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菱退出中国市场
最近,三菱汽车正式宣布,他们和沈阳航空航天三菱汽车发动机制造公司的合资企业已经结束了。这意味着三菱汽车在中国的所有业务都彻底退出了。
三菱发动机的兴衰史
时间回到1997年,沈阳航天三菱的成立,可以说是中日汽车工业合作的一个典范。那时候,4G6和4A9这两款发动机不仅用在了三菱的帕杰罗、欧蓝德上,还成了吉利、长城、比亚迪这些自主品牌的重要“心脏”。可以说,在中国自主品牌还在起步阶段的时候,三菱发动机几乎是撑起了中国SUV市场最初的那波热潮。
但后来,随着中国汽车市场从“机械时代”慢慢转向“智能电动时代”,三菱的转型却显得有点慢了。到了2020年之后,比亚迪的DM-i、吉利的雷神、长城的柠檬DHT等自主混动技术纷纷崛起,曾经靠三菱动力“活命”的自主品牌,反而变成了三菱最直接的对手。而三菱自己在电动化方面的布局,不管是纯电的Airtrek,还是插混的欧蓝德PHEV,在中国市场几乎没什么存在感了。
三菱退出中国市场
一位接近沈阳航天三菱的内部人士透露:“去年发动机的销量已经不到高峰期的三分之一,工厂的开工率也还不到一半。三菱退出中国市场,可能只是时间问题。”
有意思的是,三菱的撤退并不是个例。这几年,铃木、雷诺、菲亚特这些品牌也都逐渐淡出了中国市场,而丰田、本田、日产也在缩减在中国的布局。不过跟它们不一样的是,三菱现在把战略重心放到了东南亚和大洋洲市场。
数据显示,2024财年,三菱在东盟地区的销量达到了31万辆,同比增长了12%,而同期在中国市场的销量还不到2万辆。在“利润优先”的原则下,三菱选择把有限的资源投到更有潜力的地方,这其实也是一种很理性的决定。
三菱的离开,标志着一个“技术输入型合资”时代的结束。但对中国汽车产业来说,这也许只是一个开始——当曾经的“老师”转身离去,学生们现在已经能自己扛起大旗了。下一次,当中国车企带着电动化技术反向输出到全球市场时,或许有人会想起:那个叫三菱的日系品牌,曾经教过我们怎么造一台靠谱的发动机。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商业的故事,永远没有终章。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