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车展开幕,看豪车扎堆,普通人合影朋友圈

说到车展,这年头,比车还多的是段子,能开上兰博基尼的,不一定是土豪,但一定是懂喝牛奶的牛。成都国际车展开幕,这喜庆程度,估计就差把红毯铺到春熙路,让每一辆展车都有机会在夜色里跑一段“在逃豪车”的剧情。

不过话说回来,阅读车展新闻的体验,就像在看一场无实物表演的魔术。大伙儿举着手机,盯着屏幕里一辆辆锃亮的钢铁侠,幻想着下一个方向盘就是自己扶的,下一个副驾驶就是他/她的。但其实,大多数人能摸到的车,依然是在公交或者地铁——那种三挡变速,前后一共两门,全车标配“咸猪手”的那种。年年说着“买车买车”,结果买了一堆汽车模型,外加一车卡路里。

本来,车展应该是辆车的狂欢,却活生生办成了“人类自卑综合征治疗现场”。看着一辆辆四个圈、马头标、三叉戟,心里暗暗盘算:到底是奔驰三十年,还是借呗三十期分期?房贷车贷,最终比拼成了比谁的负债更有艺术感。

中国的车市,就像熬夜追剧,越追越困,越困越追,终于看明白了:你追的不是剧情,是虚无。厂家拼命造新车,设计师头发越掉越快,老板脖子上水光针打得更勤,可消费者的兜儿啊,依然是考拉:装不了多少东西。于是车商只有加大抽奖力度——“点赞转发抽宝马!”看看得奖名单,基本和彩票大奖差不多,你只负责陪跑,人家后台指鹿为马。

成都车展开幕,看豪车扎堆,普通人合影朋友圈-有驾

当然,成都车展也不是单纯比谁壕气外露了,现在开始流行“车界拼多多”——那些国产新锐,标榜自己“花更少的钱,装更大的X”。各种智能中控、大天窗、全自动脚踢后备箱,科技感和虚荣心一把抓。你要是不来点智能座舱,哪怕你是风火轮老板,都得站到展厅外面喝棒冰。

不过智能归智能,最后拼的,还是一颗石头做的心。在这个时代,买车不是“有梦你就来”,而是“你有油钱么兄弟”?现在路上最羡慕的不是特斯拉,也不是帕拉梅拉,而是那辆油表始终全格的小电动车。毕竟加油站已经成了后浪拍前浪,全是白沫;大多数人开车进加油站的感觉,就像进了银行VIP室,三思再想:到底是加92,还是直接扛回家两桶地沟油应急?

成都车展开幕,看豪车扎堆,普通人合影朋友圈-有驾

说到新能源,厂商的嘴比车的电池还能续航。个个标榜“续航六百公里”,实际跑起来,充一次电可以喝三杯咖啡、刷两个短视频、顺便听个蒋方舟。这年头,电车没电,救援队的车也没电,热心司机下班太早,大家集体原地祈祷,羡慕古人有辆小毛驴,不怕没油也不怕限号。

成都车展开幕,看豪车扎堆,普通人合影朋友圈-有驾

当然了,市面上最厉害的动力系统其实不是引擎,是贷后催收——你一汽大众,我一万八千债。车未分手,车贷先到期。买辆车,车险车税自燃保险一套套餐,购置税像是给自己点的贺岁大礼包,装饰费更叫人一夜长大。司机上路前腰杆挺得直,交罚单时一键变软体动物。

你以为车展是有钱人的游乐场,其实它更像是普通人上班打卡:背景是霓虹灯下的高光时刻,主角是自己意淫五分钟,现实是距离展车五米远,隔着栏杆合影发朋友圈:“梦想照进现实,现实照进微信。”这张照片还不能修得太过头,怕朋友私信问:哥,合成技术哪家强?

不过吧,这种自欺欺人的快乐,也是车展最宝贵的文化遗产。说到底,大多数人看车展,是为了给手里的二十元公交卡找场面感。毕竟人这辈子买不起车,也能在朋友圈里买个豪车的影子。有人说中国人“死要面子活受罪”,现在你别说面子,人连“影子”都怀疑是不是P的。

其实看车展,还有一个隐藏功能,就是矫正人生期待。围观一圈,各大汽车品牌的销售精英们个个西装齐整,比演员还会念台词。你和别人攀比,不如比比自己:你是人家的潜在客户,还是人家潜在亲戚?现实是:销售认你做兄弟,银行认你做韭菜,保险公司认你做提款机。每个人都在梦里开上宾利,醒来发现银行卡不够余额提醒。

当然,有些更乐观的参观者,假装来找车模合影。其实人家车模早练出了识人于微的火眼金睛,看你那点热情,大致估量出你连租车都不够资格。说白了,车展最适合的职业是代拍照——你负责替人跟豪车合影,客户负责P图发小红书,最后收获一串无人点赞的“哇哦”。

车展嘛,说是万众狂欢,实际是“热闹出在别人身上,排队走在人墙里”。你想在茫茫人海中找灵魂知己,结果一路上找的都是同款自拍杆。你想偷偷蹭进VIP区,却被工作人员一脸慈善地劝退:“老弟,梦想可以,但别太当真。”每一辆车的引擎盖下都藏着一句话:现实引擎,理想燃烧。只是你还以为能点燃激情,实际只能爆出一地尴尬。

有人说,车展教会了我们梦想与现实的距离,那我看不是,是教会了我们如何做经济适用男。买不起车,买得起门票;加不起油,公交地铁打折券总能抢到;想要生活高端,先学会云体验。你说奇瑞风云、比亚迪、路虎、宝马,统统都能“拥有”,但这拥有,是朋友圈的虚荣短视频拥有。

说到底,车展这东西,就像我妈经常用的那台洗衣机,噪音很大,真正洗净东西的那一刻却很罕见。每个人都在一个四面都是镜子的车展里晃荡——看汽车是假的,想脱贫是真的。厂商造车是假的,催债是真的。新能源是未来,硬盘里的债务才是命运。

成都车展开幕,看豪车扎堆,普通人合影朋友圈-有驾

偶尔也想装一回有钱人,站在车展中心,学着专家点评:“这车风阻系数很低,百公里加速只要X秒!”但专家毕竟是专家,咱们毕竟只是吃瓜群众。说到底,咱们最懂的也是风阻——那是生活阻力,能把人刮得连头发都掉光。

人生如车展,梦里都在限量抢购。可惜啊,梦能随便买单,现实却只能按部就班。等哪一天,车模主动冲过来和你合影,销售主动给你递车钥匙,后台抽奖真的抽中你,说明不是你发财了,是地球进了平行宇宙。

成都车展开幕,看豪车扎堆,普通人合影朋友圈-有驾

最后总结一句,车展和生活一样,看着热闹,摸着钱包就心凉。车可百态,钱却一腔热忱,钱包一如既往地嫌你多余。网上一群人给你普及“买车没意义”,线下又一群人拼命鼓吹“没车没地位”,反正都是为了把你钱包掏干净。你问我今年车展最大收获是啥?就是明白了一个道理:别看别人开劳斯莱斯,我在保险单上也是有姓名的人哪。

在这场热闹的狂欢里,人人都是临时演员,扮演着人生赢家的角色,梦想着有一天能在车展把合影换成车钥匙。可惜现实总是偷偷充电,钱包却一直掉电。没关系,慌啥?就像有人安慰你:生活总会好起来的。可等到真好的那天,估计我就直接步行去下一个车展了。

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