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涂彦平
编辑 / 张 南
设计 / 柴文静
多家跨国车企陆续公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大部分企业的营收和利润都出现了同比下滑。仅看一个财务指标——净利润增长率,大部分跨国车企是负数。
统计如下:特斯拉,-71%;福特汽车,-65%;梅赛德斯-奔驰,-43%;大众汽车集团,-37%;宝马集团,-26%;通用汽车,-6.6%。
虽然Stellantis净利润情况没有公布,但是营收下滑14%,估计净利润增长率也是负数。本文统计的八家跨国汽车集团中,唯一净利润实现正增长的是现代汽车集团,不过数字也小得可怜,只有0.2%。
此外,众多跨国车企的全球业务中,中国市场的下滑成为全球业绩不佳的重要因素。
比如,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市场销量同比下降7.1%,宝马集团中国市场销量同比下滑17.2%, 现代汽车中国市场销量大幅下滑38.1%。
而关税也是一个重要的业绩影响因素。汽车制造商们都在努力应对特朗普的汽车和汽车零部件关税政策。
考虑到关税政策带来的风险,奔驰、Stellantis、福特等多家车企表示将暂停发布全年业绩指引,通用调整了盈利预期,特斯拉表示将在第二季度重新评估关税对其销售预测的影响。
尽管2025年第一季度情况严峻,但《轩辕商业评论》认为,它很可能成为全年汽车行业的最高点。因为关税可能导致车辆涨价,消费者就可能会选择提前购买车辆。
所以,比惨大赛已经开始,更惨的可能还在后头。
01
大众:利润下滑37%
2025年第一季度,大众汽车集团实现营收776亿欧元(约873亿美元),同比增长2.8%;营业利润为29亿欧元,同比下降36.9%,营业利润率为3.7%。
三个月内,大众集团向全球客户交付2133632辆汽车,同比增长1.4%。其中,商用车销量同比下滑,乘用车及轻型商用车交付量同比增长1.9%,交付总量为2060554辆。
在整体市场承压的背景下,大众乘用车、斯柯达、西雅特/CUPRA和兰博基尼交付量实现增长,而大众商用车、奥迪、宾利和保时捷未能达到去年同期水平。
大众集团乘用车及轻型商用车销量情况分别为:欧洲同比增长5.3%,北美洲同比增长6.1%,南美洲同比增长17.6%,亚太地区同比下降5.8%。
其中,西欧市场纯电动车交付量占集团全球纯电交付量的70%以上,同比翻倍。新车型广受欢迎,各类驱动车型订单量增长29%,纯电动车订单量增长64%。
而在中国市场,它的纯电动车(含重型商用车)交付25915辆,同比锐减36.8%,占比降至4.0%(去年同期5.9%)。
亚太地区销量下降主要是受中国市场拖累,中国市场同比下降7.1%,而印度市场同比增长36.3%,日本市场同比增长16.1%。
大众汽车承认,政治不确定性、不断增加的贸易限制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日益激烈的竞争、动荡的商品、能源和外汇市场以及更加严格的排放相关要求等环境因素将给集团带来特别大的挑战。
它预计其关键财务指标将趋于2025年指导目标的下限,年销售收入预计将同比增长5%,销售运营回报率预计在5.5%至6.5%之间。这还不包括最近宣布的关税带来的任何影响。
此外,2025年第一季度,大众汽车田纳西州工厂加入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UAW),这并不是一个太好的消息。
“开局喜忧参半”,这是大众汽车集团首席财务官兼首席运营官阿诺·安特利茨(Arno Antlitz)对经营表现的描述。
02
宝马:利润下滑26%
2025年第一季度,宝马集团营收为337.58亿欧元(约380亿美元),同比降低8.7%;息税前利润为20.24亿欧元,同比降低25.3%;净利润为 21.73 亿欧元,同比降低26.4%。
三个月里,宝马集团共向客户交付586117辆汽车,同比微降1.4%。其中,电动汽车占比为26.9%,纯电动汽车的销量增幅达32.4%。
宝马集团在欧洲(+6.2%)和美国(+4.0%)等关键市场实现了增长,但在中国市场,销量为155195辆,同比下滑17.2%,成为其全球销量降幅最大的单一市场。
分品牌来看,宝马品牌销量为520121辆汽车,同比下降2%,除中国外,所有地区的交付量均超过了上一年;MINI品牌销量为64615辆,同比增长 4.1%;劳斯莱斯品牌销量为1381辆汽车,同比降低9.4%。
通过Neue Klasse电动车平台,宝马集团将扩大全电动汽车的产品范围,并在整个车型组合中推广未来技术集群和全新设计语言。
宝马集团在电动车领域将达到两个重要的销售里程碑:一是自2013年宝马i3上市以来,交付的纯电动豪华车型达到1500万辆;二是自那时起,电动车型总交付量达到300万辆。
“环境越具有挑战性,就越需要有引人注目的产品、始终如一的战略和高度的灵活性。”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Oliver Zipse)表示。
