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现在看到“新速腾L上市”这六个字,我心里头第一反应不是激动,而是愣了一下——这年头,还出纯燃油A+级轿车?不是说它不好,咱得讲实话,一汽-大众这回上的新款速腾L,300TSI那套1.5T EVO2发动机,真不赖。EA211这颗机子从1.4T开始就攒了一身好口碑,现在升级到1.5T,技术更狠了,功率、扭矩、油耗控制,放在燃油车圈里,妥妥的尖子生。
可问题是,现在的考场早就换题型了。
你拿一张985水准的燃油卷子来考,结果隔壁考场全在用AI辅助答题,还能满电跑两千公里不加油——这话不是夸张,吉利银河A7官方数据就是满油满电续航超2100km,馈电油耗2.67L/100km。你再瞅瞅价格,顶配才11.78万,而速腾L的入门款都11.49万起,顶配干到13.19万。这价格一碰上,消费者脑子不转才怪。
我不是说速腾L不行,它空间还是能打,A+级老牌子了,轴距加长过的底盘,后排坐三个成年人也不算憋屈。内饰也整了个高通8155芯片,车机反应快了,语音助手还是科大讯飞的,听口音都能识别的那种。驾驶辅助叫IQ.Pilot,L2级该有的都有。
但你把这些配置放国内现在的环境里一比,就有点像穿着西装去参加露营节——装备很正,可人家都穿冲锋衣带移动电源了。
你看现在国产那帮狠人,吉利、比亚迪、长安、奇瑞,哪个不是往“可油可电”上猛冲?比亚迪秦PLUS DM-i,官方说百公里馈电油耗3.8L,实际车主跑出来经常3L出头,一箱油跑一千三四百公里不是梦。奇瑞艾瑞泽8 PRO也来了,2.0T动力配8AT,价格还压得住。更别说那些车长快5米的插混轿车,轴距一拉,后排地板全平,座椅带通风加热按摩,车机用鸿蒙、FlymeAuto,语音能打断、能连续对话,APP能OTA升级,甚至能远程控家里的空调。
你说速腾L这些功能有没有?有,但总感觉是“后来补的”,不像国产新势力从出生就带着智能基因。
还有个细节挺耐人寻味:大众自己都把这台1.5T EVO2发动机拿去当增程器用了,ID. ERA概念车挂着上汽大众的标,直接走插电路线。南北大众步调不一样,但方向是一致的——油车平台再香,也得往电上靠。
所以你说新速腾L意义在哪?我觉得吧,它不是冲着“颠覆市场”去的,更像是给那些还信“德原田”、认大众标、不想折腾充电、就图个省心耐用的用户留的一扇门。这些人不追智能,不比零百,就想买台开着顺手、修车方便、品牌靠谱的车,速腾L确实能满足。
但它打不了翻身仗了。以前的对手是轩逸、卡罗拉、星瑞,现在多了秦PLUS、银河A7、五菱星光,全是能油能电、油耗比你一半还低的主儿。你再稳,也架不住人家直接改赛道。
这车不是不好,是时代变了。就像当年诺基亚最后一代功能机,做工依旧扎实,可一碰上iPhone,用户的心就偏了。
所以新速腾L的意义,或许就是告诉市场:燃油车的终点线,我们还想再跑一程。至于能不能跑赢,得看消费者钱包愿不愿意为“情怀”和“稳妥”多掏那一两万。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