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特斯拉,如今这名字在全球可不算陌生。马斯克带着它一路高歌猛进、横扫汽车圈。当初大家对特斯拉的第一感觉是啥?高科技、智能化、未来感、环保,是吧?买一辆特斯拉,不光开车,还要体验点科幻片里才有的花活——自动驾驶、电动门把手,啥都智能。可是这科技来的快,问题也冒得快,这不,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就开始查它了。这次查的是什么?约17.4万辆2021款特斯拉电动车,门把手可能失灵,涉及安全隐患。
我就想问:车门把手失灵个啥意思?这都21世纪二十年代了,连开门都不让好好开?特斯拉搞高科技,合着门把手都不能保证每次都能用?当年那种手动一拉“嘎嘣”开门的日子,老实巴交,却少这么多烦心事。想一想,开车回家,外面大太阳或者下大雨,你在门口干等着,愣是打不开车门,这是什么体验?如果是遇到紧急情况,更是分分钟要了命。
其实,咱早都见怪不怪,之前特斯拉不是没出过门把手问题,网络上有不少车主吐槽过。有的人说,冬天下雪门把手冻上打不开;有的人遇到进水短路结果门都打不开;最新这事儿又说低压电池供电不足也让门不能用。说实话,你说是智能,结果一没电就智障,这不有点讽刺嘛。
一般人觉得门把手失灵就是麻烦一丢丢,车主自己倒没什么大事。可是真有点啥危急情况,比如车发生事故,外面要救援,结果门把手死活没反应。这种时候还能叫“智能”?就不怕科技变成了坑命的东西?

官方调查说,这又跟低压电池有关。咱普通老百姓不太懂车,觉得电动车一个大电池在底盘躺着呢,还怕供电不足?其实,这里面门道多得很。电动车有一组高压电池供驱动用,还有一组很不起眼的低压电池,专门管着门把手这类老百姓最常见、最习惯的“琐事儿”。结果吧,一旦这颗低压电池掉链子,车就跟没钥匙的老锁似的,你咋敲,咋按,都杠不过。
特斯拉这几年一直标榜自己是科技先锋,每回新品发布都喜欢上演“未来已来”。可只要日常功能掉链子,花里胡哨的智能噱头立马露馅。有时候我就在想,科技的追求到底是让生活变得复杂还是变得简单?以前我们图省事开手动车、机械钥匙、机械门把手,基本没啥坏的地方。现在搞出一堆电子锁、自动弹出、多功能,但关键时候就掉链子,到底图啥?
估计很多人买车也是被高科技糊弄住了。你一问,车主说,门把手自动弹出,好看、炫酷,一看就是未来感。可谁琢磨这门把手能不能一直弹,有没有后备方案?毕竟,不是天天都用酷炫功能,但真遇见一次失灵可能就后悔八辈子。
你说,这事特斯拉冤枉吗?冤枉倒也说不上,但有些问题确实不是今天才暴露。咱就举个再简单点的例子,咱用手机、笔记本,不也怕没电卡死、按不亮屏吗?但车可不是手机,一失灵不是刷刷抖音刷不成这么小事儿,有的东西真关系安全、性命。只要一天没彻底解决,这种质疑就像催命符一样挂在特斯拉脑袋上。
其实不光特斯拉,很多新势力造车都容易犯这问题,对新技术的盲目崇拜,“为创新而创新”,总想着先在营销上打个漂亮仗。可回头一看,用户真正需要的是稳稳当当开上、下得来车,几十年的老毛病不能翻新出新花样。
咱还真得问问自个儿:到底是要科技炫还是要实在管用?玩儿技术没错,但根不能离“车是出行工具”这个本分。安全第一,哪怕门把手长得再笨再传统,但拉得开、可靠才是硬道理。
当然了,也别把所有责任都扔特斯拉头上,监管也得紧盯着。这回,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出面调查,可见他们还是盯得很死。监管单位的存在就是要让老百姓别因为买了新科技车最后搭上了安全。咱也希望这不是查查就完事,真要有问题该召回召回,厂家不能老靠用户自己兜底,出事以后才想起来补锅。
换个角度说,这次查的是特斯拉,放在中国新能源车企头上(甭管蔚来、小鹏、理想谁),会不会一样出这种问题?别光盯着特斯拉出笑话,国产新势力别见人家跌倒就偷乐,也得警醒:咱们的“黑科技”是不是也能稳定、普及?别到时候外国也报导“中国品牌新车门打不开”,那可真没法跟老百姓交代。
事实上,特斯拉门把手“失灵”这类情况,如果放在二三十年前,估计没人信。那时候什么叫门把手?铁的、塑料的、机械卡子,实打实一拉就开。谁见过要靠什么电、什么电子芯片?人们图的就是实用、简单、耐造。现在为啥倒推着搞复杂了呢?就为了炫吗?
有人会说,特斯拉的安全性不止看门把手,自动驾驶系统、主动刹车、车联网这些才是大头。没错,可说到底,科技就是一条底线:新东西不能把日常用的最根本功能丢了。这就和高档大楼盖得再漂亮,厕所马桶抽不上水一样,哪怕楼有多豪华,该用的时候用不了,再牛也是笑话。
谁都向往未来,但未来首先得站稳当下。现在这几年,大家都说电动车是大势所趋、智能化是行业方向。可新东西再好,不能旧毛病聚堆,老本事反忘了。出门开车,最重要的两件事是什么?坐得进去,下得出来。结果现在说的门都不让好好开,这还不尴尬?
你可别小看门把手这事,它背后的问题是个大大的提醒:所有着急迈进新科技的车企、互联网巨头、工程师们,别光想着搞高冷的黑科技、多花里胡哨的功能,别忘了把最基础的事儿干明白、干扎实。别让“为未来买单”的笑话再发生在咱们自己头上。谁都不想买辆未来车,结果困在自家门口进不去。
再说了,咱其实不用天天追着热点骂企业,关键是要有健全的监管、企业得有那股“良心+敬畏”。玩创新,得有底线,搞概念不能以牺牲用户安全当代价。真要出点人命关天的事儿,赔偿再多都弥补不了;要是能踏踏实实、知错能改、该召回就召回,才会赢得信用。
所以,朋友们,你们对这个特斯拉门把手失灵怎么看?你愿意取舍的是“智能但不稳定”,还是“老土却可靠”?发展高科技是好事,可千万别丢了咱日常的“小确幸”。别到最后,连开门这点最简单的事儿都要操碎心,那还开什么新能源、什么未来出行?未来再好,也得让今天过得踏实。
以后选车,除了看动力、里程、智能化,别忘了看一看:门把手,好不好使?常规遇事,有没有矬办法?别被智能唬住了,别被科技绑架了。想炫酷升级可以,但“基础功能不能掉队”一定要常挂脑子里。
最后我再问一遍:我们争着抢着买未来,但咱到底图的是什么?希望这事儿也给所有造车的人敲个警钟:别光顾着飞在云端,也常常想想,用户什么时候最需要安全、最需要基本的踏实——就那么多时候(比如下雨、灾难、事故),真有事谁能扛得住你那句“以用户为中心”?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我们坚持传播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信息,如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正规方式联系我们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