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智捷退出中国,究竟是车不行,还是营销失误?

近日,中国台湾媒体的最新报道称,裕隆集团计划新一轮缩减开支和转型计划,而裕隆与东风汽车已经就纳智捷品牌退出中国大陆市场达成基本共识。由于涉及客户服务和终止共同项目的法律程序,双方仍在商谈细节。
纳智捷退出中国,究竟是车不行,还是营销失误?-有驾
这已经不是东风裕隆第一次被传退市,去年6月就已经有媒体爆料,东风裕隆将在两年内关停,不过当时东风汽车和东风裕隆都出面予以否认。
这一次,东风汽车方面没有直接否认,而是表示股东双方正在探讨东风裕隆的发展,目前没有解决方案。
早在2017年,由于股东双方的分歧,东风汽车就已全面撤出东风裕隆的经营管理。此外,东风裕隆杭州生产基地发现,该公司当时就已经处于生产停顿状态。
从辉煌走向衰落
东风裕隆是东风汽车与台湾裕隆集团2010年底成立的合资公司,也是海峡两岸首个以大中华自主品牌定位的汽车制造企业,总部位于杭州萧山。
纳智捷退出中国,究竟是车不行,还是营销失误?-有驾
由东风汽车与裕隆汽车以50:50股比合资组建,生产裕隆自有品牌"纳智捷"的产品。2013年,东风汽车与裕隆汽车再度以50:50股比合资组建东风裕隆销售公司,负责销售东风裕隆生产的产品。
据乘联会数据,2015年,东风裕隆销量达到历史最高的6万辆之后,销量开始连续下滑。
纳智捷的销量从2016年开始出现下滑,当年销量4.05万辆,跌幅超过32%。到2017年,纳智捷的销量已经暴跌至1.75万辆,亏损14亿元。
纳智捷退出中国,究竟是车不行,还是营销失误?-有驾
而2018年,是国内汽车销售环境开始恶化的一年,此时想要发力的纳智捷更是有些力不从心,但翻看东风裕隆2018年的销量,全年仅销售7,025辆新车,不足某一些车型一个月的销量。此时,或许已经注定了纳智捷离开的命运。
2018年仅售出汽车7056辆,同比下滑60.9%。进入2019年,东风裕隆境况并未好转,销量跌至1947辆。今年前九月,东风裕隆的产销量分别为22辆和77辆。
目前,纳智捷官网显示共有8款车型,分别为URX、U5 EV、U5 SUV、全新优6、锐3、全新纳5、优6 SUV和新大7 MPV,但实际在售车型仅有U5 SUV、优6 SUV和URX,其余车型均处于停售状态。
被"质量"和"口碑"双重压垮
究其原因则是,由于研发水平停滞、产品战略出现问题,用户口碑崩塌,产品保值率低,纳智捷的销量随即急转直下,直到如今破败的境况,成为消费者口中的段子品牌。
纳智捷退出中国,究竟是车不行,还是营销失误?-有驾
以纳智捷大7 SUV为例,这款车曾是该品牌的明星产品,也是东风裕隆推出的首款车型,于2011年9月正式上市,售价高达17.98-29.30万元,是当时价格最高的自主汽车之一。凭借越级的科技配置与大尺寸、大空间,起初大7 SUV销量也不俗。后期由于油耗高、保值率低等口碑危机,销量狂跌,直到2018年8月正式停产。
纳智捷退出中国,究竟是车不行,还是营销失误?-有驾
由于油耗过高,被网友编成段子,并成为了纳智捷的标签。叫做纳智捷是"中石油中石化战略合作伙伴"。并在微博上受到中石化的调侃。
纳智捷退出中国,究竟是车不行,还是营销失误?-有驾
然后就是产品质量问题,大概也是从2013年开始,关于纳智捷行车安全问题的投诉愈来愈多,拉横幅、堵4S店闹事的车主比比皆是,"纳智捷技术不行"已经成了公开的论点。论坛上搜搜纳智捷车主的点评,也大多都是抱怨和诉苦,时至今日还是投诉不断。
纳智捷退出中国,究竟是车不行,还是营销失误?-有驾
综合东风裕隆纳智捷品牌多年的发展,可以说是一个被"质量"和"口碑"双重压垮的品牌。
总结: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分析认为,早年尝到SUV市场甜头的东风裕隆,并没有坚持走好SUV这条路,先是过早进入豪华MPV市场,接着又直接杀入竞争最为惨烈的A级车市场。不但新的细分市场开拓不理想,原有的优势也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逐渐弱化。"没有核心技术,缺乏质量意识,因此产品不具备竞争优势。"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