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G7上市定档,23.58万起步配电吸门 续航702km体验记
那天刷手机,突然看到小鹏汽车官宣了G7的上市时间——7月3日。手里还攥着上周去4S店试驾时拿的小册子,一下子就想起来那台被销售称作“小鹏版小米YU7”的新SUV。预售价23.58万起,主打Max和Ultra两个版本,全系续航都写着702公里。我心里嘀咕,这年头纯电SUV也卷到这样了吗?
印象最深还是外观。朋友阿强喜欢用“星际感”形容这类设计,我第一次见G7真车的时候,就觉得它前脸那条贯穿式灯带特别有意思——官方叫“星际光剑”,其实晚上看挺亮眼,有点赛博味道。分体大灯、封闭格栅,还有那个主动进气装置,据说风阻只有0.238,比我家老油车省多了。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总觉得现在的新车越做越像科幻片里的东西。
侧面更是细节拉满(嗯,这词最近老挂嘴边),悬浮顶+无边框电吸门,关门声音很轻柔,不像以前啪一下吓一跳。有个黑武士版本,全身黑化搭20英寸暗影轮毂,看起来运动得不行。不过我实际摸过一次,那隐藏式把手刚开始还没找到怎么开,还好销售小姐姐在旁边帮忙解围。
尺寸方面,其实比Model Y要大一点点吧?长4892mm、宽1925mm、高1655mm,轴距2890mm。我自己1米8坐进去前排头部空间明显宽敞了一些,说是比Y多42毫米,好像没法量出来,但确实脑袋离顶棚远了不少。后排空间也舒服,没有压抑感。这回地盘离地间隙165毫米,我爸问能不能偶尔跑烂路,看样子通过性问题不大。
尾部造型挺扎眼的,有种梯形贯穿尾灯延伸到两侧,再加XPENG徽标嵌中间,小孩子应该会喜欢这种酷炫的夜间效果。据说夜晚辨识度提升300%,这个数字咋算出来我是不懂,不过站在后面拍照是真的显眼。另外还有双层扰流板设计,把空气流动优化得明明白白,对高速稳定性有帮助吧。
内饰部分,是这次让我印象最深的一环。一进驾驶舱就是环抱感,那块15.6英寸的大屏直接立在正中偏左位置,把传统仪表盘全给省掉了(刚开始找半天没找到速度显示在哪)。副驾位置用了欧洲G3曲率弧形真木饰板,看着高级但又不是冰冷科技风,还能选秘境蓝/暖阳橙等四种配色。如果你跟我一样经常晒太阳,那全景天幕真的舒服,但夏天可能还是得贴膜防晒哈。
方向盘做成双辐样式,加怀挡换挡机构,很顺手,不用低头找档杆。而且副仪表台居然给俩50瓦风冷无线充电面板,一次能放两部手机,我和女朋友出游再不用抢充电口啦!座椅是真皮包裹,上去软绵绵的,而且通风、加热、按摩都有覆盖,无论冬夏都合适。我试了一下后排中央扶手,也藏着无线充功能,小细节蛮贴心,只不过按摩模式开太久容易犯困……
娱乐系统倒是挺丰富,中控屏之外还有华为首发的87英寸AR HUD,可以投影导航路线和鬼探头预警信息(安全党福音)。后排乘客还能玩8英寸娱乐屏和9英寸流媒体后视镜,高速堵车时不会太无聊。另外256色氛围灯晚上调来调去感觉像KTV一样花哨,有时候会忍不住多切几遍颜色才满意下来……音响系统也是20扬声器+7.1.4全景声,对爱听歌的人来说简直爽歪歪!
动力部分其实很简单,全系单电机后驱布局、电机最大功率218千瓦。从数据看,加速肯定够用,不过城市代步根本不会踩到底。据说80.8度的大电池组CLTC工况下可以跑702公里,如果选18英寸轮圈的话;如果换成20英寸,则降到677公里。但就算这样,也足够满足平时上下班+周末短途自驾需求。还有68.5度的小容量版本,对应602km/577km续航可选,大概率价格更亲民一些,就是心理上总怕“少买一截”。
另外提一句,这回芯片配置区分蛮明显:Ultra版三颗图灵AI芯片,而Max则搭载两颗Orin X芯片,都属于L3级别智能驾驶范畴。我对这些专业名词其实搞不太清楚,只记得销售介绍自动辅助驾驶体验提升很多,说以后城区高架啥都能自动处理……不过现实里嘛,该握方向盘还是要自己来放心点儿。
想起来去年陪同事修旧车,被拖到维修厂熬一天,现在新能源普及之后大家似乎越来越少遇见这种糟心事儿,新平台800V高压快充技术据说补能效率超快,下班顺路插个枪喝杯咖啡基本就满血复活。这些变化慢慢渗透生活,让人懒惰又安心,也是时代变迁的一种注脚吧?
最后聊聊自己的真实想法——作为90后的普通用户,其实买新车除了参数配置,更看重的是日常舒适与便利,比如四门都是电吸、一堆智能交互、小孩老人坐着安全方便。这几年国产品牌不断推陈出新,从五年前还纠结油改混,到现在纯电直接一步到位,每每想到这里总有点恍惚:难道我们已经走到了未来吗?哦对了,如果你们身边有人考虑入坑新能源,又恰好预算卡在25万左右,不妨让他关注一下小鹏G7,也许哪一天街角偶遇,你会发现它已悄悄成为身边的新伙伴……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购车建议或汽车定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