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车刚买就被召回升级?4S店:跟你没关系

你说气人不气人,今天刚从4S店开回家的新车,明天就收到了召回升级的通知,要重新搞刹车逻辑。跑去问销售小哥,人家一摊手:“这事儿跟你没关系,厂家的事儿。”

这到底是咋回事?别急,咱慢慢聊。

监管部门终于出手了

2月25日这天,工信部和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了个重磅通知,核心意思就一句话:车企以后不能再偷偷摸摸给你车动手脚了。

说起来这事儿早就该管管了。过去三年里,国内一共收到了217起关于自动驾驶升级的投诉。你猜最坑的是啥?有42%的车主压根不知道自己车的系统被改过!

想想看,你开着车在路上跑,突然发现刹车感觉不对劲了,一查才知道厂家昨天晚上偷偷给你升级了。这不是开玩笑嘛,命都在车上呢。

升级也要分个三六九等

新规把升级分成了两大类,这个分类可有意思了。

第一类是动驾驶功能的升级,比如改自动变道逻辑、调刹车灵敏度这些。这类升级现在必须重新走审批流程,没批就敢推送的话,直接按新规定罚你上一年销售额的5%。

新车刚买就被召回升级?4S店:跟你没关系-有驾

你说这个罚款力度狠不狠?一个年销售额100亿的车企,违规一次就得掏5个亿。这下子谁还敢乱来?

第二类是那些换导航皮肤、改个音效的小打小闹,虽然不用重新审批,也得乖乖备案。而且数据得留十年,谁动过手脚一查就清清楚楚。

广告也不能瞎吹了

以前那些广告词,什么“全场景自动驾驶”、“彻底解放双手”,现在统统不能用了。必须老老实实叫“辅助驾驶”,还得把“雨天可能失效”这种风险提示放在最显眼的地方。

特斯拉反应最快,官网已经把“完全自动驾驶”改成了“高级辅助驾驶”。小鹏、蔚来也在连夜改海报,估计设计师们又得加班到半夜了。

说白了,这就是让厂家说人话,别整那些虚头巴脑的营销词汇糊弄人。

数据必须留在家门口

这条规定特别要紧:地图数据必须留在国内服务器

去年有个德系品牌把高精地图传到海外服务器,结果被罚了1.2亿,测试牌照直接被吊销。这下好了,所有车企都慌了,赶紧找国内的云服务商搬家。

阿里云、腾讯云这段时间订单量一周涨了3倍,估计服务器都不够用了。不过话说回来,这事儿确实关系到国家安全,马虎不得。

技术应用效果还真不错

新车刚买就被召回升级?4S店:跟你没关系-有驾

虽然监管严了,技术发展的势头还是挺好的。

北京亦庄的自动驾驶出租车已经跑了3200万公里,事故率只有人工驾驶的13%。这个数据还是挺让人意外的,机器开车真比人靠谱?

长沙那边100公里的智慧公交专用道,让早高峰准点率从50%拉到了80%,通勤时间平均省了23分钟。上班族们应该感谢科技进步。

广州南沙港的无人货车24小时连轴转,单箱成本从120元降到了72元。这个降本增效的效果确实明显。

买车得看配置表了

以后买车,可不能光听销售忽悠了,得自己仔细看配置表。

现在15万级别号称L2.5的车型里,有3家为了省成本直接砍掉了毫米波雷达,结果雨天识别率跌到了45%。这不是坑人嘛,下雨天车都认不出来了。

真正合规的L3车型,激光雷达、高精地图、冗余刹车系统一个都不能少,成本至少得贵2万块。钱是花了,安全性确实有保障。

修车行业也在变天

比亚迪现在能远程修复90%的软件故障,传统维修门店客流少了六成。那些会刷机的技师现在成了香饽饽,月薪直接开到1万5。

新车刚买就被召回升级?4S店:跟你没关系-有驾

长沙已经在试点“自动驾驶操作证”了,持普通驾照再考半天,就能开L4网约车。首批100个名额3分钟就被抢光了。

看来以后修车师傅得转型做“程序员”了。

二手车商最慌张

现在最慌的要数二手车商了。2019年到2023年卖出的带辅助驾驶功能的车超过800万辆,其中30%需要回炉重刷软件。

车商群里已经开始流传“高风险车型名单”了,特斯拉Model 3、理想ONE、蔚来ES6都在列。这些车以前是抢手货,现在成了烫手山芋。

合规大限就在眼前

新规给了个最后期限:2025年12月31日之前,所有存量车型必须完成合规升级。超期没改的,年检直接不通过。

车管所系统已经和车企后台打通了,升级记录一目了然。想蒙混过关?门都没有。

路边设备成了新风口

这波政策变化,也催生了新的商机。北京一家做激光雷达的公司,把路侧单元价格从8万块打到了2万5,全国高速和城区改造市场规模已经超过2000亿。

三大运营商都在抢地盘,5G+北斗组合包年套餐最低只要800块。看来智能交通这块蛋糕确实够大。

新车刚买就被召回升级?4S店:跟你没关系-有驾

普通车主记住三件事

说了这么多,普通车主其实只需要记住三件事:

第一,升级前会收到短信,点确认就等于同意把数据留在国内。

第二,广告里吹得越神的车,越要仔细看配置表。别被那些花里胡哨的宣传词给忽悠了。

第三,明年开始修车先问能不能OTA,不能的话直接换店。时代在变,修车方式也得跟上。

写在最后

这次新规的出台,说到底还是为了咱们的安全着想。虽然可能会增加一些成本,限制一些功能,长远来看对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是有好处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技术发展和安全监管之间的平衡确实不好把握。管得太严可能会影响创新,管得太松又可能出安全问题。

你觉得这次新规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如果你最近正好在考虑买车,这些变化会影响你的选择吗?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