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萨特工厂要关门了,大众终于扛不住了?

帕萨特工厂要关门了,大众终于扛不住了?

01

帕萨特工厂要关门了,大众终于扛不住了?-有驾

这两天的消息扎心了。上汽大众南京工厂,帕萨特的“老巢”,确认下半年逐步关停。说实话,作为老司机,一听这种新闻,心里那点念想断了。

零几年入行的时候,帕萨特在我们眼里,那就是车界正统。那个时候满大街的`桑塔纳`、`帕萨特`,南京厂投产那场面,我还专门跑去看过。文德恩和胡茂元当年亲自揭幕,德国生产线,设备新得发亮。后来2015年-2018年这几年,帕萨特带着上汽大众,销量全国第一。有一阵编辑部的小伙子还专门去南京,写过‘帕萨特之光’。

但现在呢。同一个地方,说拆就拆。大众和上汽那边的说法挺官方,说是‘产能调整’,要‘深度推进在中国为中国’。但老司机心里门儿清,这不是经济账算不过来了嘛。

02

再翻翻过去那点底细,这家南京工厂本来就是南汽菲亚特的厂房。07年上汽收编后,把它从废旧厂里扒拉出来,一下子把桑塔纳和帕萨特都搬进去。他们说这叫“提产能”。那会真管用。可天有不测风云。

这一两年,电动车浪一来,合资燃油厂日子没这么难过过。帕萨特那一档的家轿,结果被比亚迪汉、蔚来ET5、小鹏P7轮番背刺。南京工厂产能利用率2024年掉到55%。不客气说,有一半机器闲着吃灰。

而且荤菜还没上完,小盘凉菜就全撤了。南京这个工厂,地理位置确实卡脖子。核心区,物流不畅,空间也局促。改造费用老高,回本遥遥无期。每年还死扛着人力和固定成本的包袱。剔掉低效产能,清掉36万辆产能包袱,这事一旦摊牌,讲真没啥舍不得的。

说句废话,前几年上海安亭一厂也部分关停了,燃油产线搬去仪征,原场地直接改研发基地。新疆工厂今年直接出售。看下来就是一个思路:吃掉库存,腾出现金,主攻新产品。

03

说到这儿,忍不住想唠唠斯柯达。南京这厂还产斯柯达速派、柯米克。斯柯达1991年就归了大众,05年进中国。那会怎么火不用多说。可这两年新能源车渗透率直线上升,斯柯达掉队掉得离谱。2024年在华交付1.75万辆,只剩下巅峰期2018年的零头。销量缩水九成,这要搁人身上那可真顶不住。

大众在中国产能最高的时候,能顶到500万辆。现在实际产量不到300万。砍掉这36万低效产能,把负担直接一刀切。这种断腕,看着冷酷,实则被大环境挤到了墙角。

正常。

我前后见过好几家合资厂这么走的路。燃油车黄金时代彻底过去了。电动化,不是谁愿不愿,得被大势推着走。你不走,行业就抬你走。

04

说到转型,大众的决心,这几年算死磕到底。官方吹得特别响:2025-2029年全球投入1700亿欧元。那是真金白银。要搞的东西也冒出来,电池业务、纯电车型、混合动力、新产品战略,啥都要上。

欧洲那边半年就卖出46.55万辆纯电动车,还增长了47%。五分之一已经变成纯电。纯电订单增长60%。全球交付量还在涨,就是中国这块,压力感人。

今年上半年,中国区交付量131万辆,下滑7.1%。纯电动更惨,下跌三成。利润也缩水,营业利润从去年46亿欧元砍到29亿。美国关税那点事,连铁路线都暂停了。有时候就觉得吧,世界这两年就没让人安心过。

大众还真没放弃中国。官方规划,2026年要在中国上20多款新智能网联车型,这里面有燃油,有纯电,有混动车,有增程式。说实话,这战略看着有门道,也够拼。

05

新动作里头,最近跟小鹏的动作最大。2023年花了7亿美元,买了小鹏4.99%的股份。2024年又签了协议,跟小鹏合作电子电气架构。2026年开始,CMP和MEB平台的国产大众都会装新电子架构。行业里的人都懂,这不是单纯合作,是要“高速换血”。

电芯也一样。安徽那边从2021年起和国轩高科合作新一代标准电芯。到2024年国轩高科都说,标准电芯工厂具备生产能力了。再过不久这些技术就应用在大众新车上。

这里不得不说点冷知识。新能源这两年均价下探25%,本土品牌搅局,巨头跨界。你看小米、比亚迪、理想、蔚来、小鹏,一票人守着中国 老外车企想守住阵地,根本轮不到喘气。

有人说,大众电动化节奏还慢。2025-2026年是最后的窗口期。赌一把新产品在成本、智能化和渠道上能不能追平自主品牌。不然,份额没准继续掉。

06

真要说,关停南京工厂,只是序幕。大众的“再加速”,已经切换到‘集中优质资源、联手中国头部新能源企业’这个新模式。啥“燃油养电动”,越来越不靠谱了。一步错,就是地盘丢一大块。

这一关一开,别说,版图可能就彻底变样了。很多老车主可能还念着帕萨特,但风水轮流转。想当年我们谁能想到世界最大的车企都要变阵。今天看,电动车这碗饭,绝不是谁都能吃得稳的。

你要是真想买合资燃油车,真得赶趟。说不定下次关门的,就是你看中的那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