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桥机场的停车场里一排黑色BBA中间混进了一辆挂着丰田标的“大家伙”。 它修长的引擎盖和近乎夸张的进气格栅在暮色中散发着不怒自威的气场。 后来才知道这就是终端优惠后突然爆火的亚洲龙。 当被问及为何不选更“高级”的皇冠时那位金融从业者车主笑道:“后驱? 在上海的高架上我需要的是能从容喝咖啡的移动会客厅。 ”
这番场景恰似当前汽车行业的缩影当丰田章男强调“日系车能开40年传3代”时马斯克却直言“中国车企值得尊重”。 两位大佬的隔空对话折射出全球汽车产业百年未有的变局。
丰田章男卸任社长后对电动车的质疑愈发直白。 2024年初他在商业活动中断言:“无论电动车取得多大进步混动、氢燃料和燃料电池车仍将占据70%市场。 ”这意味着纯电车型的份额天花板被定在30%。 面对充电设施限制10亿人用车的现实他坚持丰田的使命是减碳而非强推电动车。
这番言论立刻引来马斯克的回应在社交媒体上只回了个“Sigh”(叹息)。 此前他已警告传统车企:不转型就会像柯达被数码时代抛弃。 现实给了两人各一记重拳:特斯拉2023年毛利率跌至18.2%创四年新低;丰田则因电动化迟缓在新能源赛道被中国军团反超。
真正的颠覆发生在太平洋西岸。 202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量达308.3万辆新能源车占106万辆同比激增75.2%。 比亚迪海外销量猛增132%至47万辆奇瑞累计出口突破500万辆。 当丰田章男谈论“三代传承”时中国车已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一汽丰田成了合资阵营中的独苗。 2025年第一季度它以17.2万台销量、9.6%的同比增长率成为唯一正增长的合资品牌。 这份成绩单背后是全新亚洲龙的全能进化:8155芯片车机支持30秒连续语音对话2.5L混动油耗压至4.36L10气囊+Toyota Pilot智驾系统将追尾风险降低71%。
这款美式特供车在中国完成蜕变。 2870mm轴距实现“后排可跷二郎腿”的民主空间;新增的雪山观云香氛系统能联动音乐营造沉浸氛围;AGC自动滑行技术让杭州早晚高峰省出半杯星巴克钱。 终端优惠4万后月销持续破万比后驱情怀更打动人的是全家伸直腿的舒适。
中国车企的武器库远不止性价比。 地平线拿下全球首张ISO 8800道路车辆AI安全认证其征程6芯片装车量将突破1000万套。 更让行业震动的是大众汽车集团选择地平线HSD方案作为“在中国、为中国”战略的技术基座。 中国智驾技术从供应商升级为技术合伙人改写了单向技术转让的合资逻辑。
市场格局在数据中重构。 2025年5月中国乘用车新能源渗透率首次突破52.6%城区NOA智驾功能下探至15万级车型。 反观全球营收榜虽然大众以3489亿美元居首丰田3119亿美元位列第二比亚迪380万辆的年销量已冲到全球第九同比增速达42.4%远超丰田3.7%的负增长。
丰田章男或许该看看上海高架上的场景:那辆亚洲龙正用2.5L双擎的静谧性对抗特斯拉的加速神话。 当车主用手机生成临时密钥让丈母娘取快递时德系竞品的触控屏还在反光眩晕。 这场百年汽车业的权力更迭早已不是技术路线的单选题而是用户场景洞察的终极对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