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车圈又炸锅了,沃尔沃在中国官微发了一条"告别帖"——经典旅行车V90正式停产了,而且最狠的是没有下一代继任车型。最后一台V90在瑞典托斯兰达工厂下线,以黑色涂装加入了沃尔沃的经典收藏。消息一出,网友们直接炸开了锅,有人感慨"我的Dream Car没了",有人担忧"旅行车是不是要集体凉凉了"。
V90可是国内旅行车市场的扛把子之一,虽然在豪华车市场里销量不算爆炸,但粉丝黏性超高,不少车主都说"开过V90就回不去轿车了"。可如今它说没就没,连个"接班人"都不留,这操作直接让人懵圈。曾经被捧上天的旅行车,咋突然就被厂家"抛弃"了?传统旅行车真的要跟着V90一起"退潮"了吗?今天咱们就来唠唠这事儿。
2025年说拜拜!V90停产背后,沃尔沃到底咋想的?
先给不了解的朋友补个课,沃尔沃V90是品牌旗下的中大型旅行车,以进口身份在2017年进入中国市场,主打"北欧豪华加大空间加实用性",一直都是国内旅行车市场的标杆选手。结果2025年,沃尔沃突然宣布V90停产,而且官方明确表示"暂无后续车型计划",CEO吉姆·罗恩甚至暗示,等V60车型生命周期结束后也不会更新换代了。
这可不是小动静。旅行车在欧美一直是"情怀担当",在国内虽然受众小,但V90的粉丝群体忠诚度超高。为啥沃尔沃说停就停,连个"备胎"都不留呢?说白了,还是销量两个字。先看最现实的数据,2024年全球范围内沃尔沃V90的销量只有9900辆,同比下滑三成多。在中国市场,情况更糟,V90月销量仅在100到200辆左右徘徊,全年销量预计不足2000台,这个数字听起来简直可怜。
对比同级别的轿车就能看出差距有多大,沃尔沃S90在2024年前四个月就卖出了8425辆,按这个速度推算全年销量能突破两万多辆。V90和S90都是定位中大型豪华车,官方指导价也接近,可销量差异巨大,这说明什么?说明消费者用脚投票了,他们就是不买旅行车。
更尴尬的是,这已经是V90拼尽全力的结果。2023年的时候V90还在靠降价促销勉强活着,终端优惠能打到8万到10万块,裸车价能压到35万左右。可即便这样降价,2024年销量还是继续下滑,消费者就是不吃这套。沃尔沃的高管们心里肯定很清楚,维持一条销量低迷的生产线就是在拖累公司利润。与其硬扛着"情怀"继续亏钱,不如直接砍掉,把资源砸到更赚钱的SUV和轿车上去。
2024年沃尔沃在中国市场的销量达到了15万多辆,其中XC60是最畅销车型,月均销量约6000辆左右。S90也比V90走量得多,XC90、XC60这些主力燃油车型贡献了品牌的大头收入。V90虽然听起来很高级,可销量跟不上去,研发成本还得摊到车身上,性价比对比反而越来越低。沃尔沃的决策层做出停产V90的决定,从商业角度看这其实是"清醒",不是"怂"。把宝贵的资源投到更赚钱的XC60和S90上,才是正经的明智选择。这波操作就是商业理性压倒了情怀信仰,企业得先活下去,才能谈什么信仰理想。
旅行车为啥越来越"边缘"?技术不行,还是市场变了?
