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曾经加价3万才能提车的德系神车,如今终端报价直接腰斩到12.68万? 2025年6月,途观L单月销量冲到19684辆,同比激增99.7%,一度超越部分新势力车型,拿下燃油SUV销冠。 这波操作,简直像一场“价格核爆”,炸穿了合资SUV的底线。
价格暴跌的背后,是新能源车的疯狂围剿。
比亚迪宋PLUS、理想L6等国产混动车型,直接把战火烧到20万区间。 大众不得不放下身段,用“降价换市场”的策略硬刚。 2025年1-6月,途观L累计销量突破9.1万辆,其中Pro版占比35%,年轻用户飙升至52%。 经销商挂出“清库10.98万”的广告牌,彻底撕掉溢价标签。
光便宜还不够,产品力才是硬通货。
途观L的空间表现堪称“家用天花板”,轴距2791mm,后排轻松坐三个成年人,后备箱能塞进三个行李箱。 德系底盘调校更是招牌技能,高速稳如老狗,过滤颠簸比日系竞品细腻。
动力配置上,1.5T版本160马力,油耗6.6L/百公里,加92号油就能跑,适合精打细算的家庭用户。 2.0T低功版186马力,零百加速8.7秒,成了销量主力。 高功版220马力虽猛,但价格触及20万区间,反而劝退了不少人,毕竟这价位能选电动车了。
智能化曾是合资车的短板,途观L这次憋了大招。
Pro版搭载15英寸中控屏+11.6英寸副驾娱乐屏,高通8155芯片支撑语音交互提速30%。 L2+级IQ.Pilot系统支持全速域跟车和自动变道,高速路上能减少80%人工干预。 不过低配车型依旧被吐槽中控卡顿、黑屏重启,导航还得靠手机投屏。
配置层面,大众玩起了“田忌赛马”:低配给齐倒车影像、定速巡航;中配升级电子挡杆和10英寸仪表盘;顶配甚至加入香薰系统和后排娱乐屏。 北方用户狂喜的方向盘加热,成了对抗电动车低温劣势的隐形王牌。
也有消费者质疑:降价是否减配? 安全气囊数量(低配6个、高配8个)和双离合变速箱的可靠性,仍是争议焦点。
30-39岁中年男性占比65.2%,家庭用户为主力,84%的人买来通勤,69%用于自驾游。 一位北京车主直言:“冰箱彩电新势力虽好,冬天续航打五折,不如德系机械素质靠谱。 ”尤其是东北、西北地区,燃油车稳定的动力输出和零充电焦虑,成了刚需。
经销商端的日子却是冰火两重天。 优惠放大带来客流增长40%,单车利润薄如刀片,只能靠“加装潢包”变相回血。 保养费用也不低,首保就要3000多元,长期用车成本仍需掂量。
途观L的逆袭,像一场传统燃油车的“生存博弈”。 用13.99万的定义价,撬动了原本倾向国产新能源的客户,据数据显示,12.7%的车主是从新能源意向转化而来。 这场油电大战,远未到终局时刻。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