03
奔驰:利润下滑43%
2025年第一季度,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营收为332.24亿欧元(约374亿美元),同比降低7.4%;息税前利润为22.89亿欧元,同比降低40.7%;净利润为17.31亿欧元,同比降低42.8%。
期间,这家豪华汽车集团共售出52.92万辆乘用车和面包车,同比下降7%。其中,纯电动汽车为45500辆,同比下降10%。
乘用车方面供销售446300辆,同比降低3.6%。其中,电动汽车占比19.5%。
按区域看,欧洲销量为148666辆,同比降低7.2%;北美销量为76907辆,同比增加3.9%;亚洲销量为199817辆,同比降低5.2%。
按细分市场看,梅赛德斯-AMG(+17%)和G级轿车(+18%)实现了强劲增长,E级轿车(+32%)和GLC(+14%)的需求支撑了整体销量。
全新CLA的首批车型将于今年夏季进入欧洲市场,而在美国和中国的销售将于今年下半年启动。
梅赛德斯-奔驰首席财务官哈拉尔德·维尔海姆(Harald Wilhelm)表示,全新CLA拉开了奔驰多年产品和技术攻势的序幕。奔驰计划在2025—2027年推出超过25个新产品,包括纯电动GLC。
梅赛德斯-奔驰董事会主席康林松(Ola Källenius)透露,与特朗普政府就增加梅赛德斯在美国的制造业务进行“建设性”谈判正在进行中。
他说:“梅赛德斯-奔驰正在考虑所有可用的杠杆,包括产品配置和定价策略。公司在美国拥有大量业务,这为我们提供了一定的灵活性。不过,为了保持市场参与度,公司避免采取激烈行动。”
鉴于关税的不确定性,奔驰撤回了对2025年收益的预测。
04
现代:利润增长0.2%
2025年第一季度,现代汽车集团营收同比增长9.2%,达到44.41万亿韩元(约317.84亿美元),创下了最高的第一季度收入;净利润达到 3.38 万亿韩元,同比微增0.2%。
增长动力来自强劲的混合动力车销售和有利的汇率环境。
三个月内,现代汽车全球销量为1001120辆,同比下降0.6%。混合动力和电动汽车销量同比增长38.4%至212426辆。
韩国的销量增长4%,达到166360辆。韩国以外的市场销量下降1.4%,为834760 辆,其中,中国市场销量大幅下滑38.1%。
与此同时,北美市场表现强劲,美国市场汽车销量激增近10%,经销商纷纷囤积库存,以应对即将实施的关税。
针对美国进口汽车关税政策,现代汽车成立了一个特别工作组,以减轻财务影响并增加在美国的本地采购零部件。
公司还计划在美国乔治亚州的电动汽车工厂增加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设备,并计划在今年下半年开始生产。
现代汽车表示,目前在其生产基地没有看到“UAW形成”的迹象。不过,分析师警告说,UAW在外国汽车制造商美国工厂的推动可能会继续下去,并可能导致现代汽车提高工资,以阻止工人加入工会。
现代汽车在一份声明中指出,贸易紧张局势加剧和潜在的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是主要风险,不可预测的宏观环境需要结构化和灵活的应对措施,以及在主要市场深化本地化战略的支持。
现代汽车计划2026年推出包括混合动力车在内的42款新车型,以应对美国汽车关税、电动汽车领域的长期疲软以及全球经济增长放缓。
尽管面临贸易紧张和宏观经济因素的挑战,现代汽车还是重申了其3%–4%的年度收入增长和7.0%–8.0%的营业利润率预期。
05
Stellantis:营收下滑14%
2025年第一季度,Stellantis营收为358亿欧元(约407亿美元),同比下降14%。
三个月内,总销量为121.7万辆,同比下降9%,主要因北美生产延迟(1月假期延长)及欧洲产品过渡、轻型商用车(LCV)销量下滑导致。
北美市场,它的销量为32.5万辆,同比下滑20%。其中,在美国,Jeep大切诺基和指南者以及Ram 1500和2500的零售额同比增长超过10%。
欧洲市场销量为56.8万辆,同比下滑8%,主要因菲亚特500燃油版及雪铁龙C3 Aircross等车型换代停产。它在欧盟30国的市场份额为17.3%,在混动市场以15.5%份额位居第一,在纯电市场以13%份额重返第二。
第三引擎区域(南美、中东及非洲、中国印度及亚太区)保持强劲增长势头,整体销量增长4%,其中南美洲增长19%,但中东及非洲下滑15%。
2025年第一季度,Stellantis推出了3款全新产品:全新菲亚特Grande Panda、Opel/Vauxhall Frontera和雪铁龙C3 Aircross。
Stellantis首席财务官道格·奥斯曼(Doug Ostermann)说,公司已经暂停了一些受关税影响车辆的发货。他还指出,在美国销售的每5辆汽车中就有3辆是在美国本土制造的,而且公司拥有非常均衡的地域分布。
