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款宝来价格一分未降,配置却不增反减,如同一位置身价格战火中的贵族,固执地整理着早已褪色的衣冠
11月3日,一汽-大众2026款宝来悄然上市,六款配置车型指导价坚守11.29-14.39万元区间,与老款完全一致。然而,细心比对配置表后会发现,这款“国民家轿”在多项配置上悄然缩水,引发了市场广泛争议。
01 配置缩水:明降暗涨的消费博弈
2026款宝来的配置调整堪称一场 “精细化的手术” 。
中配200TSI自动悦行PRO版的液晶仪表从10.25英寸缩水至8英寸,扬声器数量从6个减少到4个。高配车型的ACC自适应巡航被降级为普通定速巡航,意味着从L1级辅助驾驶退回到L0级。
全系车型更是取消了仪表板氛围灯,外后视镜和玻璃升降开关的镀铬喷漆也被哑光黑取代。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共同构成了一幅“降本增效”的清晰图景。
更让消费者不满的是选装配置的明码标价——17英寸轮毂1000元、天窗3000元、前排座椅加热1000元,连备胎都要200元才能获得。这种“拆零件卖”的策略被网友调侃为“宝来连备胎都需要拼手速选装”。
02 产品停滞:三年不变的审美疲劳
在自主品牌车型月月焕新的当下,2026款宝来依然坚守着三年不变的设计语言。
车身尺寸4672/1815/1478mm,轴距2688mm,与2023款保持一致。前脸那套扁平的车头、横幅镀铬饰条填充的格栅、带透镜的LED大灯,早已让消费者产生审美疲劳。
动力系统更是零更新——1.2T发动机最大功率85千瓦,1.4T为110千瓦,1.5T达到118千瓦,参数与过去三年的车型完全一致。底盘依旧采用前麦弗逊、后扭力梁式非独立悬架结构。
与同门兄弟朗逸Pro相比,宝来的停滞愈发明显。朗逸Pro不仅提供了经典版和星空版两种前脸,还加入了隐藏式门把手等时尚元素,与宝来的保守形成鲜明对比。
03 质量隐忧:老款问题依旧未解
宝来面临的不仅是配置争议,更有质量隐患的阴影。
车质网投诉平台显示,宝来车主饱受车辆跑偏、轮胎吃胎偏磨问题的困扰。一位2023款车主投诉称,4S店将责任归咎于“消费者不良驾驶习惯”,而非车辆本身问题。
更令人担忧的是车机黑屏、自动重启的故障。一位2023款300TSI DSG尊行版车主反映:“高速途中再次出现(黑屏),严重影响行车安全”。车主多次联系厂家400电话,却只得到“如实记录”的敷衍回应。
这些长期未解的质量问题,与宝来一直宣传的“德系品质”形成强烈反差,不断消耗着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
04 市场困局:销量下滑与竞争挤压
宝来的市场表现早已不复当年之勇。
2025年9月,宝来销量仅为6982辆,与过去月销过万的辉煌相去甚远。相比之下,同门兄弟朗逸月销量稳定突破20000辆,宝来仅为朗逸的三分之一左右。
更为严峻的是竞争格局的变化。宝来过去的竞争对手主要是朗逸、轩逸,如今每10个意向用户中就有3个会拿比亚迪秦PLUS做参照。新能源车型的低油耗、高配置正在分流大量潜在客户。
一位原本在宝来和秦PLUS之间犹豫的消费者,最终在朋友“比亚迪销量全球第一,还免购置税”的劝说下,转身选择了秦PLUS。这样的场景,正越来越多地在各地4S店上演。
05 战略迷思:大众的“老用户赌局”
2026款宝来的上市策略,本质上是一场大众与老用户的 “信任博弈”。
一汽-大众似乎在赌:宝来的核心用户群体——30-40岁的中年男性,普通上班族、装修师傅、工厂职工——对合资品牌有较强认同感,最看重皮实耐用和性价比,对配置丰富度要求不高。
一位装修行业的王先生就是典型代表,他选车的核心标准只有“合资品牌、空间够用、价格合适”,对配置毫无要求。看到库存半年的1.2T畅行版宝来落地仅8万多时,看到车身上厚厚的灰尘反而更满意,直言“没人碰过说明车况纯粹”。
但这种依赖品牌忠诚度的策略正面临挑战。年轻消费群体不断流失,伴随电子产品成长起来的00后消费者,购车时更看重娱乐性和智能化,宝来“三年不变样”的设计和持续减配的操作,很难吸引他们的目光。
在一家一汽-大众4S店内,一位销售顾问正向顾客介绍2026款宝来:“这车保值率还是不错的……”顾客摸了摸减配为8英寸的液晶仪表,反问道:“配置一年比一年少,还能保值吗?”销售顾问一时语塞。
正如一位行业观察者所言,“当竞争对手在不断做加法时,宝来却选择了减法,这不是自信,而是傲慢。” 在新能源浪潮席卷而来的今天,传统燃油车的每一次“减配不减价”,都是在透支积累多年的品牌信誉。大众的“老用户赌局”究竟能赢多久,答案不在厂家手中,而在每一位用脚投票的消费者那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