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中国汽车圈,红旗搞了个大新闻,号称是第一豪车的红旗,718万一台的新车,跟华为牵手,俩老大哥终究还是走到了一起。对于国内汽车爱好者来说,这事儿的分量不亚于郎才女貌组了个豪华伴侣,只不过用的是发动机和芯片相亲。
先说说为啥会这么受关注。红旗的地位,基本没人敢说三道四。它是中国轿车的“老祖宗”,国宾接待、阅兵仪式,啥时候需要点排面,红旗总是要在最前面站着。小时候很多人就记得马路上奔驰宝马跑得欢,但红旗轿车只有遇到重要场合才会出来露一面,国车的身份就这么烙在了一代国人的心里。可是,辉煌归辉煌,这些年红旗过得其实不容易。品牌是老的,产品却逐渐边缘化,技术短板非常明显,尤其是在智能化和电动化方面,跟新势力比起来有点力不从心。
这时候华为来了。 华为是真懂市场嗅觉的。你说它是造手机的,结果人家汽车业务搞得风生水起,智选车、HI模式、鸿蒙系统,八大国企车厂都愿意跟它合作。尤其智能座舱、自动驾驶、激光雷达这些技术,华为就是有话语权。你看看一堆老派车厂,找自己研发吧,烧钱耗时间还时不时要踩坑。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跟华为合体,把技术升级流程给“加速”了。所以这几年,华为一手牵着奇瑞、一汽、东风等,智能化成了不少传统车企的新外衣。
问题来了,红旗为啥要和华为合作?华为又图啥?
其实道理很简单。红旗想要保住自己高端豪车的江湖地位,面对市场瓶颈,产品需要迭代升级。内部能搞的方案都搞过了,也合作过国外厂牌,丰田、奥迪、福特都试过。可问题根本不在壳子,是在技术本体上。电动化、智能化是行业主流,红旗要保持“国车”神话,就不得不踏进数字智能和电动赛道。而华为,恰恰是中国智能汽车领域最大的“加速器”。别管你原来啥水平,加了鸿蒙智行方案,直接缩短了研发周期,拉高竞争力。
华为要的是什么?无非是大规模市场应用和品牌声望。传统车企跟新势力不一样,有工厂,有渠道,有品牌认同。如果华为的技术成为红旗这类国字号品牌的“心脏”,那以后整个国产汽车行业都得看华为的脸色,尤其像红旗这种高端领域,订单量不一定炸裂,但名气和影响力顶天。718万一辆的国礼车型,就是华为汽车方案的最高证明。谁家买得起,哪个企业敢配?这就是排面。
很多人说,红旗是不是要靠华为“翻身”?我的看法是,红旗肯定在借力。技术认知、智能体验早就不是单靠自己闭门造车能解决的了,必须要拉外援。而这次合作,红旗直接用了华为的最顶级方案,从传感器、芯片、算法到云服务全栈落地。意思就是把发动机、转向系统、智能交互全部华为化,一步到位,大跃迁。你要说红旗靠自己搞能有这么快、这么标准化吗?十年磨一剑都不敢想。但这能不能成就红旗、干掉尊界、问界这些竞争对手,还得打个问号。
想想为啥红旗之前混得不如预期。价格是真不低,金葵花、国雅这些新能源高端车十几万的销量,还不如一辆网约车型的E-QM5一个月卖得多。真正撑门面的高档车型反而成了装点门面的存在。大部分人开得起红旗的基本是H5、HS5那种十几万的家用车。打车的时候,红旗成了拉活儿的专用车,国产豪车光环变成了亲民品牌,这不很魔幻吗?
这就是红旗的两难。 一边要销量,一边要高端形象。主流产品撑销量,高端产品撑门面,可高端车型拼技术、拼配置,尊界、问界这些新秀后来者居上,价格、智能配置一齐砸过来。华为支持下的新车,智能体验没毛病,推广也有声势,红旗老迈技术优势被逐渐稀释。行业的变化就是这么快,谁慢一步基本就出局。
那么,合作之后红旗能不能就此翻身?这里就该设问了:红旗这次“卖身技术”,会不会把自己的灵魂给丢了?智能车的核心,消费者到底看重的是传统工艺、品牌情怀,还是实打实的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如果大家要的是智能体验,华为直接下场造自主品牌车就完了,为啥还得靠红旗露脸?可如果大家心里还是认红旗那份国车身份,华为的加入也只是“锦上添花”,红旗得自己找回当年“傲立国门”的气场才行。
要我说,红旗和华为这次合作,是一场身份和技术的双重博弈。红旗拿出品牌和市场,华为拿出技术和方案,看似各取所需,实则彼此都在追求更大价值。现阶段,红旗的品牌地基依然很厚,消费者心里那层滤镜不是其他品牌一句“国产自豪”能轻易打破的。但是智能化的风口已经来了,不拥抱技术不行;光靠情怀也很难突破高端市场。
所以接下来红旗得怎么走?是不是一上华为技术直接就能完全复兴?其实不然。第一,华为虽然方案很厉害,但市场不是只有一个技术就能赢天下。尊界、智界、问界这些都是华为赋能的,彼此就是竞争关系,华为也是“雨露均沾”,大家谁能跑出来还看产品力。第二,合作虽然能让红旗技术短板补齐,但品牌提升还得靠自己下场搞营销,打造新形象。第三,市场在卷,国产车牌子越来越多,消费者变得越来越现实,价格和体验才是王道。
我的独到看法就是,红旗这步棋下得对。拉着华为做深度合作,顺势拉高技术天花板,保持高端定位。以后再和自家亲民产品做个区分,把国礼、国雅、国悦等高端车型彻底打造成人民面子担当,再让E系列、H系列去跑量,走量和走心分开,定位区别清楚。华为负责让智能体验成爆款,红旗负责把情怀包装到极致。
不过还有一层值得琢磨,智能车行业的竞争才刚刚开始。红旗借华为势,肯定不会一路顺风。新能源转型、市场价格战、技术升级压力都在,谁能笑到最后还是未知数。这次718万的中国第一豪车,用国产技术给国产品牌做了次排面展示,但能不能持续走下去,就看后面红旗自己怎么把握了。
最后,回到设问:718万的红旗国礼,和华为组队是不是中国豪车的新起点?我认为答案还没那么快揭晓,但至少这是一次极具象征意义的转折。国产高端汽车终于不是只会贴牌和情怀营销了,核心技术也能自己把控了。这一刻,所有关注中国汽车工业未来的人,都会把目光聚焦在红旗和华为身上。至于真正能否站稳脚跟,还需要时间和市场去验证。
有点意思,也挺期待。
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