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实说,每次在红绿灯路口,旁边缓缓停下一台丰田埃尔法,我总忍不住多瞅两眼。
瞅的不是那张越来越像“武士铠甲”的前脸,也不是那闪瞎眼的镀铬条,我瞅的,是它头顶上那圈看不见摸不着,但又实实在在的“光环”。
这玩意儿到底是怎么被捧上神坛的?
成了个理财产品不说,还搞得跟圈层身份证似的。
好像你没加个几十万买一台,都不好意思跟人说自己是做大生意的。
这股风气,说真的,有点歪。
所以,当江湖传闻,那个被埃尔法按在地上摩擦了整整十五年,几乎快被我们忘干净的日产君爵(Elgrand)要诈尸还魂的时候,我心里那个小火苗,“噌”地一下就起来了。
你得知道,十五年,在汽车圈里够一个王朝兴衰了。
这十五年里,咱们眼睁睁看着埃尔法从一台兢兢业业的保姆车,变成了老板们的“移动会客厅”和网红们的“摆拍神器”。
而日产呢?
像个错过了互联网浪潮的固执大爷,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眼看着隔壁老王家靠着“饥饿营销”和“明星效应”发家致富,愣是没反应。
那感觉,憋屈。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君爵这个名字,会和天籁的V6一样,永远躺在历史故纸堆里的时候,日产,这个“浓眉大眼”的家伙,突然就把棺材板掀了。
而且,他醒来的第一件事,不是伸个懒腰,而是直接冲着埃尔法的王座,抡起了手里的板凳。
这板凳,叫“e-POWER”。
这次日产是真的下了狠手。
从经销商那传出来的风声,新君爵压根就不跟你玩什么2.5自吸入门版、3.5 V6情怀版之类的套路。
上来就是梭哈,全系标配第三代e-POWER配e-4ORCE电动四驱,连个两驱版都不给你。
这操作翻译过来就是:我,君爵,这次不伺候穷鬼了。
以前那些想花小钱买个大壳子的,出门右转。
我这次要抢的,就是那些本来捏着百八十万,准备去丰田4S店里被销售小哥拿捏得死死的金主。
这棋下得,够狠,也够光棍。
再瞅瞅这套动力总成。
一台1.5T的三缸机,不驱动车轮,就猫在机舱里默默发电,像个随身携带的超级充电宝。
真正让你体验速度与激情的,是前后两个大功率电机。
数据说峰值扭矩有500牛米,什么概念?
差不多就是一台5.0L V8“大自吸”的水平。
一脚下去,能让这个两吨多重的大家伙,跑出点“不合身份”的推背感,油耗还低得像台买菜车。
我知道,肯定有人要跳起来了:“三缸机?旗舰MPV用三缸?日产疯求了!”
你看,这恰恰是日产最高明,也最冒险的地方。
他们就是在赌,赌老板们金贵的屁股和耳朵,比网络上的键盘声更诚实。
他们赌的是,当你享受着那份无限接近纯电车的丝滑和静谧,同时又彻底告别续航焦虑时,你压根不会关心给你发电的那个“伙计”,到底有几个缸。
这是一场用极致的用户体验,去对赌根深蒂固的市场偏见的豪赌。
赌赢了,封神;赌输了,笑柄。
然后就是定价,那更是刀刀见红。
日本市场起售价550万日元,顶配摸到800万日元。
这价格,就是指着埃尔法的鼻子在骂。
每一拳都打在丰田最引以为傲的“价值高地”上。
日产的潜台词就是:我的技术比你新,配置比你狠,现在连价格都要贴着你打,你还怎么玩?
不过,在国内市场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一台车能不能成,技术从来都不是唯一答案。
埃尔法的成功,一半是产品,另一半,是江湖。
它是一种不需要说话的社交名片。
开着它,就等于告诉别人,“我不仅有钱,我还有资源”。
这种畸形市场催生出的“玄学”,是全新君爵最难攻破的壁垒。
它需要一个契机,一个能让新富阶层觉得“坐君爵比坐埃尔法更酷、更有内涵”的全新故事。
这可比单纯堆料难多了。
最要命的是,日产官方那句“暂未明确引入计划”,简直是把人吊在半空中。
是在等风来?
还是在看国内这片MPV“修罗场”里,理想、岚图、极氪这些新势力,能把水搅多浑?
所以说,君爵的这场复活大戏,好看就好在这里。
它不是一个简单的“车坛旧事”,它是一个落寞贵族的绝地反击,是对一个畸形市场的公然挑战,更是一个可能改变我们未来购车选择的“信号弹”。
至于结局如何,天知道。
但至少,那个在王座上打了十几年盹儿的丰田,这次是真真切切地听见了身后传来的磨刀声。
咱们呢?
搬好小板凳,看戏就行。
毕竟,只有当屠龙的勇士足够多,那条恶龙,才不敢再那么嚣张地喷火。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