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新能源卖得猛,油车掉队,价格服务智能化是趋势

说到底,现在卖车这玩意,谁还想着靠油车翻身呢?新能源那才是正经事。提到今年前八个月,谁卖得最好?谁能最早碰到大目标的边?看来看去,还是比亚迪。不光靠着内地卖的风生水起,还玩起了“走出去”,全球各地都能看到比亚迪的标志亮一亮,这气势,搁谁看不是风头正劲?

想想去年这时候,有的人还在冷嘲热讽,说什么新能源就是一阵风,吹完热度等着收摊。可现在看来,谁要是动作慢一点,除了掉队恐怕没啥好下场。乘联会这次把八月的数据一公布,新能源车在全国新车里的占比已经到了55.3%,换句话说,马路上每卖两辆新车,起码有一辆就是新能源。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市场用脚投票,谁还真不服?

问题来了,为什么会这样?是大家真的都爱电车,不爱油车了吗?其实也未必。仔细看看,不管是城市年轻人,还是中年大叔,选新能源车往往不是因为啥情怀,而是现实的算盘。一个是省钱,一辆电车一公里才几分钱,省下来的油钱能买多少包烟?一个是方便,城市限号、限牌都对新能源“放宽政策”,谁不想省这份心?还有就是,大家都在说,这玩意以后会越来越普及,趁早上车,到时候二手还能卖个好价钱。

再说比亚迪。有人问,为什么是比亚迪领头跑?合资品牌怎么这几年一个个都掉链子了?说到底,比亚迪能站出来,靠的是技术平权这四个字。什么叫技术平权?以前搞个黑科技,都会被藏在几十万的高端车上,比亚迪直接下放,把啥“刀片电池”“天神之眼”的全装在十几二十万的车上,让普通人也能享受。这谁不心动?而且比亚迪把主场玩得熟了还不够,直接打到海外去。1-8月的出口量,咣当就搞了63万多辆,比去年全年还多。给东南亚、南美、欧洲都送去了中国电车,比一些合资老外还玩得溜。

数据不会骗人。比亚迪1-8月卖了286万辆,全年目标460万,达成率62%,算笔账就知道,下半年如果还能这么跑,妥妥的提前收官。这还只是比亚迪,不是所有品牌都能追上这速度。你看隔壁有的厂家,新能源部门还成天“试运营”,销量上不去,眼看着目标遥遥无期。

那么接下来的第四季度,整个车市就真是白热化了。行业里常说“金九银十”,这不是白讲的。现在各家都磨刀霍霍,谁不想在最后几个月冲出重围?可冲刺靠什么?是营销花样多?广告一条接一条?都不是,玩到头,还得靠产品力和技术力。你不把车做好,续航不稳,智能不好用,买了一年不到就各种小毛病,你说谁还会买?相反,你要是真能在技术上领先两步,并且还卖得便宜,消费者干嘛不投你?

另一个关口是大家都忽视的一点——新能源转型不仅是销量比拼,更是生死一线。过去靠燃油车吃饭吃得太香的不少老品牌,现在太阳下山速度让人有点看不懂。你说合资大牌还骄傲地活着,可电车时代一来,发现换了赛道游戏规则全都变了。而国产自主品牌,倒是卷出了新天地。这道理好比你以前打乒乓球,小打小闹随便摆得开,结果突然换成羽毛球场,球拍都不认得,比赛自然就打不赢了。

说到头,比亚迪其实就是掌握了新能源的运营节奏和技术发展节奏。你看它咋干的?一方面粮草充足,供应链都自己玩一遍,电池、芯片、软件都不求人,说白了,少操好多心。再一方面战略清楚——中国市场搞定后,直接推向海外,多条腿走路,抗风险能力大大增强。独眼龙打天下,谁也挡不住。

这里就要问了,别的厂家怎么办?等还是不等?其实用脚想想,答案已经很明显。别看现在新能源还被人拿鸡毛当令箭,那啥续航不够啦、充电慢啦、成本高啦,问题总归是要解决的嘛。比亚迪今天的成绩,也不是靠嘴说出来的,是一步一步把产品做出来,把服务、价格压到老百姓觉得不亏。谁接下来能在转型上把包袱甩得快,谁就能多喘一口气。

比亚迪新能源卖得猛,油车掉队,价格服务智能化是趋势-有驾

现在市场也挺残酷,谁都想“顺利完成目标”,可最后能笑出来的,一定是那些在新能源赛道早起跑、跑对方向的。比亚迪做到了。不光自己赚了钱,也给整个行业带了个头。别的厂家看到了压力,或许更多是动力。接下来到了真正拼刺刀的时刻:

第一,价格还得卷。以前四五十万买新能源,现在十几二十万已经是主力价位。经济下行压力大,谁能先把性价比给拉极致,谁就能赢下一批市场。

第二,服务体验必须跟上。这不是装空调送膜贴那么简单,新能源车主的需求更细化,补能、维修、升级都得更快更贴心。“天神之眼”不仅是个炫耀,用户买单才是真的。

比亚迪新能源卖得猛,油车掉队,价格服务智能化是趋势-有驾
比亚迪新能源卖得猛,油车掉队,价格服务智能化是趋势-有驾

第三,智能化不可能不重视。以后买车,说白了就是买“三电”和智能化体验,谁能把驾驶辅助、云服务、软件迭代搞得明明白白,谁就能留住消费者。

别以为新能源都是“有补贴的时候才好卖”,现在政策一收紧,才是见真章。过去几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其实就是在被逼着“转型升级”,这条路,谁能走得彻底,谁就能分得更多蛋糕。

站在今天回头看,市场不相信眼泪,只信成绩单。现在新能源渗透到了“55%”,以后突破60%、70%都是指日可待。这也是对我们每个人提出了新问题:我们真的准备好了吗?用油车的思维看待新能源还合适吗?车子以后还只是代步工具么?我真觉得,这一轮大洗牌,不只是车厂命运的转折,更是整个出行理念的更新。究竟我们的“美好生活”该怎么定义,还得往前多走两步才有答案。

说到最后一句话,车市一轮轮洗牌,赢家永远都是那些站在风口,敢于早转型、快转型、全力冲刺的人和企业。今天的比亚迪如此,明天呢?看谁敢接力,谁就不会输。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