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狂喷的国产“特供车”返销日本,谁还敢说中国车不纯?

曾经被全网群嘲的“特供车”,如今竟然漂洋过海杀回了日本市场。这剧情反转得比电视剧还精彩——当年被嫌弃出身不纯的国产车,现在成了国际市场上的“抢手货”。还记得那些年被吐槽“德原朗”“换壳车”的梗吗?现在这些车不仅在国内卖得风生水起,连日本人都抢着要,这场面可真是让人忍不住想问:中国汽车的血统,到底是谁说了算?

特供车的前世今生

十年前走进4S店,销售指着展厅里的车说:“这可是德国原装平台!”转头就有人拆穿:“别忽悠了,不就是老平台拉皮改款吗?”那时候的“特供车”就像饭馆里的预制菜,用合资品牌的剩菜剩饭重新摆盘,再贴个洋招牌卖高价。大众朗逸当年被戏称“德原朗”——明明是中国特供,非要强调德国血统。别克英朗更绝,直接拿韩国大宇的底子套上美系外壳,照样卖得盆满钵满。

但消费者也不是傻子。网上铺天盖地的段子都在吐槽:“这车在德国根本查无此人!”“美国官网连个影子都没有!”特供车成了“减配”“糊弄人”的代名词,但凡有人夸句“性价比高”,立马会被扣上“不懂车”的帽子。

被狂喷的国产“特供车”返销日本,谁还敢说中国车不纯?-有驾

马自达的惊天反转

直到前年,长安马自达扔出一颗深水炸弹——用国产三电技术造的新能源车EZ-6,不仅挂上马自达车标卖13.98万,最近居然以“马自达6e”的名字返销日本。消息一出,键盘侠们集体傻眼:“被我们喷成筛子的车,日本人居然当宝贝?

被狂喷的国产“特供车”返销日本,谁还敢说中国车不纯?-有驾

亲自试驾过这车的人都知道,它和网上说的完全不是一回事。坐进驾驶舱,中控台的软包材质比30万的奔驰还细腻;踩下电门,那种人马一体的操控感分明就是马自达的祖传手艺。最绝的是车机系统,语音助手能听懂带口音的普通话,导航反应速度比手机还快。日本媒体试驾后惊呼:“这车的内饰质感,直接把东京车展上的概念车量产了!

被狂喷的国产“特供车”返销日本,谁还敢说中国车不纯?-有驾

从“拿来主义”到“反向输出”

被狂喷的国产“特供车”返销日本,谁还敢说中国车不纯?-有驾

这场翻身仗可不是靠运气。十年前中国车企求着外国品牌给技术,现在轮到BBA排队找中国公司合作——奥迪用华为的智能驾驶,大众找小鹏搞电动平台,连丰田都蹭比亚迪的刀片电池。今年布鲁塞尔车展上,欧洲人围着中国产的电动车啧啧称奇:“这车居然有方向盘加热和座椅按摩?我们本土车型顶配都没这些!

最戏剧性的是大众途观L的故事。这辆专为中国加长的SUV,现在挂着“Tiguan Allspace”的洋名字卖到美国。北美消费者开着轴距2米79的“巨无霸”直呼真香:“后排能跷二郎腿,后备箱塞得下冲浪板,这才是真正的美式生活!”墨西哥工厂的生产线忙得冒烟,德国总部却传来消息:欧洲版途观准备引进中国设计团队。

撕掉标签的底气

那些还在念叨“国产车血统不纯”的人该醒醒了。日本人买马自达6e时,会在意它是长安造的吗?德国人开途观L时,会纠结它是不是“中国特供”吗?现在的中国车企早就不玩“挂羊头卖狗肉”的把戏,而是实打实用技术征服市场。

看看手机行业就知道,华为小米当年也被嘲讽“组装厂”,现在全球高端市场杀得苹果三星节节败退。汽车行业正在复制这条逆袭之路——日本某汽车论坛最近热帖置顶:“求教怎么海淘长安深蓝SL03,运费我出双倍!”底下跟帖清一色羡慕嫉妒恨:“中国人自己都不够卖,哪轮得到我们?

下次再有人说“特供车不高级”,不妨反问一句:“能让老外抢着买单的车,你说它高级不高级?”这场关于血统的争论,早该换成新的打开方式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