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前,小李兴冲冲地提了一台2025款特斯拉Model Y后轮驱动版,心里美滋滋地想着:这可是新能源界的“网红”,月销4万多台,妥妥的科技新贵。
可没想到,开了4800公里后,他竟然在深夜对着车钥匙开始认真思考:这车到底是划时代的智能座驾,还是割韭菜的豪华代步工具?
小李是个典型的科技控,对新鲜事物总是充满好奇。
提车那天,他特意选了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想着新车配上好天气,心情肯定倍儿爽。
可没想到,两个月后,他的心情却像过山车一样,一会儿上天,一会儿入地。
空间大得离谱,但有些地方真的烫屁股
先说最满意的地方——这车是真能装。
后备厢能轻松塞下一辆婴儿车、全套露营装备外加三个登机箱,有点类似于五菱宏光PLUS的收纳能力,但比它精致一百倍。
后排坐180cm的朋友完全没问题,腿部余量两拳以上,下沉式后备厢设计也让乱七八糟的行李整理起来没那么狼狈。
但问题是,这车有个致命Bug——全景天幕。
坐进去确实豁亮通透,但夏天停户外暴晒一小时,车里温度直奔58℃,感觉自己是块被煎烤的牛排,座椅烫得能煎蛋。
所谓的“遮阳帘需额外选装”,真是妥妥地让他掏钱买单。
小李的朋友小王坐过一次他的车,回来就吐槽:“你这车是真敞亮,但也是真烫屁股!夏天坐进去,感觉自己像进了桑拿房,汗流浃背的。”小李无奈地笑了笑,心里也觉得这设计有点“坑”。
一脚电门爽翻天,但后排乘客骂骂咧咧
动力是真的猛得不像话,220kW电机加持下,5.9秒破百,红绿灯起步基本秒杀旁边90%的燃油车。
单踏板模式适应了后,堵车时特别省心,松开电门就开始刹,根本不用频繁踩刹车。
不过,后排乘客可能不会太开心——这车悬挂是真的硬,过减速带“咚”的一声,后排的朋友直接从打瞌睡中被颠醒。
高速上无框车门的风噪不算小,120km/h之后A柱有点“放飞自我”,胎噪在粗糙路面格外明显。
有一次,小李带着父母去郊游,老两口坐在后排,一路上颠得直皱眉头。
老妈忍不住抱怨:“这车是挺快,但坐着真不舒服,颠得我腰都快断了。”小李只能尴尬地解释:“这车主打运动性能,舒适性可能差点。”
续航能接受,但冬天有点虚
官方标称593km的CLTC续航,夏天城市开空调能跑480km左右,跑高速110km/h巡航大概打7.5折,不吹不黑,还能接受。
问题是到了冬天,续航明显缩水,掉电有点快,特别是北方用户,别指望能跑特别远。
小李的同事小张也是特斯拉车主,冬天开车时经常吐槽:“这车冬天续航掉得跟跳水似的,开个空调都不敢使劲踩油门,生怕半路趴窝。”小李深有同感,冬天开车时总是小心翼翼,生怕电量不够。
充电倒是挺方便的,V3超充桩30%到80%只要25分钟,家里装了充电桩的话,晚上低谷电价充满不到30块,百公里电费6分钱,比坐地铁还便宜。
智能是真智能,但有些功能像摆设
基础版Autopilot在高速上能自动跟车+车道居中,有点实用,但遇到大弧度匝道或者车流汇入,我还是得手接手,不敢完全交给电脑。
车机系统偶尔会有小毛病,蓝牙断连两次,重启后恢复,但心里多少有点疙瘩。
至于车漆?
有点薄,洗过两次车划痕已经隐约可见。
小李的朋友小刘是个汽车发烧友,试驾过他的车后评价道:“这车智能化确实不错,但有些功能有点鸡肋,比如自动泊车,成功率不高,还不如自己停。”小李点头表示赞同,觉得特斯拉的智能系统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保养省心,但修车不便宜
1万公里时,特斯拉售后APP上预约一下,技师直接上门取车,全程不见面,特别省事。
但别高兴太早,一旦真需要换件,特斯拉的零整比可不低,普通修车店还不敢接这活儿。
小李的邻居老张是个老司机,听说他买了特斯拉,忍不住提醒:“这车保养是省心,但修车可不便宜,配件贵得吓人,你得做好心理准备。”小李心里一紧,暗暗祈祷自己的车别出什么大问题。
最后,26万到底值不值?
这车确实有很多让小李惊喜的地方——科技感足、动力炸裂、省电省钱,但同时又有点别扭——坐久了不舒服、噪音有点大、某些配置抠门得不像30万的车。
适合喜欢尝鲜的科技控、城市通勤党,但如果特别在乎舒适性,可能不会觉得这钱花得特别值。
小李的朋友小王问他:“你觉得这车值吗?”小李想了想,笑着回答:“值不值,得看你追求什么。如果你喜欢科技感和驾驶乐趣,那这车绝对值;但如果你更看重舒适性和豪华感,那可能得再考虑考虑。”
你的Model Y遇到过哪些问题?
欢迎评论区聊聊真实体验。
e:{finishReason:stop,ususage:{promptTokens:4207,completionTokens:1355}}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