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日产销量回暖,本田新能源掉队背后

丰田日产销量回暖,本田新能源掉队背后

小区门口那家修车铺,老张最近爱唠叨日系车的事。说起前几年,谁要是买台本田、丰田或者日产,那可算有面子。现在嘛,电动车风头正劲,自主品牌都快把合资挤出去了。去年底到今年初,这股风刮得更猛,有次在群里看见个段子,说日系三强在中国市场份额跌破10%,连师傅都啧啧感慨:“这年头,还真没永远的王。”

丰田日产销量回暖,本田新能源掉队背后-有驾

不过转眼又变了点味道。今年7月的数据一出来,我还专门翻了下朋友圈,不少卖丰田的销售开始晒业绩单:12.6万辆,同比涨了快7%。你别说,在燃油车市场,这成绩还真不赖。我表哥开RAV荣放,每次去他家吃饭,他就念叨那套“一口价”政策,说啥价格透明、不用跟销售斗智斗勇。我倒觉得吧,其实就是稳住人心。

丰田日产销量回暖,本田新能源掉队背后-有驾

至于新能源这块儿,广汽丰田上半年推出那个铂智3X,还挺新鲜——听销售顺嘴一提,高配版带激光雷达和Orin-X芯片,但价格只要15万多,比不少自主牌子还便宜些。有天邻居老马问我:“你说合资纯电SUV能不能买?”我也琢磨半天,就拿铂智3X举例,说其实这个价位比自家的卡罗拉锐放都低点,也难怪7月份能卖出去六千多辆。在我们市里这种中等收入的小地方,好多人就是奔着省心去的。

丰田日产销量回暖,本田新能源掉队背后-有驾

再瞅日产,今年东风日产销量一下窜上来,一下5.8万辆,同比涨两成多。这还是靠轩逸撑着场面——我一个同事刚换的新轩逸落地才七万出头,他直夸座椅舒服,就是内饰有点素。但最让我意外的是N7上市后的定价,下探到11.99万元,这种“不要命”的打法,把隔壁卖大众的朋友气得够呛。他们微信群天天调侃,“再卷下去喝西北风啦”。不过据售后师傅讲,新出的N7其实底盘用料不差,就是悬挂调校偏软,高速跑起来侧倾大些,小毛病倒没怎么听过。

丰田日产销量回暖,本田新能源掉队背后-有驾

反观本田,今年夏天有点蔫。广汽本田销量直接腰斩了一半,CR-V和雅阁月销都不到1万辆。有位做二手车的小哥告诉我,现在入手雅阁PHEV混动基本没人问津,上个月他收了一台准新PHEV,到现在挂牌都没成功。他分析可能是大家对油改电心存疑虑,加上东风本田S7首发定价太高(25万9起),结果冷清得很。据维修店李师傅爆料,有辆S7因为充电桩兼容问题返厂好几趟,让客户闹心得很。本来以为新能源会救急,现在看来步伐慢半拍,只能看兄弟品牌吃肉自己喝汤。

丰田日产销量回暖,本田新能源掉队背后-有驾

这些年日系三强活生生被逼成“价格屠夫”,但规模效应确实厉害。像卡罗拉、天籁这些老将,即使降到白菜价,据懂行的人讲依然还能赚点小钱,因为发动机、变速箱那些技术早就摊平成本了。我爸单位还有个老司机,坚持十年换两代卡罗拉,说保养省心,用的是5W-30机油,每次四百块搞定。“毛病少”这仨字,是他们对日系最大的信任票。

丰田日产销量回暖,本田新能源掉队背后-有驾

当然话又说回来,如今国产势头太猛,本地供应链也成熟。不久前有人在群里传言,看见新款丰田车型搭载华为鸿蒙座舱,还有Momenta自动驾驶辅助系统,都整进来了。一时间坊间流传一句话:“谁先适应中国速度,谁才能活下来。”至于利润嘛,根据某财经杂志写道,即便全球销量创新高,可盈利能力却滑坡明显。所以很多厂商干脆拼产量补利润缺口,也难怪最近各地4S店优惠花样百出——甚至有人吐槽买凯迪拉克CT5比雅阁最低配贵不了多少,本土化溢价早就扛不住啦!

丰田日产销量回暖,本田新能源掉队背后-有驾

最后插句闲话,我楼上的王姐刚订了一台日产N6增程版,她笑称以后不用抢充电桩了。这种选择其实挺代表当下不少人的想法:既想尝鲜,又怕踩坑,只求别折腾自己罢了。而对于那些守着燃油阵地死磕到底的人也许只有等哪一天街边修理铺彻底找不到零件,他们才会真正考虑换道吧?

丰田日产销量回暖,本田新能源掉队背后-有驾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