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个新闻,讲真,我看了都想给上汽磕一个。
不是因为它技术多牛逼,也不是因为它设计多惊艳,而是因为荣威M7这个车,以及它那个8万多的价格,让我感觉这个世界坏掉了,物理学的大厦从地基开始崩塌,牛顿的棺材板都要被气到螺旋升天。
德媒说被中国速度吓到了,我寻思他们这反射弧是不是绕了地球三圈。这不叫中国速度,这叫“中国式发疯”。以前大家还在一个桌上吃饭,虽然互相抢菜,但好歹还讲点餐桌礼仪。现在荣威直接把端菜的厨子给绑了,然后高喊一声“谁也别吃了”,紧接着就把餐厅给点了。
这就是掀桌子式竞争法则,一种“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自爆式卡车冲锋。
荣威M7这个车,就是这个法则的具象化。你看它的数据,CLTC纯电续航160公里,满油满电综合续航1300公里,甚至有人测出了2143公里。这是什么概念?这意味着我从黑龙江漠河出发,开到海南三亚,中途可能只需要加一次油。等我到了地方,车还是满状态,但我本人可能已经需要直接送去火化了。
这续航数据,简直就是道诡异仙里的神通,属于看一眼就会让人心素紊乱的级别。三体人看了都得重启一下自己的计算核心,因为这玩意不讲道理,它只讲魔法。
然后你再看价格,8万5千8起。
8万!多!块!
我再重复一遍,8万多块!
这个价格,配上这个续航,再给你一套所谓的“乳胶感慕斯舒压座椅”,还带一键躺平功能。这已经不是造车了,这是在做慈善,而且是那种“大爷你别跑,我求你花钱”的暴力慈善。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对车的需求其实很简单,就是省心、省钱、空间大。荣威M7把这几点直接干到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境界。短途用电,每公里4分钱;长途用油,每公里不到2毛。这是什么概念?这意味着你开这个车出门,最大的开销可能不是油费电费,而是你在服务区买的那瓶红牛。
讲真,看到这个成本,我甚至觉得共享单车都显得有点贵了。
这时候,就不得不提一个核心问题:车企们是不是都疯了?
是的,都疯了。
以前的竞争,是你好我好大家好,我出个新款,你降个价,大家在存量市场里互相拉扯,像极了中年夫妻的婚姻生活,虽然没什么激情,但好歹能过。现在不一样了,现在是黑暗森林,所有人都是猎人,也都是猎物。荣威M7的出现,就像是在这片漆黑的森林里,直接引爆了一颗小型核弹。
它不是要干掉谁,它是要告诉所有人,尤其是那些卖15万左右的合资家轿,你们的游戏规则,从今天起,作废了。
什么品牌溢价,什么技术沉淀,在“8万块,2000公里续航”这句简单粗暴的咒语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这就像你辛辛苦苦修仙练了几百年,结果人家上来直接开了修改器,一键飞升。就问你气不气?
当然,你可能会说,这车的设计、这车的智能化。
咱说点实在的。它的设计,确实挺大气的,近5米车长,2米82轴距,看起来像那么回事。但你别指望这车有什么高级感,8万块钱,车壳子是铁做的,轮子是圆的,能跑,这就谢天谢地了。它存在的意义,就不是让你去品味什么狗屁设计美学,而是成为一个工具,一个让你用最低成本完成位移的压缩毛巾,遇水则发,非常神奇。
至于那个智能座舱,支持OPPO、vivo、小米、华为、苹果,好家伙,搁这儿搞手机圈复仇者联盟呢。但这些都是锦上添花的东西,说白了,就是让你在堵车的时候,能有个地方安放你无处发泄的灵魂。它的核心,依然是那个不讲道理的续航和价格。
写到这里,我突然发现我把荣威夸得有点像他家销售了。不对,他家销售都不敢这么吹,怕被用户打。
因为我们必须回到那个犬儒主义的上帝视角来看待这件事。荣威真的“开窍了”、“悟了”吗?不,它只是被逼到墙角,然后发现自己身后不是墙,是军火库。比亚迪秦已经把市场打成了血海,荣威想活下去,唯一的办法就是比比亚迪更疯,更不讲理。
这不是技术革命,这是生存逻辑的彻底颠覆。
这就像自动驾驶的终极奥义不在于激光雷达和算法,而在于路上的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荣威M7就是汽车市场里的“老头乐”,它用一种近乎耍流氓的方式,破坏了原有的秩序。
说起来,我楼下那家兰州拉面又涨价了,这年头除了工资什么都在涨,连车价都在往下卷。
所以,这车到底怎么样?你问我值不值得买?
我不知道。
但我知道,它的出现,让所有卖15万甚至20万的合资品牌,都开始集体失眠。它的目的,可能根本不是让你买它,而是让别人家的车,彻底卖不出去。它是一把插进市场心脏的匕首,拔不出来,血流不止。
这就是高级的商战,往往就是这么朴实无华,且充满血腥味。
妈的,这个世界真的越来越看不懂了!
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有益、向上的新闻内容,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妥善解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