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机动车道骑车罚五百,重锤砸醒侥幸心理

深圳机动车道骑车罚五百,重锤砸醒侥幸心理

深圳机动车道骑车罚五百,重锤砸醒侥幸心理-有驾

说实话,这事儿我一看到就来了气——深圳对机动车道骑自行车直接开出500元罚单,这不是小打小闹,是赤裸裸的重锤!有人喊贵,有人拍手叫好。你说贵不贵?贵!但我偏要说一声,贵得值。贵得让那些天天飙车的骑行团长记性,不长记性?那就再交一次学费!

罚得狠,才有人怕,深圳这回真杠上了

别的地方骑车上机动车道,罚二十、五十,顶天一两百。深圳直接五百,简直翻了好几倍!有网友晒罚单,现场视频里那叫一个壮观,十来辆自行车,绿化带上横七竖八,一群人被交警堵在路边,场面要多热闹有多热闹。说句实话,深圳这回不是摆拍,不是走过场,是真刀真枪地罚了。条例里写得明明白白,非机动车上机动车道,五百块,没商量。这规矩,谁都赖不掉。

有人吐槽,别的城市才罚几十,深圳凭啥这样?嚷嚷归嚷嚷,深圳这不是随心所欲,完全按《深圳经济特区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罚条例》来,白纸黑字,板上钉钉。你要真心不服,那只能怪你对法律的敬畏心还不够。就像打麻将,玩不起别下桌,骑车也是,敢上机动车道就得有被罚的觉悟。

骑行团作妖,不靠重罚能治得住?

别以为我偏心,真不是针对爱骑车的。说到底,骑行团这些年是有点太能造。你见过吗?几十上百人呼啦一下涌上路,速度比电动车还快。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25码,他们飙到三四十码,摩托还未必敢这么横。司机们苦不堪言,行人也头皮发麻。机动车道被当成赛车场,非机动车道又和人抢道。这买卖,普通人看着都要说一句“忒能造”!

前段日子,南城李婶逛菜市回家,差点被呼啸而过的骑行团带倒。她念叨:“骑快点的我不怕,成群结队横着走,谁也拦不住。”你看,这事搁谁身上,谁不来气?五十块的罚单,谁看得上眼?二十块的威慑力,还没一顿烧烤钱多。深圳这500元,真的是给大家上了一课,告诉你,想任性代价可不低!

罚款不是万能药,但没它真不行

说句大实话,500块罚单不是灵丹妙药。专项整治一阵风,风头一过,骑行团是不是又卷土重来?这种担心不是没道理。2024年春天,深圳交警派出多组人马,连续一周严查,结果不少骑友团安分了几天,风头一过,还是有人死性不改。五百块不是人人都心疼,有些人就当交会费了。

治理这些骑行乱象,光靠罚款远远不够。疏堵结合,才是长久之计。你说,非机动车道修得不宽敞,骑友们只能硬着头皮上机动车道。深圳这几年修了不少骑行道,但很多地方要么被人行道挤占,要么规划不合理。人车混行,摩擦不断。

2023年底,福田区新开一段自行车专用道,起初不少人拍手称快。结果人流高峰期,自行车和行人还是打得火热。你说怪谁?城市空间就那么大,大家都想舒服,最后就成了互相迁就。骑行想畅快,行人想安全,司机想顺利,谁都不想让步。好家伙,这操作!绝了,我说真的!你不觉得这场面像极了抢春运火车票?

骑行文化别被“暴骑团”拖下水

话说回来,骑行本来是个好事儿。空气好了,城市越来越宜居,骑车的人多起来,锻炼身体、放慢节奏,还能看看沿路风景。现在连上班族都开始骑车通勤。可偏偏有那么些骑行团,把好好的骑行文化搅成一锅粥。

骑行团不是原罪,关键是规矩要守。你说缺自行车道,的确是现实问题。可有些人明明有道走,还是非要飙进机动车道,图啥?图刺激?还是觉得自己跟别人不一样?骑行讲究自由,别拿自由当挡箭牌,随心所欲就是害人害己。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不光是说说,真要管用得靠执行。孙子兵法里有句话,改成咱们的话就是“治乱世用重典”。深圳这500元罚单,正好给大家提个醒——自由不是无法无天。你想飙,先掂量掂量钱包。

城市管理别光靠罚,还得多点人情味

深圳重拳治理骑行乱象,初衷没错,但不能一罚了之,管理更要用心。修路、划道、立标志,都得跟上。否则,老百姓怨声载道,爱骑车的也不服气。别让骑行成了“夹缝里的快乐”,更别让守规矩的人受委屈。

举个例子,广州去年新修自行车专用道,骑行体验提升不少,骑友们大赞。可有的路段标识模糊、分隔不清,还是有人“误闯”机动车道。道理很简单,环境没改善,大家的行为就难以自觉。

其实,管理不是非黑即白。罚,是给那些明知故犯的人一个教训。管,是给守规矩的大多数一条明路。两手都得硬,才能让城市生活更有序。

你怎么看深圳这波重罚?罚款能治住骑行乱象不?

眼下深圳的500元大罚单,像一记闷棍砸在骑行团头上,有人拍手叫绝,有人喊冤。你说,罚得狠就能根治问题吗?城市骑行环境该怎么变?咱们一起聊聊——你身边有这种骑行乱象吗?你会支持深圳的做法,还是觉得太狠了?

“法不阿贵,绳不绕曲。”规矩立在那里,谁都别想钻空子。但愿这记重锤,真能让骑行团收敛几分,也给城市生活添点安稳。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