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下沿街那家修车铺,胖师傅蹲在店门口嗑着瓜子念叨:“邻居老李买了新能源,天天插线像养小狗。我家那台朗逸,油箱一加满,跑半年都不嘀咕。”正赶上我手里也琢磨着同一个事:十万出头买辆代步车,奔小区附近买菜、孩子补习接送,人家都嘀咕是该整油车还插混的?瞎琢磨俩月,还真有一嘴拉锯。
车友群里,阿亮年初入手的秦PLUS DM-i,半年里已经拉了三回亲戚去市里大医院。说起来最得意的,不是动力猛还是空间大,而是老家电价便宜得很,四毛一度电,几十公里全靠电蹭蹭骑,做梦都没这么省过钱。打小在滨海镇农村头长大,家家门口院子通电拴根线,根本不用操心小区物业那点破事。阿亮说,去年到现在,440块电费,油钱不到2000,想想哥们单位那台轩逸油烧得像抽风,心里头就美滋滋。
不过新鲜事物怕翻船,这也不是啥秘密。微信群总有人问,新能源车保险咋这么贵?后来才晓得,实际上保费两个车型差不了几百块,无非插混多买个电池啥的小保险,“买个心安呗,真出事儿也省事”。胖师傅还说过,再多花点钱,总比电池剐花了全家哭闹强。朗逸油车倒好,就走基本险,省心是一点,可新手要是真上道溜车,理赔还爽快。
插一句,大伯去年秋天把老朗逸转给小外甥,开的年头不短了,小毛病也就那点,皮实得很。说起维修来,村口修配厂油车件堆满了,“不怕没货”,而插混现在还得去市区4S,还不敢随意找路边摊。“大件换不起,电池捣鼓两下,那麻烦大了”,修理厂李师傅喝口茶,抬头咂摸一句。
说点冷门的。秦PLUS DM-i有个活儿可好玩,据说停车等人能用空调,靠电池就能整凉快,不用开发动机废油。夏天送娃学跳舞,阿茜就在车里吹冷风追剧,这劲儿可没朗逸这老油车的福气。还有啊,秦的后排空间大是大,后备箱反倒不如朗逸宽敞,家里人爱逛批发市场,买米拉面包,放进去就发愁了。反倒小区林阿姨每次夸老款朗逸后箱大,“一麻袋大米、榨油机都能塞进去”,出门买啥都管够。
说来也怪,见过秦PLUS DM-i开八年还不大掉电的,没几个。有人心里老打鼓,听说“电池八年准得换”,还笑称“开到八年,换电池的钱都够买电三轮了”。不过,也有主儿不信邪,躁功夫手热,把旧电池拆了拉到江北电池回收那搞点零花钱。
朗逸可不得不服,底盘有点德味儿。坐进去包裹感不强,偏硬,气派一般,但咱路上过沟过坑真不分家,维修价还不贵。有个兄弟说,19年那批朗逸音响还用的国产牌子,声音有点闷;反倒插混新车带的高音炮,放个动次打次的歌,全车都是嗨。
顺带一句,插混烧油的时候,系统还挑油品。东北那边,冬天加不上号油,发动机冷启动有过“拖拉机震动”。朗逸老款,最多嘀咕“闹点小积碳”,喷点清洗剂就通透了。倒是坊间流传,秦PLUS燃油模式暴躁,混动节油,全靠蓝天白云给面子,帝都的哥们冬天油耗莫名上去,家里老人还唠叨一嘴“小电瓶得不带劲。”
摇号那边儿,王叔笑谈,新能源能上绿牌省事。他们单位楼下专有充电位,插混用着那叫舒坦。可小区没桩,那就麻烦了...邻居劝我,买啥车不能别光看纸面。媳妇掂量着,还不如老老实实选台靠谱的老油车,啥都现成。车友群上月热掉线的老杨,干脆买台二手朗逸,保养都用的老配件,喷漆还找的熟人一百块一门。
说车说到这,路灯下老赵一边往胎里补气,一边嘀咕,现在买车就是买个合适。上班下班、买菜接娃、偶尔去趟亲戚家,秦PLUS DM-i省钱归省钱,能插电才好用。朗逸皮实,坏了谁都会收拾,磕磕碰碰不烦人。倒也没那么多大道理,图个心安罢了。
信口胡扯,也往复参考了几个新老车主的闲话、维修铺师傅的嘴碎。阿亮还是隔三差五在群里晒他大电池的用电账单,王叔前几天添了只脚踏三轮助力家用,说“以后不买车,车买你”。实际咋省心,谁开谁知道了——车买回家,日子都得照旧过,半夜被猫挠两下、早班堵路加三分也只能认,剩的全看心气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