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来了,卖解药的又来了。
南京依维柯搞了个什么“欧霸·山海体验营”,开到成都去了,号称要拯救所有被996和格子间逼疯的灵魂。这个开局就很“典中典”,属于那种你一看就知道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的经典操作。讲真,现在的车企,与其说是车企,不如说是一个个大型心理诊疗机构,专门治疗一种叫做“城市中产阶级存在主义危机”的病。
他们的Slogan是什么?“告别格子间,奔赴山海”。听听,多么有蛊惑性。就好像你买了他们家的车,你就不是那个在水泥盒子里拧螺丝的工具人了,你就是手握方向盘征服自然的现代徐霞客。这是一种精神上的压缩毛巾,平时看着皱巴巴一小块,一给你浇上“体验”这盆水,立刻膨胀成一幅波澜壮阔的远方画卷。但本质呢?还是那块毛巾。
先是静态品鉴,让你摸,让你看,告诉你这车“大空间”、“真四驱”。这套路我熟,太熟了。就像你去健身房,销售指着一排明晃晃的器械,告诉你这个能练出胸肌,那个能练出腹肌,仿佛你办了卡,彭于晏的身材就自动下载到你身上了。可实际上,99%的人办完卡,去的次数还没销售给你打电话的次数多。车也一样,99%的四驱,一辈子走过最烂的路,就是小区门口那段被挖开修水管的柏油路。
然后,重头戏来了,专业赛道,极限挑战。交叉轴、鸡窝坑、40度陡坡。嚯,听着就吓人,三体人看了都得一个趔趄。他们请来专业教练,手把手教你怎么过这些坎。这是一种什么行为艺术?这就是一场精心编排的、大型成人版“过家家”。它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让你在绝对安全的环境下,体验一把伪造的危险,然后拍几张照片,发个朋友圈,配文:“人生,总要来一次说走就走的野性释放。”
你看,同行看了都得傻。最好的营销,不是告诉你我的产品参数有多牛,而是给你凭空创造一个需求,然后再告诉你,我的产品是满足这个需求的唯一解药。他们不卖车,他们卖的是“人设”,一个“内心狂野,但被现实束缚”的人设。你不是在买一台四个轮子的交通工具,你是在为自己的人设充值。
我作为一个天天坐在电脑前码字的中年人,对这种叙事简直是毫无抵抗力。因为我真的幻想过,开着这么一个钢铁猛兽,去什么山海之间,把脑子里那些KPI、PPT、deadline全都清空。但我也清楚,这是一种幻觉。妈的,自由怎么就成了一门生意!真正的越野是什么?是你开着五菱宏光去村里拉货,路上遇到塌方,你一脚油门从泥地里硬生生闯过去,车上还装着两头猪和半车白菜。那叫越野,那叫生活。
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同理,越-野-的-灵-魂,不在这些精心设计的炮弹坑,而在那些你永远预料不到的混乱和意外里。一个40度的专业陡坡,有意思吗?可能有点。但能比得上你在暴雨天,开车去接娃放学,结果发现必经之路被水淹了,水里还飘着各种共享单车和垃圾桶,你需要在这种道诡异仙的场景里杀出一条血路吗?那个难度系数才叫“极限挑战”。只要大妈的广场舞阵仗够大,什么交叉轴都是弟弟。
所以你看,欧霸悟了,或者说,所有的车企都开窍了。他们发现,在参数上内卷,把马力加大加大再加大,把屏幕搞得跟电影院一样,已经没用了。消费者疲了。最好的手段是直接把餐厅爆了,我不跟你聊这道菜好不好吃,我直接带你去一个鸟不拉屎但风景绝美的地方,告诉你只有吃了我这道菜,你才能体验到这种“灵魂升华”。这叫掀桌子。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欧霸这种玩法,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
他们贩卖的不是性能,是资格。是“逃离北上广”的入场券,是“回归自然”的宗教信物。会买这种车的人,他们的决策逻辑和性价比无关。这是一种近乎信仰的东西。就像会买奔驰的人,他买的不是那四个轮子,他买的是那个三叉星徽带给他的“玄学”光环。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他们要的不是越-野,他们要的是越-野-的-感-觉。是感觉,就是感觉。
写到这里,我感觉自己像个卖膏药的,把所有人的痛点都掀开,然后告诉你,喏,这里有解药,但解药本身可能也是一种病。说实话,成都的小吃比这个越野有吸引力多了,那个肥肠粉,绝了。
所以,这台车到底好不好?它的机械素质究竟过不过硬?谁在乎呢。重要的是,这个“山海体验营”能让你在那个阳光正好的下午,暂时忘记房贷和孩子的补习班,让你觉得自己真的“在路上”,让你觉得自己“活过”。
这就够了。不装了,摊牌了,这种廉价的快乐,有时候就是我们这些被生活反复碾压的普通人,唯一能抓住的救命稻草。
就问你怕不怕?要么成仙,要么成盒。而这个体验营,就是给你一个机会,让你在成盒之前,先体验一下成仙的感觉。
挺好的。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