比喻可能有点蠢,但你别说,还真挺贴切的。

混动为什么越来越火?因为大家不傻。既要又要还要,才是成年人的选择。大家嘴上说着支持未来,身体却很诚实地选择了当下就能用的技术。这叫什么?这叫战略上藐视困难,战术上重视困难。

所以说到底,买什么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得承认,我们都只是这场大型荒诞剧里的临时演员。油车烧油,电车充电,别搞什么信仰站队,也别听厂商们整那些花里胡哨的。你得问问你自己,你的生活半径有多大,你有没有那个美国时间去服务区跟人抢充电桩,以及,你的精神状态,还扛不扛得住再一次长途堵车。技术最终是为人服务的,而不是让人去给技术当孙子。如果你每天的生活就是一场豪赌,那电车挺适合你,就问你怕不怕?!如果不是,那还是老老实实选个靠谱的工具吧。

我们坚持传播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信息,如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正规方式联系我们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