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这次出来的第五代帝豪,价格刚一公布,反应倒是挺平淡的,没有什么特别惊喜的。要说配置,倒是真像加满98号汽油那么香。比起日系三大——丰田卡罗拉、轩逸和雷凌,帝豪的这套装备可以说把他们挤到墙角摩擦,真的是硬挺。
先说外观。吉利这次用了银河系列的设计语言,大面积格栅配合溜背造型,运动感瞬间就增强不少。这配色、线条都跟上了潮流,特别年轻化。车身尺寸方面,长宽高扩到4815/1885/1480mm,轴距达到2755mm,座舱得房率提高10%,空间对比老款,也更合理了。其实我觉得空间倒不是问题——我之前翻了下笔记,帝豪的空间表现,跟价格其实还算可以接受,但跟长安、长城的同级车比起来,还是缺点不小。
说到内饰,环抱式布局,皮质包覆,水晶元素,三种配色可选。这套内饰设计,设计师应该得多花心思吧。给人一种既运动又高档的感觉。智能配置方面,14.6英寸大屏,搭载魅族Flyme Auto系统,配自动驾驶辅助,标配L2级别辅助。其实这是个挺正常的事情,可我注意到,有人说为什么不搞个全自动驾驶?,我也想啊,但这不是研发能立刻解决的问题嘛。很多时候技术还没成熟,别硬凑。
动力部分,新增了1.5T引擎。零百加速7.9秒,体系变得更快一些。其实我觉得,保留1.5L版本的做法挺不错的,毕竟低配版本让钱花得更划算。这次我对比了一下同价位的合资车,像比亚迪秦plus、奇瑞艾瑞泽5,帝豪在空间甚至配置上都不落下风。你们觉得比亚迪会怕吗?我觉得,真不一定,毕竟品牌认知和市场策略不同。
安全方面,总体用料扎实。依托吉利的BMA Evo架构,高强度钢占比70%,车身笼式设计,安全有保障。这点我倒挺认可的,因为这关系到咱们日常驾驶中的安然无恙。
说到价格,我还看到了某些实操——比方说,6.89万提了辆帝豪,跟比亚迪秦plus一比,差不多,但空间用料其实差不多。比亚迪秦plus的后排腿部空间似乎稍微更宽一些,我自己体验过,确实如此。
让我有点好奇——为什么帝豪没有提供手动挡?市场上,手动还是不少人觉得更直接、省心。我自己有朋友说,手动挡才有驾驶的乐趣。而吉利为何舍去这个,可能是市场大趋势吧,自动挡卖得好。
(这段先按下不表)但我个人猜测,可能是研发节奏和成本考虑吧。毕竟,自动变速箱技术成熟,用户也看重便捷性。再说,自动挡的占比在渐渐上升,省点心力投资,应该也是理性的。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估算一下,百公里油耗——加满油差不多能跑到550公里左右,尤为满足日常需求。保值率方面,有点难讲,但我觉得,看品牌和口碑变化保值也会变。再打个比方,日系车的二手保值率,我估算在60%左右,国产车可能60-55之间。怎么说呢,品牌认知度还是个门槛。
你说,价格这么便宜,这辆车的‘噪音’是不是有点过头?我自己试过,100公里测速时,胎噪会比预料的要大,有点烦。可能是轮胎调教不到位,或者降噪没到位。
(这段再跳,稍跑题)对了,我在给朋友看这车时,他直接哎哟,这车空间都这么大了,还缺少手动挡,心里差点失望。我当时也在想,车厂要不要真考虑出个手动高配,让喜欢驾驶感的车迷多点选择?你们知道,市场上手动挡的车越来越少了。
其实我还在琢磨,比起换代的价格,帝豪是不是信息对称得失还挺明显。这个价位,别说国产车,合资车折腾个配置,优惠也都在2万上下,比如几千块的优惠就能搞定。
说句题外话,我还记得我有个修理工说:这车在安全结构上铁了心,咱都是用料扎实的钢材拼出来的。,其实说白了,安全这事不能光靠科技亮点,工艺和用料也起了很大作用。
(这时候跑题又回来)谈到未来,我一直有个疑问:吉利这样的新架构,能不能撑得住技术门槛?毕竟,发动机、变速箱、底盘调教,这事儿不是说升级就能升级那么简单。
有人会问:你觉得吉利未来能超越日系车吗?这个问题挺难回答的。我猜,除非他们能在品牌力、品质和耐久性上持续突破。否则,光靠配置像98号汽油一样猛炸,没有实打实的口碑支撑,还差点。
(这段话留一留)你们怎么看?要不要我再多留意一下这车后续的市场表现?毕竟很多车,刚出头,很多细节还没爆发出来。
到也不知道,有人会不会觉得这车好奇怪,没有手动挡,是不是门槛太高了?但我觉得,还是得看消费者自己怎么想。
— 这车的问题很多,也挺有看头。你们会考虑去试试,还是觉得这价格,配置都差不多,干嘛还不加点费,买个更强的?剩下的事儿,留给时间去验证吧。
本作品由作者原创完成,内容由人工写作,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产生。 AI主要用于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和灵感拓展,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创作。
本声明旨在表达本作品的内容旨在信息交流和观点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 如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信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