Stellantis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仅发布了部分内容,完整财报计划在7月份发布。同时,因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Stellantis暂停2025财年财务指引。
06
特斯拉:利润下滑71%
2025年第一季度,特斯拉营收为193.4亿美元,同比下降9%。其中,汽车业务营收下降20%,从去年同期的174亿美元降至140亿美元。即便能源和储能业务实现了67%的增速,也没法扭转整体颓势。
净利润从一年前的13.9亿美元降为4.09亿美元,同比下滑71%。这让特斯拉的盈利水平一夜回到解放前——2021年第一季度的水平。更惨的是,如果不算5.95亿美元的碳排放积分收入,特斯拉就会出现亏损。
2025年第一季度,特斯拉总交付量为336681辆,同比下降13%,创2022年以来最差季度表现。其中,Model 3/Y交付32380辆,其他车型交付12881辆。
特斯拉表示,业绩下滑的原因之一是需要更新四家汽车工厂的生产线,以开始生产Model Y更新版。
但是,马斯克今年年初以来领导特朗普政府效率部恐怕惹怒了特斯拉潜在消费者。
2025年4月30日,特朗普举行内阁会议,席间特朗普向马斯克表达感谢,对他即将离开政府表示欢送。这对特斯拉下一个季度的业绩来说是好事,很显然,特斯拉比白宫更需要马斯克。
至于关税的影响,马斯克曾表示,特斯拉是受关税影响最小的汽车公司,但他个人倾向于可预测的关税结构以及自由贸易和降低关税。
特斯拉没有对今年的增长作出承诺,并表示将“在第二季度更新中重新审视我们的2025年指导目标”。
07
通用:利润下滑6.6%
2025年第一季度,通用汽车营收为440亿美元,同比增长2.3%;净利润为28亿美元,同比降低6.6%;调整后息税前利润为35亿美元,同比降低9.8%;调整后息税前利润率为7.9%;每股收益为2.78美元,超过分析师预期的2.7美元。
这三个月里,通用全球批发销量为91.2万辆,同比增长1.9%。其中,美国销量同比增长17%,市场份额增长至17.2%,比上年提高了近两个百分点。继续保持美国电动汽车销量第二的地位。
而中国合资企业销量为44.3万辆,市场份额为7.6%。中国团队在业务重组、推出极具竞争力的新产品、增加销售量和市场份额的同时,还实现了正股本收益。公司在中国的股权收入产生了4500万美元的利润,而去年同期则亏损了1.06亿美元。
尽管美国市场销量有所增长,在中国市场也扭亏为盈,但全尺寸皮卡和 SUV的生产障碍以及北美市场的其他不利因素还是拖累了盈利情况。
通用汽车CEO玛丽·博拉(Mary Barra)表示:“几乎有一百万美国人依赖通用汽车谋生,包括我们的员工、供应商和经销商。我们在美国拥有50个制造工厂和19个州的零部件设施,其中包括11个汽车组装厂。在过去五年中,我们在这里投资了600亿美元。我们的业务正在增长,我们将继续增加对这个国家的投资。”
她表示,过去几年,公司通过加强美国制造能力和供应链,为全球贸易政策的变化做准备。
自2019年以来,通用在美国生产的北美产品的直接采购量增加了27%,在美国组装的车辆中80%以上符合USMCA(美墨加协议)标准。此外,通用在中国生产美国产品的直接材料支出已降至3%以下。
通用已将全年调整后息税前利润的指导目标更新为100亿至125亿美元,其中包括当前40亿至50亿美元的关税风险。
08
福特:利润下滑65%
2025年第一季度,福特汽车营收为407亿美元,同比下降5%;调整后息税前利润为10亿美元,净利润为4.71亿美元,同比下滑近65%,均低于去年同期水平;不过,调整后每股利润14美分,远超分析师预期的每股4美分亏损。
福特首席财务官雪莉·豪斯(Sherry House)表示:“我们第一季度的业绩表明,福特+(扭亏为盈)计划正在发挥作用。”
三个月内,福特汽车批发交付量为97.1万辆,同比下降7%,福特将其归因于某些车型生产放缓。
福特Blue(燃油车)板块:批发量为58.8万辆;营收210亿美元,同比下降3%;息税前利润为9600万美元,同比下滑近90%;息税前利润率为0.5%。
福特Model e(电动车)板块:批发量为3.1万辆;息税前亏损从去年同期的13.3亿美元缩减为8.49亿美元,息税前利润率为-68.4%。
福特Pro(商用车)板块:批发量为35.2万辆,同比下降14%;营收为152亿美元,同比下降16%;息税前利润为13亿美元,息税前利润率从上年的16.7%降为8.6%。
福特已经采取了一些行动来降低关税成本,包括暂时停止进口中国制造的林肯航海家,停止向中国出口美国制造的车辆等。此类调整降低了福特今年第一季度约2亿美元的关税影响,降幅为35%。
其实,与大多数竞争对手相比,福特更能免受关税的影响,因为它在美国销售的汽车中约有80%是在美国组装的。而且,福特在美国组装的汽车所使用的大部分零部件也不受关税影响。
但考虑到全行业供应链中断影响生产的风险、美国未来或增加关税的可能性,以及报复性关税等潜在影响,福特还是撤回了全年指引,预计关税相关成本将使其调整后的税前利润减少约15亿美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