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一天天变冷,很多每天骑电动车出行的朋友们可能都遇到了一个共同的烦恼:原本夏天能轻松跑个三四十公里的电动车,现在刚出门没多久,眼看着电量显示一格一格往下掉,心里也跟着发慌。
不少人看到这种情况,第一反应就是电池老化了,是不是该花个几百甚至上千块钱换块新电池了。
其实,在大多数情况下,问题并不出在电池本身的老化上,而是我们在冬天的使用和保养习惯上存在着一些普遍的误区。
电动车的电池,尤其是目前主流的锂电池,对温度非常敏感。
可以说,它就像我们人一样,也怕冷。
了解了它的脾性,用正确的方法去对待它,不仅能让你的电动车在冬天续航里程有明显提升,还能实实在在地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一到两年,省下一笔不小的开销。
首先,我们来谈谈一个最常见,也最容易被忽视的习惯:骑行结束后立即充电。
很多人习惯一回到家,就把车停好,立刻插上充电器,觉得这样能最快把电充满,不耽误下次使用。
这个看似理所当然的操作,在冬天却是个实实在在的“电池杀手”。
当电动车在零度以下的室外环境骑行后,电池本身也处于一个非常低的温度状态。
在这种低温环境下,电池内部的化学物质活性会大大降低,电解液会变得粘稠,锂离子的运动速度也随之变慢。
这就好比一个人在天寒地冻里手脚都冻僵了,你非要让他立刻去做精细的活儿,他肯定做不好。
这时候如果强行进行大电流充电,锂离子无法顺利地嵌入到负极材料中,就容易在负极表面形成结晶,也就是专业上说的“锂析出”。
这种结晶会永久性地损害电池容量,而且是不可逆的。
更严重的是,它还可能刺穿电池内部的隔膜,引发内部短路,带来安全隐患。
所以,正确的做法是,骑行结束后,如果条件允许,最好将电动车推到相对温暖的室内环境,比如楼道或者地下车库,让它静置半小时到一小时,等电池温度自然回升到和室温差不多了,再去充电。
这个小小的等待,就是给电池一个“暖身”的过程,能让充电过程更顺畅、更安全,对电池的损伤也最小。
接着,我们聊聊充电的“度”该如何把握。
关于充电,存在两个极端,一个是“不把电用光绝不充”,另一个是“只要有机会就必须充满到100%”。
这两种方式都是在透支电池的健康。
电动车电池最怕的就是“过放”和“过充”。
“过放”就是指每次都把电量骑到车子完全走不动了再充。
当电池电量过低时,其内部电压也会降到很低的水平,这会导致一些活性物质的结构受到破坏,造成容量的永久性损失。
而“过充”,尤其是长时间连接充电器,比如很多人习惯的充一整个通宵,危害同样巨大。
目前市面上的电动车充电器大多在4到6小时内就能将电池充满,充满后虽然有自动断电保护,但电池仍然处于一种高电压的待机状态。
长期处于这种“吃撑了”的状态,会加速电池正极材料的老化,内部压力增大,时间长了就容易出现鼓包现象,电池寿命自然会大打折扣。
最科学的方式是“浅充浅放”,也就是说,我们不必刻意等到电量警报才充电,一般当电量剩余20%到30%时就可以进行补充了。
充电时也不必非要等到绿灯亮了很久还不拔,充到90%到95%的电量其实对电池是更友好的状态。
如果实在无法精确控制时间,可以考虑使用一个带定时功能的插座,设定好充电时长,自动断电,既方便又安全。
存放和充电的环境温度也至关重要。
冬天夜里,室外温度常常降到零度以下,很多人为了图省事,直接把车停在楼下露天充电。
夜间的低温和湿气,对电池和充电器都是一种严酷的考验。
电池在极低温度下充电效率极低,甚至可能充不进去,而充电器本身的电子元器件在潮湿和低温环境下也更容易发生故障。
第二天早上你可能会发现,充了一晚上,电量根本没增加多少,续航里程大打折扣。
因此,冬季充电,一定要尽量选择在室内或者有遮挡、相对温暖的环境中进行。
如果实在没有条件,至少也要给车辆和充电部位盖上一些防雨防寒的罩子,避免冷风直吹和雨雪侵袭。
除了这些,还有一些日常使用中的小细节,同样影响着续航和电池寿命。
比如,很多家庭可能不止一辆电动车,为了方便就共用一个充电器。
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行为。
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电动车,其电池的电压和容量规格是不一样的,原装充电器是根据这些参数专门匹配的。
混用充电器,轻则因为电压或电流不匹配,导致充电不足或者充电过慢,重则可能因为参数差异过大,直接损坏电池内部的保护板,甚至引发短路和火灾。
所以,坚持“专车专用”充电器,是保障安全和电池寿命的基本原则。
另外,轮胎的气压也是一个常常被忽略的“电量小偷”。
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冬天气温低,轮胎内的气压也会随之下降。
胎压不足会导致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增大,滚动的摩擦阻力也相应增加。
这就意味着,电机需要输出更大的功率才能维持同样的速度,耗电量自然就上去了。
很多人感觉冬天车子骑起来特别“沉”,续航也差,可能换了新电池也没改善,问题很可能就出在这小小的胎压上。
建议大家至少每半个月检查一次轮胎气压,按照车辆说明书上的推荐值进行补充,你会发现车子立刻变得轻快,续航也能得到实实在在的提升。
最后,骑行习惯也需要做一些小小的调整。
冬天电池活性低,瞬间大电流放电对它的负担很重。
所以,在起步或者上坡时,尽量避免猛地一下把油门拧到底。
最好是缓缓地、平稳地加速,给电池一个“缓冲”和“预热”的时间。
这个温柔的驾驶习惯,不仅能有效减少瞬间的电量消耗,让续航更长,也是对电池内部极板的一种保护,能有效延缓其老化进程。
总而言之,冬天善待你的电动车,关键就在于让它“保暖”、别让它“饿着”也别“撑着”,注意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你的爱车自然会以更长的续航和更久的寿命来回报你。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