可能有人要问,旅行车在欧洲明明很火啊。根据数据统计,全球64的旅行车都在欧洲销售,在德国、瑞典这样的北欧国家,旅行车被视为功能强大的家用车辆,是冬季恶劣天气条件下的理想运输工具。咋到了国内就成了"小众玩意儿"呢?难道是旅行车技术不行,还是咱们消费者太"俗"?其实真相没那么简单,背后藏着消费习惯、用车场景和汽车文化三重叠加的原因。
欧洲人之所以喜欢旅行车,是因为他们的生活方式决定了这一切。大部分欧洲家庭住的是小别墅,有配套的大车库,周末习惯了开车去郊外露营、去野外自驾或者周末购物。旅行车的"大后备箱加低底盘"设计就完全符合这种生活方式,既能装下滑雪板、露营帐篷这些户外装备,又比SUV更省油好开。
但国内的情况完全不一样。一线城市停车位紧张得像在玩"抢车位游戏",二三线城市消费者买车首先考虑的是"一步到位"。家里买第一辆车,通常得兼顾"接送孩子、周末出游、偶尔拉货"这些综合需求。这个时候SUV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高坐姿能看得远,视野好得多,大空间后排能让孩子舒舒服服地跷起二郎腿,通过性强还能偶尔走走烂路不怂。
同样是40万的预算,买V90旅行车虽然后备箱空间大能装,可后排腿部空间反而比同价位的宝马5系轿车还要窄一些。V90的轴距是2941毫米,宝马5系的长轴版轴距超过3100毫米,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同样坐在后排,V90反而让人感觉拥挤。要是买同样价位的沃尔沃XC60 SUV呢,坐姿高看得远,后备箱空间也能塞进婴儿车和露营装备,通过性还更强,离地间隙能达到209到214毫米,而V90 Cross Country的离地间隙只有201到210毫米。这样一对比,消费者立刻就能算出账来,旅行车除了外形长得好看一点,好像没啥绝对的竞争优势啊。
旅行车的核心卖点本来是"长途舒适加大空间",可国内消费者的用车需求已经被更"全能"的车型分流得七零八落了。短途城市游选轿车最省油最好开,长途自驾走高速选SUV因为坐姿高不容易疲劳,全家出游选MPV因为7个座位能塞下一大家子。尤其是2020年以后,国内露营和自驾游风潮刮了起来,可消费者们很快发现一个问题。SUV的后备箱能放折叠椅加烧烤架,第三排座椅还能临时坐人,什么都不耽误。MPV的7个座位能装下全家老小,旅行车根本没法比。这样一来,旅行车原本引以为豪的"大空间"优势直接就被磨平了。
更要命的是新能源车的崛起彻底改变了游戏规则。现在有些新能源厂商推出了电动旅行车,比如蔚来的ET5T、极氪的001,虽然看起来挂着"旅行车"或者"猎装"的标签,可人家卖的其实是"智能座舱加超长续航加一堆科技配置"。传统燃油旅行车像V90还在拼"机械素质加豪华质感",在智能化浪潮面前就显得有点过时了,这叫"降维打击"。你还在比发动机性能的时候,人家已经在聊自动驾驶和OTA更新了,这差距一下子就拉大了。
旅行车真的要"团灭"?别急,先看清背后的逻辑!
V90停产了,加上之前大众蔚揽、奔驰C级旅行版销量持续下滑,很多人都喊出了"旅行车要集体退潮"的口号。但真相可能没那么悲观,旅行车根本不会消失,它的"生存逻辑"倒是变了。从"大众消费品"变成了"小众情怀品",从"走量车型"变成了"品牌图腾",这才是最关键的转变。
旅行车的核心优势"空间灵活加驾驶乐趣"依然有人需要。比如那些喜欢自驾游的摄影爱好者,需要一个大后备箱来装摄影器材和无人机,旅行车就特别合适。再比如追求驾驶质感的年轻人,喜欢旅行车比轿车更低趴、比SUV更灵活的操控感,这种小众消费群体虽然人数不多,可消费意愿很强。
最关键的是新能源旅行车正在"偷偷发力"。极氪001在2024年的销量接近10万辆,虽然月度销量波动比较大,但整体表现还是很强劲的。蔚来的ET5T在2024年全年卖出了5万多辆,月均约4000辆左右。这些新能源猎装车用电动化这个杀手锏解决了传统旅行车的"油耗高"这个痛点,又用智能化特别是智能驾驶功能吸引了更年轻的消费者。这不就是旅行车的"电动化升级版"吗?
