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车市集中上新近30品牌抢滩黄金周

九月的汽车圈,像是突然有人在群里喊了一声“发车!”

然后所有人都一脚油门冲了出来。

短短一周时间,近30个品牌扎堆上新,你要是不提前做功课,可能光靠朋友圈转发就能被信息淹没。

那种感觉,就像你刚打算安静过个周末,结果邻居家办婚礼、楼下超市搞促销、隔壁广场还开演唱会——热闹得让人有点慌。

说来也巧,我最早听到这个消息,不是在什么行业报告里,而是在咖啡店旁边的大屏广告:东风本田CR-V全球30年荣耀款,那画面铺天盖地的气势,让我差点以为它是来庆祝世界杯夺冠的。

紧接着第二天,更大的阵仗来了——吉利星越L和星瑞东方曜改款上市;广汽丰田更新汉兰达和锋兰达;埃安AION RT焕新亮相,还夹带着五菱星光730预售…那天的发布会直播多到让我想起春运抢票页面,一刷新又多两辆车冒出来。

九月车市集中上新近30品牌抢滩黄金周-有驾

其实,这种节奏并不是头一次见。

“金九银十”这四个字,在车企眼里简直就是圣旨般存在。

一年中最大的消费窗口期,要不全力出击,那叫白干。

但今年这波密集程度,有点像卷王争霸赛——不仅自主品牌拼命挤档期,新势力也不甘示弱,比如鸿蒙智行的新问界M7和尚界H5,就挑了9月23日硬杠各路大厂。

这背后显然有盘算:国庆长假前抢占消费者心智,把买车这事提前锁死,不给对手喘息机会。

九月车市集中上新近30品牌抢滩黄金周-有驾

更有意思的是,从24号开始,“改款”慢慢退场,全新的重磅车型成主角:理想i6、长安马自达EZ-60、沃尔沃XC70……再加上岚图“泰山”、腾势N8L等新能源SUV登台亮相,你几乎可以看到整个市场在划分战线——燃油守阵地、新能源扩版图,高端豪华继续秀肌肉,中低端则走量取胜。

一边看发布会,一边翻销量榜单的时候,我忍不住想到一个问题:这些新品真的是为了满足需求吗?

还是先制造需求,再把消费者推向展厅?

27号和28号补班日也没闲着,五菱缤果S、奇瑞瑞虎9改款、北京BJ30旅行家等等继续轰炸信息流。

我认识的一位4S店销售苦笑着跟我说:“今年的新车太密集了,我们自己都快记不清配置表。”

九月车市集中上新近30品牌抢滩黄金周-有驾

从终端角度看,这种高频上新既能保持曝光,也容易造成内部互掐,同品牌不同车型之间抢客源,很考验定价与定位策略。

而极氪选择压轴收官,用29日全新极氪9X给整个月画句号,就是典型的“最后记忆效应”玩法,希望你的购车计划最终停留在他们身上。

如果把这一周比作拳击赛的话,每一天都是组合拳,没有试探回合,全是实招。

有些动作漂亮但未必致命,有些则直接冲击钱包神经。

从数据层面来看,中国乘用车市场2023年前八个月累计销量同比增长超过7%,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逼近35%。

这样的背景下,各厂商押宝国庆黄金周,其实是在赌消费者对价格敏感,但同时愿意为最新技术或设计买单。

九月车市集中上新近30品牌抢滩黄金周-有驾

然而,这也是双刃剑,因为当大家都在降价促销时,“新品”的稀缺性反而被削弱了。

站在普通用户视角,看这么多车型同台竞技,很容易陷入一种错觉:是不是每一辆都有独特卖点?

现实往往残酷得多,大部分产品差异化不足,只能靠营销包装撑起来。

这就导致另一个现象——网络上的讨论很快偏离车辆性能本身,而集中于谁家的智能座舱更花哨、电池续航数字更吓人,又或者哪位代言人的梗更好玩儿。

这么说吧,现在的新车发布会,有时候已经变成大型综艺首映礼了。

九月车市集中上新近30品牌抢滩黄金周-有驾

不过话又说回来,即便知道这里面的套路,我们依旧乐此不疲地去围观。

一方面,这是国内汽车工业竞争激烈催生出的繁荣景象;另一方面,也是我们作为消费者享受被争夺感的小小虚荣。

当你走进一家布满灯箱海报的展厅,被销售称呼一句“您正好赶上我们最新上市”,多少还是会心动一下。

这就像逛街遇到限时折扣标签,即使原本没打算买,也总觉得错过可惜。

至于这轮密集轰炸最后谁赢谁输,现在下结论还太早。

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正在重新塑造我们的购车节奏,让过去一年换一次计划的人变成半年甚至三个月评估一次市场动态。

如果趋势持续,说不定以后选手机和选汽车一样频繁。

而对于那些犹豫症患者来说,今年这个秋天注定不好熬,因为每拖一天,都可能蹦出来一辆让你重新纠结的新宠。

所以啊,当别人忙着统计到底是哪30个品牌参与混战的时候,我更关心的问题是:等10月份的数据出来,会不会出现这样尴尬的一幕——大家费尽心思打造爆款,却发现真正跑量的还是几款老将?

毕竟,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什么比保值率高、更省维修钱来的踏实。

不信咱们拭目以待,到时候看看,是情怀获胜,还是务实拿下擂台呢?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