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汽车,尤其是紧凑级运动轿跑,大部分人的脑海里还停留在十几二十万元要“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刻板印象吧。
真让人好奇,这些年国产车们真的能在性价比、配置、设计和性能之间实现“全都要”吗?看着长安第三代UNI-V横空出世,热搜里讨论声一浪高过一浪——你不得不承认:年轻人的需求,厂商确实越来越懂了。
可价格才十来万出点头,外形还整得有模有样,各种电动尾翼、智能配置齐刷刷亮相,咱们是不是该多问一句:这玩意儿到底实力如何,还是只做了个“样子工程”?
先不急,咱们得慢慢扒拉一下。
本来嘛,现在小镇青年进城打拼,小资白领下班撸串,买车不就是图个经济实用还有点排面?谁都巴望着花个通勤的钱,体验赛车那点拉风劲头;开着去公司、溜娃、偶尔假期省点机票钱全家自驾游。
结果市场上一堆车型,不是长得四平八稳没性格,就是内饰一抬头“塑料感”溢出三里地,要么干脆配置阉割到“油门都舍不得给俩板”,没一点让年轻人心动的亮点。
但用一句网络热词来总结长安UNI-V的出现,那就是——“它好像有点东西!”
首先吧,这第三代,厂家直接把“运动外观、智能配置、实用空间、价格卷地板”的flag全立下了,还敢开出10.29万的价格起步,2.0T顶配才11.99万。
在这个合资A+级车动辄十三四万买个带轮子的“打工人标配”的时代,这价儿足够让不少人“心动打抖”。
更逗的是,配置那叫一个齐活儿,电动尾翼,全景天幕、L2级的自动辅助开车功能……哪一样不是年轻人心头的“车圈必需品”?
说起长安家的UNI系列,近几年没少在设计感上下功夫,整个“未来科技”人设立得死死的。
这回的UNI-V没跑偏,依旧是眼神犀利的无边界大嘴,点阵式的中网一颗颗溢出来的张扬力,呼应两侧锐利的LED灯,一路点明——低重心、宽体感,镜头不用拉得老远都能看出来那点“轿跑野心”。
更有意思的在细节上,像什么前包围那层次感,黑银撞色点缀,日行灯Z型弯钩,晚上或者阴天一亮,分分钟秒杀过路行人眼球。
侧面一看就“有戏”。B柱靠后一弯腰,车顶直接顺到尾箱,营造出那种一伸手能摸到底的流线感。大轮毂、红卡钳、黑窗框,把不少姿态控直接撩翻;轮廓修长,实际驾驶视野也不差。
这车带的全景天幕也是“狠人”,采光大到不用加滤镜,内饰空间有那么点“一开门进了大平层”的小心机,带电动遮阳帘,明明可以靠颜值却偏要靠实力。
视线后移,车尾是小鸭尾加贯穿尾灯,扰流板和溜背刚好卡位,“刷”地一下勾出运动气质。尾灯亮起来,一字马铺陈,两边拉长,晚上的街头谁还记得你到底是哪款轿跑?下包围那些细腻的小装饰,把排气口藏得一干二净,还偏偏留个“表面功夫”来给人心理暗示,这种“小聪明”,只能说厂商接地气。
讲完外观,还真不能光靠一身“花架子”得瑟。
年轻人买车,总归是天天用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车里“搞事情”。
UNI-V的内饰主打一个实在,整体风格没那么张扬而走心到了细节,像什么大面积软包、无处不在的银条,合适的亮面点缀,不花哨但是上手舒适。
一上车,中控布局那叫一个明朗。10.25英寸的全液晶仪表,数字效果好,驾驶模式切换显示应景。中控屏也不小,14.6英寸,“花儿一般大”,反应速度生猛,界面顺手操作不锈。天域OS车机系统,直接打通语音唤醒、导航、音乐,能语音搞定就绝不手动,支持OTA升级,拿下最新最潮不用愁。
多数人想问娱乐方面咋样?不用担心,蓝牙、投屏、4G网络一个不少,音响虽然不能和百万级影院媲美,但在同级里稳居中上游。
最妙的是氛围灯搭配256色组合,晚上开车氛围直接up;还有别出心裁的K歌功能,简直是自驾party神器。
想想现在上车就要连电源,别怕,前排无线快充、后排USB Type-C插口都现成的,满足差旅党全场景。空调还做成分区过滤,空气质量守着环保线,适合大城市敏感体质。
