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价810美元还用老心脏,日产这波操作让15万老车主直呼看不懂了
夜里刷到Sentra的北美定价,说实话我愣了好几秒。23645美元起,比去年直接贵了810刀,换算下来快6000块人民币了。关键是掀开引擎盖一看,还是那台开了快十年的2.0L自吸,连马力数字都懒得动。这让我想起以前修理厂师傅说的话:换壳不换芯,买的是情怀还是冤大头?
停车场碰见开老款的哥们,聊起这事他直摇头。“我这车当年就是冲着皮实耐用买的,现在新款搞得跟小钢炮似的,那个灯组设计…怎么说呢,攻击性确实足。”他点了根烟,指着自家车圆润的前脸,“以前这造型虽说平庸,但看着顺眼,不扎眼。现在这獠牙灯加黑化套件,停路边总觉得欠了谁钱。”
不过年轻人似乎吃这套。隔壁小区刚提车的95后跟我炫耀,说这双联屏内饰终于能拿得出手了。12.3寸连屏放在这个价位段,配置表上确实好看。我坐进去体验了把,说句公道话,屏幕反应速度和界面设计比老款强太多,但大中午太阳一晒,屏幕反光能让你怀疑人生。关键是入门版还在用7寸小屏,这刀法精准得让人挑不出毛病。
动力这块可能是最让人纠结的。CVT配2.0自吸这套组合,开过的都知道什么德行——佛系。红绿灯起步你别指望能窜出去,但高速巡航那个稳当劲儿,加上5.8升的综合油耗,养车成本摆在那。新款据说加了运动模式,实际测下来油门响应快了些,但本质上还是那副温吞性子。隔壁思域1.5T踩下去能感觉到推背,这车踩下去更多是“嗯我知道了”的从容。
倒是安全配置这次下了本钱。全系标配全速自适应巡航和盲点监测,这在同价位合资车里算厚道。上次跑长途试了下车道保持,虽然不敢撒把,但辅助效果比预期好。只是跟那些号称智驾的新势力比,这套系统还是传统思路,属于“能用但别太依赖”那种。
车主群里争论最多的还是性价比。美国这边两万三起步,国内轩逸十万出头就能落地,中间差价都够买配置了。有人算过账,如果国产版引入双联屏,定价可能得奔着十三四万去,那时候卡罗拉混动和朗逸Plus就笑了。毕竟现在这市场,消费者精明得很,多一万块预算选择余地大了去了。
实际油耗这事得分着说。北美车主反馈高速能跑到百公里5升,但城里走走停停直奔7.8升。CVT的平顺性确实比丰田那套好些,就是急加速时那个迟滞感,开习惯涡轮增压的人可能接受不了。我倒觉得这车适合两种人:一是佛系通勤党,二是对日系品质有执念的老用户。
改装潜力基本别想了。2.0自吸能榨出来的动力有限,不像思域那套1.5T随便刷个程序就能涨几十匹。售后市场倒是出了SR版的外观套件,加个尾翼换套排气,视觉效果倒是能唬住人,但本质上还是买菜车的内核。
保值率这块得打个问号。老款三年掉42个点,思域才掉35个点。新款这激进的设计到底是加分还是减分,可能得看五年后二手车市场给答案。反正我觉得这种争议性外观,要么特别受欢迎,要么就是小众自嗨。
说到底,这车就像个穿上潮服的中年大叔——想讨好年轻人又放不下老派的矜持。涨价这事可能确实花在了屏幕和配置上,但动力不动似乎在说:我知道你们要什么,但这就是我的节奏。买不买得看你是图那块屏的面子,还是认那颗心脏的里子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