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鹏举起一枪,小鹏汽车大胆跨界推人形机器人,却被网友当场“扒皮”?
昨天,小鹏汽车突然来了个大动作,连着甩出几项技术新品,还高调亮明了新定位——物理智能公司要变身全球智能玩家。气势摆得足够硬,但底下的看客可不吃哑巴亏。
说起来,小鹏这次不是光靠嘴炮撑门面,智驾XNGP现在已经混进了国内顶级阵营,不吹牛。这两年很多品牌还在用不到1000算力的芯片凑合日子,人家小鹏G7直接上图灵芯片,有效算力干到2200+TOPS。谁敢信?同台对比,那些新势力就像还没进化完一样。
早期小鹏和高德合作时,也是冲着无人驾驶Robotaxi去搞全球服务网,现在倒好,这回舞台更大、野心也更直白。发布会上最炸眼球的还是第二代VLA量产物理世界大模型,说白了就是能塞进车、塞进机器人甚至飞行汽车里,还能像有点灵性的AI自己学东西,在复杂环境里活蹦乱跳地适应。
但这些都没抢过IRON人形机器人的风头,这玩意儿一出来现场气氛直接拉满。据说全身有整整82个自由度,什么叫走猫步?你见过哪家科技巨头让机器人摆胯晃肩跟真人模特一样登场?现场视频一播,不少观众都傻住了:真是铁疙瘩会跳T台秀吗?
结果弹幕上立马冒出各种怀疑:“不会吧,是不是里面藏个人?”、“衣服脱掉试试看!”这种声音刷屏停不下来。不怕事大的网友给出了主意,只要你把外壳拆开,让机械骨架也能这么溜达,那才是真本事,比特斯拉、波士顿动力那帮洋鬼子强多了!
面对质疑,何小鹏索性来个自证清白,把机器人的手部和北部外壳掀开露出机械结构,看得见齿轮轴承,没有半点真人影子。但解释归解释,大伙儿显然还是不太买账。有的人盯细节,“这腿怎么那么顺滑?真的都是电机控制的吗?”还有人提出,如果只放一个穿‘衣服’版本秀操作,就难免让人多想,要是再加一个纯裸金属骨架一起同步走动,这可信度才稳妥。
其实大家关心的问题无非三条:第一,那猫步做得忒像真人,大腿先往外,再往内收,每一步切换利落极了。这种仿生效果对机械设计来说超级难搞,也费钱;第二,目前只有‘女性造型’版表现神似真人,其它裸露结构或者男性款明显差了一截,一包裹就柔顺,一漏出来就僵硬,这是咋回事;第三,耳朵、胸口、背部线条特别突出,总觉得不像纯粹的机器人,更像套装道具戏法。这些槽点越讨论越热闹。
当然啦,都只是猜测,到底是不是黑科技突破还得等官方后续拿实锤佐证。如果真如宣传那样,中国团队这回确实跑在前列,很可能成行业新爆点。不过别以为做成这样就能马上端到工厂或家庭用餐,据何小鹏本人透露,现在这些长相逼真的机器人主要用途锁定在导游啊、商场向导或者接待员之类的位置,用来吸引眼球远比搬砖靠谱许多。“初期应用并不会考虑工厂流水线。”他说话的时候脸上的笑容遮都遮不住,好歹也是因为火出了圈,高兴坏了。
其实仔细琢磨一下,从新能源汽车一路打拼到今天跨界造机器人,本来就是奔着AI能力来的,如今居然捣鼓出这种既不像传统冷冰冰工业品,又带着一点未来感的小伙伴,有意思倒是真的。如果下一步安排两个版本,一个穿“衣服”,一个赤膊铁骨,两台一起踩着节奏走猫步,全程直播给全国人民看,那画面应该挺魔幻——也是时候看看国产创新到底水分多少。
整个事件折腾下来,看热闹的不嫌事大,各种梗层出不穷。有人吐槽这是中国版西方科幻电影桥段,也有人憧憬以后逛商场遇见迎宾小姐姐未必就是活人,说不定正朝自己眨LED灯珠呢!不过说句公道话,无论真假,这波炒作起码让大众记住“小鹏不仅会造车还能玩花活”,营销味很重,但至少证明咱们自己的企业愿意尝鲜、不怕丢脸地站到聚光灯下试错,比那些天天躲幕后喊口号的踏实不少。
等后面有没有全机械公开同步表演的新桥段吧,到底是真功夫还是舞美包装,群众眼睛终究雪亮。不过单凭这一回合,小鹏自动驾驶领域已经甩开不少老对手,新赛道又挖坑埋伏脚印,下盘棋输赢暂且先搁一边,就冲这个敢于曝光、有胆回应质疑劲头,也值得所有同行琢磨半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