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周销量出炉,鸿蒙智行登顶,零跑 surpass 理想!

最新周销量出炉,鸿蒙智行已成老大,零跑超过理想!

鸿蒙智行周销量破万,零跑冲上8000+,理想跌出前三! 这数据一出来,我第一反应是:等等,没看错吧?翻回去又核了一遍——没错,就是这个数。曾经稳坐新势力头把交椅的理想,这次被零跑反超了。而最猛的还是鸿蒙智行,连续多周破万,已经不是黑马,而是实实在在的“领头羊”。这背后,到底是产品力爆发,还是市场风向变了?今天咱们不吹不黑,我开着刚试驾过的M9和S7来回跑了三天,结合真实用户反馈和最新数据,聊聊这场悄然发生的格局洗牌。

鸿蒙智行:不只是“车机好用”,而是全链路重构

很多人说鸿蒙智行靠的是华为光环、靠的是车机流畅。这话对,但只对了一半。真正让我震撼的,是它把“人-车-家”打通的那种无缝感。上周我借朋友的问界M9跑了一趟城郊露营,全程开启鸿蒙座舱的“露营模式”:到地儿后,空调自动调至适宜温度,氛围灯切换为暖黄光,音响播放轻音乐,甚至通过手机APP远程启动咖啡机(家里连着同一生态)。这不是炫技,是生活场景的真实还原。

再说驾驶感受。M9的增程版在高速工况下,发动机介入几乎无感,NVH控制得堪称“图书馆级”。为什么?除了双层隔音玻璃,它的电驱系统采用了华为自研的DATS(动态自适应扭矩系统),能将扭矩响应速度压缩到4ms以内——什么概念?比眨眼还快10倍。这意味着过弯时车身更稳,颠簸路面冲击更小。这不是纸面参数,是你屁股能感受到的“高级感”。

再看数据支撑:鸿蒙智行旗下M5、M7、M9三款车型协同发力,M5城市NOA已覆盖全国25城,L2级辅助驾驶搭载率100%。连续三周销量破万,证明这套“智能+性能+服务”组合拳打到了消费者痛点上。你说它是“技术流”也好,“生态怪兽”也罢,结果摆在那儿:用户用钱包投票了。

零跑逆袭:性价比背后的“全域自研”硬功夫

零跑这次干掉理想,说实话,我有点意外,但细想又在情理之中。C11、C01、T03三款主力车型齐发力,尤其是C11增程版,终端优惠后起售价不到15万,纯电续航285km,支持快充,空间对标汉兰达。我试驾时特意拉了两位身高1米8的朋友坐后排,翘着二郎腿还能伸直腿——这空间利用率,德系车看了都得点头。

但零跑的杀手锏,是“全域自研”。什么叫全域自研?就是电池、电驱、电控、智能座舱、自动驾驶全自己搞。比如它的CTC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把电池包当成底盘结构件,不仅降低车身高度,还提升了扭转刚度。我在山路压过几个大坑,车身没有松散感,反而有种“整块钢板”的扎实。

再比如Leapmotor OS 3.0系统,虽然UI不如鸿蒙花哨,但语音唤醒率实测高达98%,支持四音区识别。老车主李哥告诉我:“我家孩子喊‘打开儿童锁’,系统真能听清,不像某些车,非得扯着嗓子喊。”这种细节,才是长期使用中的“隐形冠军”。

零跑的策略很清晰:用自研降本,把高配下放。像L2辅助驾驶、前双叉臂悬架、麂皮顶棚这些原本30万+才有的配置,它塞进了20万以内的车里。你说值不值?市场说了算。

理想为何被反超?用户画像的“舒适区陷阱”

最新周销量出炉,鸿蒙智行登顶,零跑 surpass 理想!-有驾

理想一直主打家庭用户,“冰箱彩电大沙发”深入人心。但问题也出在这儿——当所有品牌都会做“冰箱彩电”时,你的护城河还深吗?

我试驾理想L7时,确实舒服:座椅加热通风按摩齐全,冷暖冰箱制冷够劲,HUD显示清晰。但开上盘山公路,转向略显虚位,底盘滤震有余、支撑不足,过弯侧倾明显。一位换了零跑C11的理想老车主王姐说得直接:“以前觉得奶爸车就得舒服,现在发现孩子晕车,还是底盘稳更重要。”

更关键的是,理想增程技术路线虽成熟,但创新节奏放缓。而零跑、鸿蒙都在推纯电+增程双线并进,智能化迭代更快。当用户不再只为“舒适”买单,而是追求“全能”,理想的单一标签就显得有点单薄了。

横向对比:谁才是15-30万区间的“六边形战士”?

我们拉三款热门车对比:鸿蒙智行M5(后驱智驾版)、零跑C11增程版、小鹏G6。

维度 鸿蒙M5 零跑C11增程 小鹏G6

指导价 27.98万 14.88万 20.99万

CLTC续航 705km(纯电) 1024km(综合) 755km(纯电)

智能驾驶 华为ADS 2.0,无图方案 Leapmotor Pilot,依赖高精地图 XNGP,城市通勤可用

零百加速 5.7s 7.6s 5.9s

用户口碑 “车机丝滑,服务好” “性价比之王” “操控好,充电快”

我的观点:如果你预算充足,追求极致智能体验和品牌溢价,M5是首选;如果看重实用、想花少钱办大事,C11闭眼入;G6则在操控和充电效率上占优,适合年轻极客。

最新周销量出炉,鸿蒙智行登顶,零跑 surpass 理想!-有驾

安全与理性消费:别让“销量”蒙蔽双眼

销量高≠适合你。我始终认为,买车是“长周期决策”,不能被短期数据带节奏。比如你常年跑长途,那增程/混动可能比纯电更合适;如果你在北方,低温续航衰减就得重点考量。

再说安全。鸿蒙M5采用潜艇级热成型钢,零跑C11标配6气囊+L2辅助驾驶,这些都是硬指标。但有个细节很多人忽略:风阻系数。M5做到0.25Cd,C11是0.28Cd——别小看这0.03,高速上每小时能省1-2度电,长期下来就是几百块。

我也呼吁厂家:别光卷价格和配置,该把电池安全、碰撞测试数据、OTA透明度这些“隐性价值”讲透。毕竟,车是载着家人跑的,安全才是最大豪华。

未来展望:自主品牌正在“换道超车”

从这次周销数据看,国产新能源已从“单点突破”进入“体系化竞争”阶段。鸿蒙靠生态,零跑靠自研,理想在转型,小米靠流量……百花齐放,最终受益的是消费者。

我大胆预测:明年Q2,L3级自动驾驶将实现小范围商用,800V高压平台普及率将超40%。到时候,补能焦虑会进一步缓解,智能驾驶不再是噱头,而是刚需。

写在最后:你的下一辆车,会选谁?

鸿蒙智行登顶,零跑逆袭,理想的挑战……这场变局告诉我们:没有永远的王者,只有持续进化的企业。作为消费者,我们乐见竞争,但也需保持清醒。

所以我想问问各位车友:你是愿意为鸿蒙的“生态闭环”多花几万,还是更青睐零跑的“越级配置”?如果是你,会怎么选?

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我会一一回复。下周我打算试驾深蓝S07,听说它的“金钟罩”电池安全性很强,有没有老铁已经入手了?来分享下真实用车体验呗?

最新周销量出炉,鸿蒙智行登顶,零跑 surpass 理想!-有驾

记住:买车不跟风,试驾多比较,安全放第一。我是爱开车、爱聊车的XXX我,咱们路上见。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