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开启你的幸运之旅!点赞评论,让好运与你常相伴!祝您财源广进,万事如意!
技术发展的浪潮总是一波推着一波,从不给人喘息的机会。这不,最近圈子里又炸开锅了,都在传一句话:“固态电池一旦量产,现在的电动车全都是垃圾!”这话听着,让人心里咯噔一下,手里的车钥匙仿佛瞬间就不香了。这到底是贩卖焦虑的噱头,还是即将到来的残酷现实?
咱先掰扯掰扯现在马路上跑的这些电动车,肚子里装的是个啥玩意儿。绝大部分,用的都是锂离子电池,里头灌满了液态的电解质。这就好比一个游泳池,锂离子是游泳健将,在正负极之间来回扑腾,这么一折腾,电就来了。这技术吧,说实话挺成熟了,能量密度拉到200300瓦时每公斤,吼一嗓子续航四五百公里的车,那是一抓一大把。
可问题也跟这游泳池里的水一样,多得往外冒。夏天,天气一热,你给它充电,它就跟你闹脾气,搞个“热失控”,弄不好就成了“火车”,新闻里电动车自燃的事儿,咱看得还少吗?心里能不犯嘀咕?到了冬天,尤其是咱北方,零下十几二十度那是家常便饭。这电池里的“游泳池”快结冰了,锂离子冻得哆哆嗦嗦,动弹不得,续航直接给你打个对折。买车时销售拍着胸脯说跑500公里,结果一出门,跑250公里就得找充电桩,开在路上那心是拔凉拔凉的。用户吐槽最多的就是这个,感觉自己被当猴耍了。更别提电池用个两年,容量衰减个10%都算客气的,想快充吧,还老担心伤电池,真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厂家倒是会说话动不动就“终身质保”,可真出了问题,修起来那叫一个费劲,成本高得吓人。说白了,这锂离子电池发展到今天,就像一个武林高手练到了头,任你再怎么优化,内力也涨不了多少了,能量密度到顶了,成本降到三四毛钱一度电,也基本是极限了。眼瞅着2025年,咱国家动力电池装机量预计要到690GWh,盘子是越来越大,可性能的天花板也越来越明显。
这时候固态电池就像一位横空出世的绝顶高手,站出来说:“你们的痛点,我全都能治!”它把那个惹事的“游泳池”(液体电解质)给抽干了,换成了固体的“水泥地”。这一下,可就厉害了。最大的亮点,就是内力深厚,能量密度直接干到400600瓦时每公斤,理论上甚至能到900。这是啥概念?就是同样大小的电池包,续航直接翻倍,上1000公里跟玩儿似的。前阵子奇瑞就亮了相,说能干到1500公里,从咱杭州一脚电门踩到北京,中间都不带歇脚的。
安全性上那更是练就了“金钟罩铁布衫”。没了液体,就不会漏液、不会爆炸,耐高温、抗低温,稳定得像个老干部。循环寿命也长得离谱,测下来充放电1000次,容量还有95%,换算成里程,等于你开个50万公里,电池还跟新的一样。充电速度也跟开了挂似的,10分钟充到80%,现在你上个厕所的功夫,人家车就满血复活了。这对比现在动不动就得等半小时一小时的锂电池,简直是降维打击。结构上还简单了,省了不少零件,体积更小,重量更轻,对整车设计那叫一个友好。
简单一句话固态电池就是冲着解决现在电动车所有“疑难杂症”来的:里程焦虑?没了!安全隐患?靠谱了!电池寿命?长着呢!
