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新款本田CR-V在海外发布的消息,在咱们的汽车圈里引起了不少讨论。
很多人看到新闻标题,说新车增加了运动套件,动力系统也提到了2.0T和混动,感觉升级了不少。
但当大家看到那个换算成人民币后高达二十几万甚至逼近三十万的价格时,心里都冒出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这还是我们熟悉的那个家用SUV本田CR-V吗?
这个定价,拿到咱们国内市场来,真的会有竞争力吗?
今天,咱们就用普通老百姓的视角,把这件事掰开揉碎了好好聊一聊,看看这款海外新车到底有哪些变化,以及它所面临的现实情况。
首先,我们得弄清楚这车到底新在哪里。
这次海外推出的新款,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一个叫做“TrailSport”的版本。
从字面意思上看,“Trail”是小路、踪迹的意思,“Sport”是运动,合起来就是想突出一种能走烂路、带点野性的运动风格。
本田推出这个版本的想法,是想跟上现在流行的“轻越野”风潮,让城市SUV看起来不那么“娇气”,能应对更多样化的出行场景。
想法是好的,但关键要看实际行动。
根据海外媒体的详细介绍,这个CR-V TrailSport版本在“越野”方面的升级,其实是比较有限的。
它主要是在外观和一些功能上做了点缀。
比如,车头下方增加了一块银色的装饰板,模仿硬派越野车的护板,让前脸看起来更硬朗一些;座椅的头枕上增加了一些特殊的压花图案,以示身份不同;另外,它还配备了一套在非铺装路面上抓地力更好的全地形轮胎,以及一个在下陡坡时能自动控制车速的“陡坡缓降”功能。
然而,对于真正提升越野能力的核心部件,比如升高底盘的悬架、保护车底油箱和发动机的金属护板等等,这些在这台CR-V TrailSport上都没有出现。
这就意味着,它的“越野”更多是一种风格和姿态的展示。
开着它去郊区的土路或者砂石路面上撒撒欢是完全没问题的,轮胎和一些辅助系统也能提供比普通版更好的信心。
但如果真要面对有挑战性的陡坡、深坑或者需要车轮悬空的复杂路况,它本质上还是一台城市SUV,并不能胜任。
这就像是换上了一身专业的登山服和登山鞋,但主要活动范围还是在城市公园里,形有了,但“神”还差了点火候。
除了这个TrailSport版本,新款CR-V在其他方面也进行了一些升级。
比如,车内的仪表盘换成了一块10.2英寸的全液晶屏幕,显示信息更丰富,科技感也强了一些;还增加了方向盘加热、电动后备厢门这些在国内已经很常见的舒适性配置。
车里也多了一些橙色的氛围灯,试图营造更年轻的氛围。
这些变化确实提升了车辆的日常使用便利性和舒适度,但平心而论,这些配置在今天咱们国内同价位的汽车市场里,早已不是什么稀罕物了,甚至可以说是基础配置。
本田这次的升级,更像是把过去的一些短板补上,跟上市场的主流水平,算不上是多么大的亮点。
接下来,我们就要谈到最核心,也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了:动力和价格。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一点,原始信息中提到的“2.0T+混动”的说法其实并不准确,容易让人产生误解。
海外新款CR-V的动力系统主要有两种,一种是1.5升的涡轮增压发动机,也就是我们国内CR-V燃油版上用的那套;另一种是本田最新的第四代i-MMD混合动力系统,这套系统是由一台2.0升的自然吸气发动机和两个电动机组成的。
新闻里提到的204匹马力,是这套混动系统发动机和电机协同工作时所能达到的综合最大功率,并非发动机是2.0T的。
这一点必须搞清楚,因为2.0T发动机和2.0L混动是完全不同的两套动力。
弄明白了动力,我们再来看价格。
根据海外公布的信息,搭载1.5T发动机的基础版车型,起售价大约是3.2万美元,折合成人民币大概在23万元出头。
而那台2.0L混动版车型,价格就更高了,海外媒体试驾的版本售价达到了4万多美元,换算过来就是差不多29万人民币了。
看到这个数字,相信绝大多数国内的消费者都会觉得有点惊讶。
这是什么概念呢?
我们可以做一个最直接的对比。
目前在国内销售的东风本田CR-V,官方指导价是从18.59万元起。
即便是配置最高、技术更复杂的插电式混合动力版本(e:PHEV),它不仅有更大的电池可以纯电行驶几十公里,还能享受新能源政策上绿牌,它的顶配价格也就是在25万元左右,而且市场上通常还有一定的优惠。
这样一对比,问题就非常明显了。
一款在海外卖到将近29万的普通油电混合动力CR-V,如果真的按照这个价格体系进入中国市场,它怎么去和我们国内已经卖得更便宜、技术上还能充电的插电混动版本竞争呢?
这在逻辑上是说不通的。
所以,海外的定价对我们来说,更多的是一个参考,它反映了当地市场的定价策略,但几乎不可能原封不动地搬到中国来。
如果真的这么做,市场会给它一个最直接的反馈。
为什么我们能如此肯定地说这个价格在国内行不通?
因为今天的中国汽车市场,早已不是那个合资品牌可以凭借一个车标就轻松定价的时代了。
在20万到30万这个价格区间,我们国内的自主品牌已经拿出了太多极具竞争力的产品。
你想买一台省油、空间大、配置高的家用SUV,比亚迪的宋PLUS DM-i和唐DM-i摆在那里,销量和口碑都证明了它们的实力,用车成本还非常低。
如果你追求科技感、智能体验和更舒适的乘坐感受,理想L6、问界M7这样的新势力产品,把智能座舱、高级辅助驾驶、以及像大屏幕、车载冰箱等舒适性配置都做到了极致,提供了完全不同的用车体验。
如果你真的对越野有需求,长城旗下的坦克300,用非承载式车身和专业的越野硬件,以同样的价格提供了真正的硬派越野能力。
在这些强大的对手面前,本田CR-V曾经引以为傲的优势,比如省油、可靠、空间利用率高,正在被逐渐追上甚至在某些方面被超越。
它剩下的最大资本,可能就是多年来在全球市场积累下来的品牌信誉和相对较高的保值率了。
但是,现在的消费者越来越理性,也越来越务实,大家更看重的是实实在在的产品体验和性价比。
一个车机系统反应慢半拍、内饰设计相对保守的品牌,单靠情怀和口碑,已经很难支撑起过高的溢价了。
当我们的国产品牌用更强的产品力、更先进的技术和更亲民的价格来赢得市场时,任何不积极求变、看不清市场形势的品牌都会感受到巨大的压力。
因此,海外新款CR-V的这些升级,放在全球市场或许有它的意义,但以它在海外的定价来看,它与中国市场的现实脱节太大了。
未来它如果想在中国市场继续保持竞争力,就必须拿出一个更有诚意的定价和更符合中国消费者需求的产品策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