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燃油车,曾几何时是中国马路上的“主角”。如今,时代的列车轰鸣而过,新能源汽车风起云涌,燃油车则逐渐被推向边缘。2025年7月的合资燃油车销量榜单,便是这一变迁的缩影——昔日呼风唤雨的王者,如今却在数字中瑟瑟发抖,现出几分凄凉。
7月,合资燃油乘用车的零售销售总计56.6万辆,比6月骤降了近15%。据说,销量下滑都快赶得上大妈逛菜市场的步伐。谁还记得,轩逸、朗逸们当年统治马路的风光?如今的榜首轩逸,卖出26337辆,还能倔强地宣称“我还行”。其实,真正坚挺的,不是轩逸的身板,而是那群还在坚持油门的老派车主。毕竟,今时今日,起步易,维持江湖地位难。
大众朗逸以23081辆位居次席,戴着“国民神车”光环,仿佛随时掏出自己的身份证明——市场认可以及机械素质。只是,岁月不饶人,这位“冠军”相比上月又少卖了2000多辆。德国工匠精神遇上中国汽车下行压力,也只有无语问苍天的份。
SUV的江湖里,自然也有新旧交锋。丰田RAV4荣放以18473辆独占混战,成为SUV细分市场的“带头大哥”。荣放虽然岁数也不小了,依然靠着可靠性和性价比,在紧凑型SUV市场打拼出一席之地。至于丰田凯美瑞,17719辆的销量仅差荣放一步,是中型车里少有的恒星。舒适、均衡,凯美瑞的DNA里写满了“务实”二字,适合那些既要面子也要家用的老实人。
紧跟大部队的是速腾和迈腾,前者卖出去17524辆,后者则是17066辆。速腾双手掐腰,号称德系操控无敌;迈腾一派商务气质,仿佛永远在为下次提案做准备。大众帕萨特也还算过得去,16579辆,虽不及巅峰,却还能见人。至于途观L,作为中型SUV的“常青藤”,16537辆成绩勉强守住底线,新能源的炮火还未将其完全炸下领奖台。
榜单前十仅剩下卡罗拉锐放和锋兰达。前者销量14992辆,后者13617辆。丰田的可靠性和实用性一脉相承,使这两款家庭用车还能蹭点风口,偶尔在朋友圈里刷个存在感。
如果把7月和6月的榜单对比,会发现这种集体滑坡是普遍现象。朗逸、凯美瑞等主力车型悉数失守环比正增长。你追我赶的惨烈场面,如今变成一起往后退的同行,“市场寒冬”,听着是气象术语,其实是现实的冷水。
豪华车的世界也别想置身事外。宝马3系11199辆,奥迪A6L 10778辆,奔驰C级只有6870辆。以往一提豪车,大家恨不得加价提车,现在则是“你买不买无所谓,我降价我真爽”。燃油车的坚冰,连豪车都砸不开。
还有被时代抛下的“前浪”。本田CR-V,十年前万里挑一的爆款SUV,现在卖出9873辆,已经难掩老态。同病相怜的还有别克,它们早就习惯了“刷存在感”。市场策略、产品更新、消费者观念变了,品牌还拿着旧船票,妄想登上新客船,这显然行不通。
对于合资燃油车来说,如今已经不是站在赛道上笑看别人吃灰,而是咬牙坚持不被淘汰。新能源汽车磨刀霍霍,合资品牌要么加快产品升级、融入新技术,要么被市场大浪淘沙。口号已经喊得太多,现实的考验更加赤裸——产品力、科技化、本地化,这些“命门”哪个松懈,销量榜单都会毫不留情地亮红灯。
当下的合资燃油车市场,比拼的不仅仅是动力、空间、舒适性,更重要的是谁能读懂新生代消费者的心思。毕竟,谁还能一直靠“油腻大叔”的情怀称王?市场极为现实,只奖励那些能不断自我进化的品牌。
一场没有硝烟的较量仍在继续。未来的燃油车,还能重返巅峰?还是就此归于平庸?答案留给时间和市场来揭晓。但可以肯定一点,观望和守旧,只会更快地成为榜单上的“前任”。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