可话说回来这位绝顶高手”也不是没有罩门。它有好几套武功路数,什么聚合物、硫化物、氧化物,各有利弊。有的柔韧性好,但内功(导电率)在常温下发挥不出来;有的内功深厚,但脾气古怪,生产环境要求贼高,不能有水有氧,不然就放出毒气,成本高上天;还有的倒是稳如泰山,可太硬了,跟别的部件贴合不好,容易内伤(界面阻抗大、易开裂)。
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一个字:贵!一组电池包的材料费,就是现在液态电池的三到五倍,这谁受得了?再就是“固固接触”的难题,固体和固体之间不像液体那样贴得紧,离子跑起来就慢,导致良品率低,一放大生产,性能就掉一大截。虽然安全,但有些流派在极端高温下,发起火来比液态电池还猛,温度能上800度。这些技术难题,科学家们正在玩儿命地攻克,但短期内想在咱普通家用车上看到,还得先上点“半固态”的过渡产品,就是往“水泥地”里掺点水和和稀泥,性能折中一下。
那这玩意儿到底啥时候能来?全球的车企巨头们,早就为了这个新赛道打得不可开交了。丰田是起了个大早,2010年就拿出了样品,现在手握1300多项专利,憋着大招要在20272028年推出量产车。而咱们中国军团,更是气势如虹。广汽说2026年量产装车;蔚来搭载半固态电池的ET7已经跑出了超过1000公里的续航;宁德时代、比亚迪这些电池大佬,也都给出了2027年左右小规模量产的时间表;上汽、奇瑞、长安,个个摩拳擦掌,生怕掉队。央视都报道了,咱中国的科研团队已经攻克了关键技术,2027年就能看到续航破千公里的国产固态电池车。
这么一看2025到2027年,就是决战时刻。可以预见,固态电池会先从那些几十万上百万的高端车开始,等成本降下来了,再慢慢飞入寻常百姓家。这趋势一来,现在新能源车的保值率,可就压力山大了。有网友算了一笔账,固态电池一出,现有的电动车电池每年贬值率可能要再加2.8%,用着用着,就成了过时货。
网友热议:
焦虑的先行者 我去年刚提的新能源车,贷款还没还完呢!这固态电池一出来,我的车是不是马上就不值钱了?肠子都悔青了!”
博主回复: 老铁,我太理解你这心情了,跟刚买了最新款手机,扭头就发布下一代一样,心里堵得慌。不过咱也别太焦虑,技术换代是需要时间的。想想当年4G刚出来的时候,你手里的3G手机不也还能用好几年吗?固态电池先上的是高端豪华车,等价格打下来普及到咱老百姓的车型,少说也得三五年。你这车,满足日常通勤、买菜接娃,绰绰有余。咱的车是用来开的,不是用来炒股的,只要它现在能好好地为你服务,就值回票价了!
理性的观察家 吹了这么多年,狼来了的故事听腻了。啥时候固态电池能装在十万块钱的车上,再来跟我谈革命吧。现在都是资本画的大饼!”
博主回复: 这位朋友,你这话说到了点子上,保持一份理性的审视,没毛病!任何一项颠覆性的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再从“奢侈品”变成“日用品”,都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这就像当年的安全气囊和ABS,一开始不也都是豪车的专属吗?现在不都成了标配?固态电池也是一个道理,它不是虚无缥缈的大饼,而是正在揉面、准备下锅的实实在在的馒头。咱们不妨多给点耐心,让子弹再飞一会儿,亲民的价格,总会来的。
乐观的奋斗派 太激动了!这才是咱们中国汽车工业弯道超车的真正利器!看着广汽、蔚来、比亚迪这些国产品牌冲在最前沿,真是打心底里自豪!未来可期!”
博主回复: 必须的!看到咱自己的企业在这场全球技术竞赛中不但没有落后,甚至在某些领域还能领跑,那股子民族自豪感,真是油然而生!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弯道超车”了,这简直是要在未来的赛道上,自己当裁判、定规则!这背后,是无数科研人员日以继夜的奋斗和国家强大的支持。咱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电动车市场,中国品牌一定会大放异彩!
技术革新的巨浪滚滚而来,势不可挡。对于我们这些已经踏上电动化浪潮的普通人来说,是该为手中这枚“旧时代”的车钥匙感到不安,还是该为即将开启的那个更安全、更便捷、更无忧的“新纪元”而满怀期待呢?对此你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参考信息来源:《固态电池产业迈向标准化规模化发展关键阶段》中国经济网)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