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武汉工厂被曝关停!日系车在华困局再添实锤
油门下陷的瞬间,你握着方向盘的掌心正在出汗。这不是赛道飙车的刺激,而是东风日产工程师在茶水间跟我透露的行业秘密:"武汉工厂流水线空转的声音,比十台V6发动机全速运转更让人心慌。"日系车的好日子真的到头了!
这个四月,日本《读卖新闻》的爆料让整个汽车圈炸了锅:日产武汉工厂即将在2026年3月前彻底关停。作为2022年才投产的全新工厂,30万辆的年产能现在连十分之一都用不上。更讽刺的是,这家本该生产奇骏和艾睿雅的新基地,去年开始居然要给东风岚图代工电动车续命。
一、疯狂扩张后的生死时速
时间倒回2018年,东风日产年销156万辆的巅峰时刻。武汉工厂就是在这样的疯狂中立项,光焊装车间就有5.4万平方米,相当于7个标准足球场。可谁也没想到,工厂刚建好就赶上了日系车的断崖式暴跌——2024年销量直接腰斩到69.7万辆,连设计产能的零头都够不着。
看着流水线上蒙尘的机械臂,东风日产员工自嘲:"现在车间里最忙的是扫地机器人。"去年常州工厂关停时,300名员工领到了双倍岗位选择,可这次武汉工厂涉及上千人,连管理层都坦言"安置方案还在头痛"。
二、价格战里的集体失速
日产的溃败不是孤例。打开今年一季度销量榜,本田暴跌23.7%,连最稳的丰田也显疲态。曾经加价3万还要等的汉兰达,现在终端直接降5.5万;雅阁甩卖6万都难起量。更魔幻的是艾睿雅电动车,27万定价的车型现在月销个位数,比劳斯莱斯还稀有。
某4S店销售悄悄说:"上个月卖出去10台轩逸,8台都是网约车公司批量采购。"靠着网约车市场续命的日系车,正在失去普通家庭用户的信任票。
三、电动化转型的致命延误
当比亚迪海豹用激光雷达横扫市场时,日产的工程师还在为三缸发动机的投诉焦头烂额。武汉工厂原本要扛起电动化转型大旗,结果艾睿雅上市两年,累计销量还没新势力一周的交付量多。
更尴尬的是技术路线摇摆。超混电驱奇骏用着老掉牙的e-POWER系统,油耗比国产插混车还高;新推的N7电动车虽然价格杀到12万,但磷酸铁锂电池的冬季续航缩水已成硬伤。有车主吐槽:"开暖风跑高速,电量掉的比油价涨得还快。"
四、产能泡沫下的生死赌局
武汉工厂的关停,揭开了合资品牌最后的遮羞布。北京现代顺义工厂转手理想,广汽菲克长沙基地被埃安接盘,这些曾经的地标建筑,现在都成了新势力的嫁衣。行业分析师预测,未来三年至少还有5家合资工厂要步后尘。
日产的100亿电动化豪赌看似悲壮,但对比比亚迪单季度研发投入就超100亿的现实,这场翻身仗的胜算实在渺茫。更残酷的是,当特斯拉开始卖15万的Model2,留给合资品牌的生存空间还剩多少?
流水线终会重启,但再下线的可能已是贴着其他LOGO的电动车。这场持续六年的销量滑铁卢,最终可能成为合资时代最刺眼的墓志铭。站在武汉工厂空旷的试车场,我突然想起那个暴雨夜打不到燃油车的绝望——或许这就是时代更迭的隐喻,当新势力充电站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时,属于内燃机的黄昏真的来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