未来的旅行车还会不会有市场呢?会的,但可能更多会是"电动加智能"的形态,而不是传统燃油的V90。欧洲市场上大众的ID.Buzz是电动旅行车,奥迪的A6 Avant e-tron也在推进中,这些都说明了一个问题,旅行车没有消亡,它只是在"变身"。
更重要的是旅行车的"文化符号"还没有消失。在欧洲,旅行车是家庭生活和自由的象征。在中国,它依然是"懂车党"的心头好,是品味和格调的代表。只不过未来的旅行车可能不会再是"走量爆款",而是像保时捷911、奔驰大G一样,成为某个细分领域的"精神图腾"。这样的转变其实说明了什么?说明旅行车在完成从"大众产品"到"精品车型"的升级换代。
网友吵翻了!这些疑问你也有吗?
V90停产的消息一出,评论区直接成了"辩论现场"。有人说旅行车这么好开为啥国内就是不火,还有人问以后是不是买不到旅行车了,更有人质疑沃尔沃为什么这么"怂"能直接砍掉一个经典车型。这些问题代表了很多人的真实想法,咱就来一个一个说清楚。
不是旅行车不好,其实是消费者的"需求错位"。国内购车者特别看重"性价比加实用性"这两个指标,旅行车的价格动辄40万起,这直接对标豪华轿车的阵营。可产品力的综合实力上,旅行车没有占到绝对优势,空间比不过SUV和MPV,通过性也比不过SUV,价格还跟轿车一样贵。SUV和新能源车的崛起进一步稀释了旅行车的"差异化竞争力"。说白了,不是旅行车不行,是对手太强,市场对手太多了。
关于"以后是不是买不到旅行车"这个问题,答案是别急,旅行车不会彻底消失,但肯定会变得更"小众"。新能源时代的猎装车、旅行车造型依然在,比如极氪001、蔚来ET5T这种新能源猎装车,本质上就是旅行车的"电动化升级版"。欧洲市场上大众ID.Buzz是纯电动旅行车,奥迪A6 Avant e-tron也在推进中,这些都证明旅行车没有真正消亡,只是形态在改变。未来的旅行车可能更多是"电动加智能"的形态,而不是传统燃油的V90那样的形式。
有人问沃尔沃砍掉V90是不是太怂了,其实从商业角度看这恰恰是"清醒"。V90的销量一年比一年差,维持这样一条销量低迷的生产线就是在拖累整个品牌的利润率。把宝贵的研发资源和生产资源投到更赚钱的XC60和S90这样的主力车型上,才是真正的明智选择。旅行车的情怀虽然美好,可企业首先得活下去,才能有资本谈什么理想和信仰。沃尔沃这波操作不是"怂",而是真真正正的"务实",是一种冷静的商业判断。
结语:旅行车的"退潮",其实是消费升级的"浪花"
从2025年9月V90停产这件事能看出一个趋势,旅行车的"黄金时代"确实过去了。但这不是旅行车本身有问题,而是国内消费习惯、用车场景和汽车技术几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消费者的诉求在升级,市场的竞争格局在变化,新能源和智能化的浪潮在改写整个行业的规则。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旅行车必然要面临"生存危机"。
未来的旅行车一定会更电动化、更智能化,但它的核心魅力"空间灵活加驾驶乐趣"这一点永远不会改变。这意味着旅行车不会彻底消失,只是会变成"少数人的快乐",变成某个细分领域的"精神图腾"。
就像黑胶唱片没有取代数字音乐,胶片相机也没有干掉手机拍照一样,旅行车从未真正离开。它只是从"大众舞台"走向了"小众的光"。下次你再看到一辆帅气的旅行车从身边驶过,别忘了多看两眼,那可能就是燃油时代留给我们的,最后一份"浪漫遗产"。这个时代在变,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永远不会变,旅行车就是这样一个美好的存在,即便它不再是主流,也值得被记住。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