都说车内空间是紧凑型车的老大难,可UNI-V拿出了一份教科书级的答卷。4740长,2750轴,实际坐进前后排,不论长腿欧巴还是小只女神都能找到舒服坐姿。后排膝盖一拳有余,短途通勤没压力,看得出来空间利用率经过精算。座椅用皮面包一层,部分带加热、通风,哪个季节都不怵。副驾驶也是全电动,配置不打折。还支持40:60比例放倒,搬家临时当个“小面包”用也能拉不少东西。
别以为光是舒适配置拉满就万事大吉。
安全那块儿,今时今日谁敢掉队?撞到哪里都会心疼的爱车,厂家一次性把L2级别的驾驶辅助塞了个遍。什么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主动刹车、并线辅助,甚至顶配有自动泊车、360°全景影像, 小巷里掉头停车,城市车位窄得要扶墙大喘气也不怕,开起来那心里叫一个“稳”字。
动力系统更不是混子,上1.5T或者2.0T,想省油就挑141kW+310N·m 那套,日常通勤不缺劲儿还挺省心。想玩得“猛”点,180kW+400N·m的2.0T搭8AT变速箱,账面数据已经摆在主流合资B级车面前都不虚。深踩油门咻一下走起,要推背感有推背感,升降档响应堪比老司机。
底盘是标准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组合,调校得细腻。日常开,路上的道牙、减速带那点细碎震感都能“被悬架吃了”,驾驶舒适性说实话——还挺溜。运动调教味道够足,高速上底盘不“漂”,指向清晰,过弯不用特别端着,跟你玩心跳的概率微乎其微。
写到这儿,问题来了:十万元级别,有外有里有安全,还要动力拉满,长安UNI-V真的就没瑕疵吗?其实再诚实点讲,UNI-V空间虽说标配“家用够用”“轿跑范十足”,但对于超高个子,长时间后排三人通勤还是会感觉压抑些。再或者,底盘再调得韧劲足,车辆NVH一直是国产车难啃的老骨头,路噪风噪大脚油门下依然不算静谧。咱也明白,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特别是在这个价位段,但绝大部分功能针对绝大多数人的使用习惯都做到了“超纲表现”——起码你想要啥,它都现成有,无需裸奔选装包。
想深一层想,现在的年轻人,买车讲究一个“买得起、用得爽、改得动”,谁晚上不想在地下车库感受一次小型F1,周末出去露个营来波K歌,或者炎炎夏日一边开着通风座椅一边刷手机?这些小需求,长安UNI-V不就瞄准了大家的“心头痒”么?厂家的方向感,比你以为的还清楚自己的钱包在哪里。
市场上车型各有千秋,但现在国产自主品牌能做得如此细致入微,还把安全、配置、科技感玩到家,这诚意可见一斑。别怪网友喜欢拿合资品牌来对比,说白了,年轻人的选择就是简单粗暴——同样的价格,谁给得多,谁设计得酷,谁体验更会卷,那我就站谁。
你可能会质疑,它会不会两年三载就配置老化、二手贬值夸张?这是真的要时间来检验。但从短期产品完成度和厂家服务积极度看,长安算不上完美但已经是行业“卷王”。国产进步就是要让合资不敢睡大觉,这其实才是消费者最大的底气。
综上,第三代UNI-V是一份有迹可循的“答题纸”——谁说紧凑轿跑不配前卫外观?谁说十万出头搞不定科技智能全家桶?谁又断言经济实用不能和运动性能同框?放眼如今,中国品牌早已不再是“廉价替代”,它们正在用诚意把年轻群体一个一个圈进来,承包了更多的期待,也为市场创造了新的可能。
说到底,这车归根到底还是面向那些既要“面子”,又要“里子”,挑剔且贪心的年轻人。以后马路上看到那一抹熟悉的溜背影子,别急着喊“国产无敌”,倒不如多问一句:国产车,是不是正在一点点“成为年轻人真正想要的样子”?
聊到这,你要是预算在12万出头,会把长安UNI-V列入候选清单吗?咱评论区见,你的期望是啥?梦寐以求的配置还差点啥?不妨一起出谋划策,说不定下代新车就成全你!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